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化学重要名词解释思考题

生物化学重要名词解释思考题

1. 氨基酸的等电点(pI):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叫氨基酸的等电点(pI)。

2.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在蛋白质分子中,从N-端至C-端的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3.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也就是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

4. 模体(或膜序):在许多蛋白质分子中,可发现二个或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一级结构上总有其特征性的氨基酸序列,在空间结构上可形成特殊的构象,并发挥其特殊的功能,此结构被称为模体。

5.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也就是整条肽链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6. 结构域:分子量大的蛋白质三级结构常可分割成1个和数个球状或纤维状的区域,折叠的较为紧密,各行其功能,称为结构域。

7.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各个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8. 蛋白质的等电点:在某一pH的溶液中,蛋白质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叫蛋白质的等电点(pI)。

9. 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也即有序的空间结构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称为蛋白质变性。

11. 盐析:是将盐(中性)加入蛋白质溶液,使蛋白质表面电荷被中和以及水化膜被破坏,导致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因素去除而沉淀。

12.核酸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核酸分子中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松散分开,理化性质改变,失去原有的生物学活性。

13.解链温度、熔解温度或Tm:DNA的变性时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

14. 同工酶:是指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15. 酶的活性中心:与酶的活性密切相关一些化学基团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甚远,但在空间结构上相互靠近,组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与底物特异的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

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或活性部位。

16. 竞争性抑制作用:有些抑制剂与酶的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与底物结合成中间产物。

这种抑制作用叫竞争性抑制作用。

17. 变构酶:变构效应剂与酶分子活性中心以外的部位可逆的结合,使酶分子发生构象改变,从而改变了催化活性的酶称为变构酶。

18. 酶原的激活:酶原向酶的转化过程称为酶原的激活,酶原的激活实际上是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

19. 糖酵解:在无氧或缺氧的情况下,葡萄糖或糖原生成乳酸的过程.。

20. 糖的有氧氧化: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是体内糖代谢最主要途径.21.糖异生:非糖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

22.巴斯德效应:有氧氧化抑制糖酵解的现象。

23. 营养必需脂肪酸:动物机体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它们是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24. 脂肪动员:储存在脂肪组织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25. 酮体:脂肪酸在肝中氧化分解产生的特有的中间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

26.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2H)通过多种酶和辅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应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

由于此过程与细胞呼吸有关,所以将此传递链称为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 又称为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fer chain)。

27.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偶联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叫作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又称为偶联磷酸化。

是ATP生成的主要方式。

28.磷氧比值(P/O):P/O比值是指物质氧化时,每消耗1摩尔氧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的摩尔数(或ADP摩尔数),即生成ATP的摩尔数。

29.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细胞内还有一种直接将代谢物分子中的能量转移至ADP(或GDP),生成ATP(或G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

30. 氮平衡:测定食物中的氮即摄入的氮和粪.尿中的氮即排出的氮来研究体内蛋白质的代谢个概况。

31. 营养必需氨基酸:指机体需要但自身不能合成,必需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包括以下八种:Val,Thr,Met,Leu,Ile,Lys,Trp,Phe。

32. 食物蛋白的互补作用: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必需氨基酸可以相互补充,从而提高营养价值。

33. 氨基酸代谢库:食物蛋白经消化吸收的氨基酸与组织蛋白降解产生的氨基酸混在一起,分布于体内各处,参与代谢。

34. 转氨基作用:某一氨基酸的α-氨基在转氨酶的作用下,可逆地转移到另一α-酮酸的酮基上,生成相应的氨基酸;原来的氨基酸则转变成相应的α-酮酸的过程。

35. 一碳单位: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

36.基因:基因是为生物活性产物编码的DNA功能片段,这些产物主要是蛋白质或是各种RNA。

37.半保留复制:亲代双链DNA以每条链为模板,按碱基配对原则各合成一条互补链,这样一条亲代DNA双螺旋,形成两条完全相同的子代DNA螺旋,子代DNA分子中都有一条合成的“新”链和一条来自亲代的旧链,称为半保留复制。

38.半不连续复制:在DNA复制过程中,一条链的合成是连续的,另一条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所以叫做半不连续复制。

39. 复制叉:复制中的DNA分子,末复制的部分是亲代双螺旋,而复制好的部分是分开的,由两个子代双螺旋组成,复制正在进行的部分呈丫状叫做复制叉。

40. 逆转录: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

41.不对称转录:一是指双链DNA只有一股单链用作转录模板;二是同一单链上可以交错出现模板链或编码链。

42.断裂基因: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开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去除非编码区再连接后,可翻译出由连续氨基酸组成的完整蛋白质,这些基因称为断裂基因。

43.内含子:真核生物基因中,不为蛋白质编码的、在mRNA加工过程中消失的DNA序列,称内含子。

44.外显子:真核生物基因中,在mRNA上出现并代表蛋白质的DNA序列,叫外显子。

45.核酶:有催化作用的核酸称为核酶。

46.密码子:mRNA中碱基顺序与蛋白质中氨基酸顺序的对应关系是通过密码实现的, mRNA中每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这三个相邻的碱基称为一个密码子。

47.核蛋白体循环:肽链延长是在核蛋白体上连续性循环进行,每次循环可分为进位、成肽、转位三步,每次循环肽链增加一个氨基酸,此过程称为核蛋白体循环。

48.操纵子:原核生物绝大多数基因按功能相关性成簇地串联、密集于染色体上,共同组成的转录单位。

49.管家基因:某些基因产物对生命全过程都是必需的或必不可少的。

这类基因在一个生物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通常被称为管家基因。

50.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是指可影响自身基因表达活性的真核DNA序列。

根据顺式作用元件在基因中的位置、转录激活作用的性质及发挥作用的方式,可将真核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分为启动子、增强子及沉默子等。

51.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大多数真核转录调节因子由某一基因表达后,通过与特异的顺式作用元件相互作用(DNA-蛋白质相互作用)反式激活另一基因的转录,故称反式作用蛋白或反式作用因子。

52.基因表达:就是基因转录及翻译的过程。

53. DNA克隆:应用酶学的方法,将外源DNA与载体相连,继而导入宿主细胞,筛选出含有目的DNA的转化子再进行扩增,获得大量同一DNA分子的过程。

54.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DNA的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内或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核酸内切酶。

55. cDNA文库:以mRNA为模板,经逆转录酶催化,在体外逆转录成cDNA,与适当的载体连接后导入受体菌,则每个细菌含有一段能繁殖扩增的cDNA,这种包含细胞全部mRNA信息cDNA克隆的集合称为cDNA文库。

56.受体(Receptor):是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识别生物活性分子并与之结合的成分,它能把识别和接受的信号正确无误地放大并传递入细胞内部,进而引起生物学效应。

思考题:1. 金属辅助因子在酶催化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2. 请列表比较无抑制、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和反竞争性抑制的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仅包括表观Km和最大速度两项)。

3.什么是酶原?酶原激活有什么意义?4.什么是Km? 请阐述Km 与Vm的意义5. 什么是糖异生?简述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6.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是什么?简述其生物学意义。

7.简述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8.试列表比较糖酵解与有氧氧化进行的部位、反应条件、关键酶、产物、能量生成及生理意义。

9. 何谓酮体?酮体是否为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为什么。

10. 简述体内乙酰CoA在物质代谢中的枢纽作用(来源.去路)。

11. 简述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部位.原料.限速酶和代谢转变。

12. 列表说明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特点.合成部位和功能。

13. 体内氨基酸的来源和去路。

14. α-酮酸的主要代谢去路。

15. 尿素合成的部位.原料.限速酶以及ATP消耗。

16. 一碳单位的类型.载体及生理功用。

17. 体内氨的来源和去路。

18.列表比较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和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I。

19.说明参与DNA复制的各种酶和蛋白质因子的主要功能。

20.试比较转录与复制的区别。

21.遗传密码有什么特点。

22.试比较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翻译。

23.请叙述操纵子的概念及Lac操纵子的调控原理。

24. 何谓限制性核酸内切酶,II类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有何特点。

25. 什么是基因克隆,基因克隆包括哪些操作步骤26. 基因克隆中,目的基因有哪些来源。

27. 基因重组过程中,外源基因与载体有哪些主要连接方式。

28.受体与配体结合有什么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