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墙涂料工程规范

外墙涂料工程规范

外墙涂料工程规范
1.外墙腻子
1.1外墙腻子应选用与涂料相匹配的外墙粉料腻子或膏状腻子。

1.2外墙腻子使用前,应检查其表观质量,是否有结块、霉变等:1.
2.1如为膏状腻子,打开容器用刮刀或搅棒搅拌,无沉淀结块现象
时,则符合使用要求。

1.2.2如为粉料或粉料、胶液分装腻子,粉料中无结块及其他杂物,
胶液无沉淀、无凝胶,粉料按说明书比例加水或与胶液搅拌时,
易于混和均匀,则转:外墙涂料工程规范符合使用要求。

2.外墙涂料
外墙涂料宜选用100%丙烯酸脂涂料(简称纯丙)、纯丙弹性
涂料以及有机硅丙烯酸脂乳液型涂料:
2.1100%丙烯酸脂涂料(简称纯丙)、纯丙弹性涂料产品性能具
有漆膜坚韧持久(耐候性一般5年左右,部分优质产品可达8
-10年),附着力强,并具有较好的耐水、耐碱性和单向透气
性,保色性较好等特性,并且其生产工艺成熟,多数产品能够
达到国家标准《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 GB/G9755-2001》的优
等品标准,利于采购。

纯丙涂料适合于定位为普通住宅的项目
选用;纯丙弹性涂料适用于定位为高端住宅的项目选用。

2.2有机硅丙烯酸脂乳液型涂料产品性能具有出色的单向透气性、
憎水性、防霉效果,自洁功能佳,保色性好,耐候性能优于普
通丙烯酸乳胶漆(可达15年以上)等特点,目前属较高档次
的外墙涂料,也是多数建筑涂料生产企业推荐使用的产品。


体性能优异,适合于定位较高的住宅项目选用。

3.施工工具
3.1腻子施工工具
腻子施工采用喷洒器、刮刀、2m铝合金直尺、0号(120目)砂纸等工具。

3.2涂料施工工具
3.2.1施工工具应包括羊毛辊筒、小号羊毛辊筒、匀料板等滚涂工具
以及小号羊毛刷和毛笔等刷涂工具。

3.2.2毛辊、毛刷等应按涂饰材料种类、式样、涂饰部件等选择适用
的型号。

二、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外墙涂料施工工艺流程图:
转:外墙涂料工程规范
实际施工中,因具体的设计要求及材料特性差异的存在,
施工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
1.1部分工程不存在外墙防水的要求。

1.2封闭底漆应根据设计要求或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2.作业条件
2.1外墙腻子施工条件
2.1.1外墙无防水设计要求
a.外墙腻子施工应随外墙抹灰的进度至上而下进行,当外墙抹灰
面达到28天,并完成空鼓、裂缝检查、修补完毕后方可进行
施工。

b.墙面上明显的凸出部位和砂浆疙瘩,应打磨平整,抹灰面的孔
洞和裂缝应用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填补,必须达到无裂缝、空鼓,
且应平整、无浮砂、无起壳。

2.1.2外墙有防水设计要求
a.由于外墙防水应在抹灰层完成28天后进行,因此外墙防水施
工完毕后三天,即可进行外墙腻子施工。

b.外墙进行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施工时,必须将涂料中的水泥
搅拌均匀,应确保涂刷后墙面平整,无砂浆疙瘩。

防水层严禁
打磨。

2.2外墙涂料施工条件
2.2.1底涂及第一道面涂施工条件
a.外墙腻子完成,并已达到实干。

b.涉及外墙脚手架部分的门窗框、栏杆安装完成。

c.外墙给、排水管和燃气管道全部安装完毕。

d.外墙保温、局部面砖及防水(根据设计要求)均已完成。

e.其余落架前的准备工程全部完成。

2.2.2第二道面涂施工条件
a.外墙脚手架落架完毕。

b.涉及污染外墙装饰的工程均已完成。

3.操作工艺
3.1基层处理
3.1.1外墙腻子施工前,应在外墙抹灰层干燥后组织验收,杜绝抹灰
空鼓和裂缝。

空鼓和裂缝部位应做标记安排统一凿除,并采用
聚合物砂浆进行分层找补,墙面平整度应≤4mm。

3.1.2腻子及涂料施工前,必须清除基层表面尘土和其它粘附物,彻
底清洁基层油污类物质。

3.2外墙腻子施工工艺
3.2.1腻子的批刮转:外墙涂料工程规范
a.外墙腻子施工前,基层应使用喷洒器喷水湿润,但严禁出现明
水。

b.为避免腻子收缩过大,导致出现开裂和脱落,每道批刮不得过
厚,应根据腻子的使用说明施工,通常厚度以0.5-1mm为宜。

c.腻子通常批刮两道,两道腻子的间隔时间不能过短,必须要在
第一道腻子干燥后,再批刮第二道腻子。

d.腻子批刮施工时,不得过多地往返刮涂,以免出现卷皮、脱落
或将腻子中的胶料挤出,封住表面不易干燥。

e.批刮腻子填补基层孔洞和裂缝时,应用力将腻子压进缺陷内,
要填满、填实,将四周的腻子收刮干净,尽量减少腻子刮涂痕
迹。

f.腻子批刮还应采用2M铝合金直尺首先沿横向刮平,再沿纵向
刮平,使之满足平整度和垂直度的要求。

3.2.2腻子的打磨
a.通常情况下,腻子批刮完成24小时(25℃)达到实干后方可
进行打磨;打磨完毕后,视温、湿度状况应喷水养护,养护期
2-3天。

b.腻子打磨应将砂纸包在打磨垫块上,往复用力推动垫块进行打
磨,不能直接用手指压砂纸打磨,以免影响打磨的平整度。

c.腻子打磨时,应着重将刮痕处打磨平整。

打磨完毕,表面应平
整、光滑,腻子层厚度应控制在1.0-1.5mm之间为宜。

3.3外墙涂料施工工艺
外墙涂料通常为一道底漆,两道面漆,根据设计及工程质量要
求可以适当增加面涂遍数。

3.3.1底层涂料
a.外墙腻子达到养护期并实干后,方可进行底涂施工。

b.底漆施工完毕后,应合理安排验收程序:高层底漆每五层验收
一次,多层底漆每三层验收一次。

项目现场工程师应对光目测
检查墙面平整度,不平整处应进行腻子的局部找补打磨,并补
涂底漆。

转:外墙涂料工程规范
3.3.2第一道面涂
a.由于工期原因,阳台等部位外墙涂料如需甩项在落架后施工,
分界线应留设在阴角、滴水线等部位,以避免出现同墙面色差。

b.如立面设计中无明确规定,墙面涂料涂装在阴角部位分色进行
时,分色部位应与阴角线留出2cm的余地,以确保分色线平直。

c.外墙面漆施工应合理设置施工段,存在施工间歇时,应在墙面
的阴、阳角、分隔缝及落水管等部位设置分界线;如必须在大
面留设分界线时,应做好施工接茬,以弱化色差。

d.墙面大面施工要求滚涂,边角部位应使用小号羊毛辊筒施工;
窗边、线条及局部修补采用刷涂,刷涂部位不能用排刷,应采
用小毛刷或毛笔。

e.在与面砖、石材等不同外墙装饰材料交接处进行涂料施工时,
应遵循先难后易的原则首先完成面砖的施工,交接处应采用腻
子找补平顺后,方可采用小毛刷或毛笔进行涂料收口施工。

3.3.3第二道面涂:
a.第二道面涂应在落架后采用吊篮施工,工期应控制在竣工验收
之前30天完成,以降低成品破坏率。

b.其余工艺要求同第一道面涂。

4.成品保护
4.1外门、窗框在涂料施工前应保留其保护模,以免造成污染。

4.2栏杆油漆等具污染性的工程施工如在涂料工程后施工时,应
采用塑料薄膜、彩条布等进行局部墙面进行临时覆盖保护。


盖保护必须经现场工程师验收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反之,涂料工程后施工时,应对其它成品进行保护。

4.3第一道外墙涂料施工完毕应于次日上午组织工程验收,合格
后应立即拆除本层外架。

5.注意事项
5.1膏状腻子开封后或粉状腻子搅拌好后应在说明书规定的时间
内使用完毕,严禁将已干结的腻子重新加水混合使用。

5.2涂料开桶后应充分搅拌均匀,如稠度太大,可根据说明书加
稀释剂(乳胶漆一般是加水)来调整施工性能,注意根据要求,
尤其是乳胶漆不可加入过转:外墙涂料工程规范量的水,否则
会使涂层成膜困难及降低涂层的光泽度、耐久性和遮盖力等性
能。

5.3涂料施工应关注温度的影响。

涂料说明书中一般都规定了进
行涂料施工的最低温度,如果低于一定温度,涂料的成膜性将
受到较大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