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几何动点问题
思 化动为静 路: 数形结合
分类讨论 构建函数模型、方程模型
(2)利用相似建立等式,找到y与 x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函数关系式求 出最大值.
动态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是抓住变化中的“不 变量”,以不变应万变,首先根据题意理清题目中 两个变量X、Y的变化情况并找出相关常量,第二, 按照图形中的几何性质及相互关系,找出一个基本 关系式,把相关的量用一个自变量的表达式表达出 来,然后再,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画出相应的 图象。
分别是M,N,若点P从O点出发,沿OM做匀速运动,1 分钟可到达M点,同时点Q从M点出发,沿MA做匀速 运动,1分钟可到达A点,问点P,Q出发多长时间后, 线段PQ的长度为2?
y
解:设点P,Q出发x分钟后,线段PQ 的长度为2,依题意得:
N
A
Q
(2 2x)2 (4x)2 22
解得:x1 0(舍),x2 0.4
几何动点问题
我们一起聊聊… … …
遵义十中 肖剑桦
所谓“动点型问题”是指题设图形 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它们在线段、 射线或弧线上运动的一类开放性题目.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
一、问题引入
例1.如图,已知 ABCD中,AB=7,BC=4,∠A= 30
若点P从点A沿射线AB运动,速度是1cm/s. 当t 为何值时,△PBC为等腰三角形?
D
A 30°
P 7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C
4 B
二、类似问题
例2. 如图,在边长为4cm的正方形ABCD中,现有一 动点P,从点A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正方形的边 经A-B-C-D到达点D。设运动时间为t秒。 (1)当点P运动3秒时,点P到达什么位置?
(2)当t为何值时,点P到点D的距离为5cm.
OP M
x
2、正方形ABCD边长为4,M、N分别是BC、CD上的两个 动点,当M点在BC上运动时,保持AM和MN垂直. (1)证明:Rt△ABM∽Rt△MCN; (2)设BM=x,梯形ABCN的面积为y,求y与x之间的函 数关系式;当M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CN面积
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
提示:(1)∠B = ∠C, ∠BAM= ∠CMN, 得到RtΔABM∽RtΔMCN
(3)设△APD的面积为S,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
D
C
A
B
(4)如图,另有一动点Q,以1cm/s的速度从点D出 发,沿正方形的边按顺时针方向运动,点P、Q分 别从点A、D同时出发,相遇后同时停止运动,连 结AP、PQ、QA. 请你尝试提出问题,至少一个.
D
C
A
B
三、趁热打铁
1、如图,过点 A2, 4 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