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省温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科学(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选错均不给分)1.(2017浙江温州,题号1,分值4分)眼睛让我们看见多彩世界,下列属于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做法是()A.长时间使用电脑B.躺在沙发上看书C.看书一小时后远眺窗外D.用手揉进入异物的眼睛【答案】C【解析】尽量减少与对人眼产生辐射的电视、电脑、游戏机等电器设备的接触,故A做法错误;坐姿要端正,距离适中,不能躺在床上,侧着身看书,故B错误;连续阅读时间不宜过长,故C正确;注意用眼卫生,避免交叉感染,故D错误。
【知识点】考点5: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2.(2017浙江温州,题号5,分值4分)如图为自动垂直升降式车库的停车过程示意图。
下列关于汽车匀速上升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答案】D【解析】动能的影响因素有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快,动能越大;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有物体的质量和位置高度,物体质量越大、位置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汽车匀速上升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故动能不变,位置高度增加,故重力势能增加。
故选D。
【知识点】考点14:动能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3.(2017浙江温州,题号6,分值4分)下列情景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的是()A.司南指示方向B.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C.电饭煲通电煮饭D.手摇发电机产生电流【答案】D【解析】电磁感应现象是指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
司南利用磁体指南北的性质;测电笔应用了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电饭煲工作应用了电流的热效应;发电机应用了电磁感应原理,即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选D。
【知识点】考点26:电动机磁生电4.(2017浙江温州,题号9,分值4分)小明在按压式订书机的N点施加压力,将订书针钉入M点下方的纸张中,能正确表示他使用该订书机时的杠杆示意图是()【答案】A【解析】按压式订书机使用过程中,O点为支点,作用在N点的力促使杠杆转动,为动力F1、,方向向下;纸张施加在订书机的力为阻力F2,方向向上,故图A正确。
【知识点】考点15:简单机械5.(2017浙江温州,题号13,分值4分)某电热水壶正常状态下,闭合开关,指示灯L亮,同时电热丝R工作;断开开关,指示灯L熄灭,电热丝R不工作,小明用该电热水壶烧水时,发现电热丝R断了,指示灯L仍然亮。
四位同学设计了改电热水壶的模拟电路,其中可能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电热丝R断了,指示灯L仍然亮,说明R与L并联,开关能控制L;断开开关,指示灯L熄灭,电热丝R不工作,说明开关在R与L并联电路的干路上,符合题意的为B图。
【知识点】考点24:家庭电路安全用电6.(2017浙江温州,题号14,分值4分)用隔板将玻璃容器均分为两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如图)。
下列问题中可以用该装置探究的是()①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深度有关②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③液体是否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④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当在容器两部分中装入不同深度、同种液体时,可以观察橡皮膜凸起方向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关系;当装入同深度的不同密度液体是,观察橡皮膜凸起方向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关系;当在容器任一部分装入液体时,可以通过橡皮膜是否有凸起探究液体是否容器侧壁产生压强。
故选B。
【知识点】考点10:压强液体压强7.(2017浙江温州,题号15,分值4分)小明用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做成像规律实验,记录了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的四组数据(如表),其中明显错误的一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A【解析】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处不成像,故A错误;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能成倒立、放大、实像,此时像距在大于二倍焦距处,故乙正确;物距在二倍焦距处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在二倍焦距处,故丙正确;物距在大于二倍焦距处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丁正确,故选A。
【知识点】考点6:透镜及其应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40分)8.(2017浙江温州,题号16,分值4分)头盔、赛车服、头颈支持系统是赛车手极其重要的防护设备(如图),分别保护赛车手身体的不同部位。
(1)专业赛车服由导热性能极弱的材料制成,可以在高温时对赛车手起到保护作用。
导热性属于物质的_______(选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2)比赛过程中若发生意外撞击,在安全带的保护下,车手的身体能被固定在座椅上,佩戴头颈支持系统可以避免头部由于_______向前摆动,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答案】(1)物理性质(2)惯性【解析】(1)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所属物质类别的化学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
故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2)由于惯性,头部要保持原来的向前运动状态,所以头颈支持系统此时起到保护作用。
【知识点】考点9: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9.(2017浙江温州,题号18,分值6分)科学家罗伯特.胡克一生为科学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1)胡克曾协助科学家玻意耳发明了抽气机。
当抽气机将密闭玻璃罩中的部分空气抽出时(如图甲),玻璃罩内的空气密度如何变化?_______。
(2)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时,发现了细胞,其实胡克观察到的是软木细胞的细胞壁(如图乙)。
细胞壁具有_____的功能。
(3)胡克研究弹性物体的形变程度与力的大小关系,得出了相关规律。
实验室中哪种测量工具是利用此规律制成的?_______。
【答案】(1)变小(2)保护和制成细胞(3)弹簧测力计【解析】(1)由题意可知玻璃罩中气体体积不变,质量变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玻璃罩内空气密度变小;(3)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的形变量与拉力成正比制成的,故答案为弹簧测力计。
【知识点】考点7:质量和密度考点8:力弹力重力摩擦力10.(2017浙江温州,题号23,分值4分)为了研究摆锤的摆动,小明用细绳把摆锤悬挂起来,将摆锤从A点静止释放,利用频闪照相技术拍摄摆锤在相同时间间隔的位置(如图)。
(1)摆锤到达最高点B时,是否处于平衡状态?________(2)小明发现摆锤从A点到O点时速度越来越大,他从照片中获得的证据是______。
【答案】(1)否(2)摆锤相邻位置间隔越来越大【解析】(1)摆锤摆动到最高点位置时受到细绳的拉力和重力作用,二力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故此时摆锤状态不是平衡状态;(2)频闪照片的时间间隔相等,观察照片摆锤从A点到O点的相邻位置间隔越来越大可知,摆锤从A点到O 点速度越来越大。
【知识点】考点9: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考点1:机械运动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7(1)题6分,其余每空3分,共36分)11.(2017浙江温州,题号25,分值9分)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在与外界没有热传递的条件下,物体内能的增加量与外界对物体做功多少相等。
为了验证此规律,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容器里装一定质量的水,中间装上带有叶片的转轴,转轴上绕上绳子,绳子另一端通过滑轮与一重物相连;当重物下降时,绳子拉动转轴转动,带动叶片旋转,使容器里的水温度升高,结合水的比热容计算出水增加的内能,以此验证水的内能增加量与重物的重力做功多少是否相等。
(1)为了完成此实验,除已提供测质量的电子天平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
(2)兴趣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水的内能的增加量小于重物做功的大小,请写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种原因:________。
(3)改进实验后,获得了如下数据,规律得到验证。
若使容器内相同质量水的温度升高2.5℃,则25千克的重物需下降______米。
【答案】(1)温度计和刻度尺 (2)由于转轴处存在摩擦或液体向外散热 (3)20 【解析】(1)计算内能需要水的初温和末温,所以还需要测量温度的温度计;计算重力做功需要知道物体沿重力方向移动的距离,所以需要测量长度的刻度尺;(2)在与外界没有热传递的条件下,物体内能的增加量与外界对物体做功多少相等,而此题中水有热量散失到周围环境,并且转轴间有摩擦力存在,重力做功一部分转化为克服摩擦力做功,所以水的内能的增加量小于重物做功的大小;(3)由m 物gh=cm 液△t 得:1010=200kg /0.5cm m h kg mm g t ⨯==⋅液物()℃℃; 若使容器内相同质量水的温度升高2.5℃,则25千克的重物需下降高度为:2.5h 200kg =200kg m =20m 25kgt m =⨯⋅⨯⋅物℃(m )/℃()/℃。
【知识点】考点14:动能 势能 机械能及其转化 考点18:内能的利用12.(2017浙江温州,题号26,分值9分)为了研究小灯泡电流与电压关系,小明选择额定电压为2.5伏的小灯泡、电压为4伏的电源以及其它相关器材按图甲连接电路,进行实验。
(1)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观察到______时,可以判断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 端开始移动,直到灯泡正常发光,在此过程中测得小灯泡电流和电压的几组数据,并正确画出曲线a ,如图乙所示,该实验中小明选择的滑动变阻器可能是_______。
A.滑动变阻器R 1(20欧,3安) B.滑动变阻器R 2(50欧,2安)C.滑动变阻器R 3(2000欧,0.25安)(3)小明在图乙中还画出了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b ,老师据图指出图线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_。
【答案】(1)电压表示数为2.5伏 (2)B (3)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二者电压和应等于电源电压4V ,而图线b 与a 交叉点处,电压和大于4V 【解析】(1)实验中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电压,当电压表示数为2.5伏时,可知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工作,为正常发光;(2)由图可知当滑片在A 端时,滑动变阻器电阻最大,电路电流最小为Imin=0.1A ,此时总电阻为:min 4V=400.1U RI A==Ω总大; 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Imax=0.3A ,此时灯泡电阻为:max2.5V=8.30.3U RI A=≈Ω额灯; 变阻器最大阻值约为:max 408.331.7R =Ω-Ω=Ω,为保护灯泡允许的最大电流为Imax=0.3A ,故选滑动变阻器B ;(3)实验中,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二者电压和应等于电源电压4V ,而图线b 与a 交叉点处,电压和大于4V ,故b 图线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