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作曲家介绍(1939-2021)

历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作曲家介绍(1939-2021)

历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作曲家介绍(1939-2021演出曲目的34位作曲家)、1、约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劳斯(德文:Johann Baptist Strauss,1804年3月14日-1849年9月25日)(老约翰.施特劳斯)。

、老约翰·施特劳斯早年为图书装订商做学徒,受会拉小提琴的父亲弗郎茨.博尔基亚斯(1816年多瑙河溺水身亡)的影响,从小学小提琴,后来从师维也纳歌剧院提琴手伊格拉茨·冯·惠利。

1817年15岁入米夏爱尔·潘配领导的流行舞蹈乐队里拉中提琴。

17岁又到约瑟夫·兰纳的维也纳圆舞曲管弦四重奏乐团拉琴,经音乐家赫尔点拨有时担任指挥。

20岁从事”维也纳圆舞曲”创作,26岁在维也纳建立花园舞厅乐队,因他将圆舞曲(华尔兹)从一种缓慢而且头尾循环的四三拍子的乡间舞曲,发展成了一种由五个相互承接的小圆舞曲、一个短小的完结篇和一个激动人心的结尾构成,节奏改变的轻快明了而且扣人心弦,凭借着坚持和执着,在欧洲各国巡回演出,最后感化了维多利亚公主带头跳起华尔兹以示支持,从此将这种欢快的民间娱乐搬入上流社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被誉为圆舞曲之父。

老约翰施特劳斯娶了妻子玛丽亚·安娜·施特赖姆,生下四个儿子两个女儿(1829年安娜(anna),1831年特蕾莎(theresa),1834年小儿子斐迪南(Ferdinand)只活了十个月就夭折了)后,成名后长期在外演出,与家庭感情淡薄,1834年与情妇埃米莉.特兰布施离家出走公开同居并生了7个孩子,与家庭断绝关系迫使安娜与之离婚,离婚声明乐团和财产要留给小约翰施特劳斯。

而母亲安娜为了报复老约翰施特劳斯的绝情,将省吃俭用积攒出来的钱全部用于供给三个儿子学习音乐,最后成就了施特劳斯音乐家族。

老约翰施特劳斯在维也纳起义中站在儿子的对立面,为保皇派写下了几十首进行曲以鼓励军队作战。

其中最著名的《拉德茨基进行曲》是献给拉德斯基将军检阅士兵时用的。

他一生创作了150首圆舞曲、14首源自捷克的波尔卡、28首加洛普舞曲、35首卡得累尔舞曲和19首进行曲。

最著名的有《莱茵河女妖罗蕾莱》、《卡洛琳娜》加洛普等。

他45岁时从伦敦演出返回维也纳后由于旅途疲劳,加之又不幸感染了猩红热而早世,一种流行的说法,“没有施特劳斯的维也纳就像失去了多瑙河的奥地利一样”。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老约翰施特劳斯在死后全部身家甚至包括睡衣被褥均被情妇搜刮干净,最后还是由小施特劳斯安葬。

2、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 II (1825年10月25日-1899年5月22日) (JohannStrauss Sohn)小约翰·施特劳斯在父亲的坚决反对和母亲的全力支持下,7岁就开始谱写圆舞曲,19岁就组建了自己的乐团,他分析市场改换曲风,抓住属于自己的年轻群众,成为奥地利欢乐和感情的缩影,当小约翰·施特劳斯1844年首演自己的《心灵的诗篇圆舞曲》,在人们“再来一个”的喝采声中竟连续重奏了五遍后,据说第二天维也纳的(幽默家)杂志写到:“好好休息吧,兰纳!晚上好!老施特劳斯,早上好!年轻的施特劳斯。

代表着在圆舞曲领域内,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时代到来了。

从而被誉为“圆舞曲之王”。

其中《蓝色的多瑙河》(被誉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维也纳森林故事》等广为流传。

有人做过统计,多瑙河的水一年中要变8种颜色:6天棕色,55天浊黄色,38天浊绿色,49天鲜绿色,47天草绿色,24天铁青色,109天宝石绿色,37天深绿色,唯独没有蓝色,据推测是受到匈牙利诗人卡尔.贝克诗句中出现过的“在美丽的蓝色多纳河畔”的影响,而《蓝色多瑙河》只有在新年的音乐会上才会浮现。

著名的《蓝色多瑙河》在首演的时候,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小施特劳斯为数不多的败笔之一,当小施特劳斯听到演出失败的消息一点也不在乎,只是咕哝了一句:“嗯,那就让它见鬼去吧。

”要不是小施特劳斯在这之后不久,应邀赴巴黎参加国际博览会又一次奏响它,那么《蓝色的多瑙河》很可能就会湮没在他为数众多的乐稿之中而被人遗忘了。

一生共写过479首乐曲,其中168首圆舞曲(华尔兹),117首波尔卡、伽洛普,73首卡德雷尔方阵舞曲,43首进行曲等。

著名的有《艺术家的生活》《闲聊》《春之声》《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皇帝》《安娜》《清晨的树叶》《醇酒、女人和歌》《维也纳气质》《雷电》等,还有四重奏、一部芭蕾舞剧和十六部轻歌剧(其中以《蝙蝠》、《吉卜赛男爵》、《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最为著名)。

45岁在奥芬巴赫轻歌剧的影响下,他转为舞台歌剧创作,在指挥乐团在维也纳歌剧院演奏了代表作轻歌剧《蝙蝠》首演序曲后,染上了风寒引发肺病不幸逝世,奥地利维也纳十万人为他送葬。

3、约瑟夫.施特劳斯Josef Strauss (1827年8月20日-1870年7月22日)约瑟夫.施特劳斯在1853年小约翰·施特劳斯身染重疾时才从颇有成就的建筑工程师转而投身音乐事业。

被誉为圆舞曲舒伯特,作品以钢琴小品和舞曲为主,共计三百余首(编号作品有283首)。

相比他的兄长,约瑟夫的作品更富思考性,波尔卡-马祖卡则更能体现出他的个人风格,代表作有以与其兄合写的《拨弦》,以及《天体之声》、《胡言乱语》、《奥地利村燕》、《蜻蜓》、《自由解放的妇女》、《我的生平经历是爱与希望》、《天籁》、《谵妄》、《动力》以及《女人的心》、《饶舌》等最为著名。

4、爱德华.施特劳斯Eduard Strauss (1835年3月15日-1916年12月28日)爱德华·施特劳斯一生中创作了300多首圆舞曲(编号作品有295首),专攻创作“快速波尔卡”,其代表作有《梦想》圆舞曲、《快速》波尔卡、《不刹车》波尔卡、与小约翰合作的《游览列车》波尔卡、与约瑟夫合作的《休假旅行》波尔卡等。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2015为纪念爱德华·施特劳斯诞辰180周年选择了三首他的作品。

2016年为纪念爱德华·施特劳斯逝世100周年,选择了《特快邮车》快速波尔卡和《激动万分》快速波尔卡。

爱德华·施特劳斯在1899年和1901年两次带家族乐团赴北美巡回演出后,爱德华解散了家族乐团隐居,除了1906年发表了自己整理的家族回忆录外再没有参与任何音乐活动,据说是他将老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手稿全部烧掉送给天上的故人了,所以现在找不到他们的手稿,包括小施特劳斯写在衬衣上的蓝色多瑙河手稿。

爱德华·施特劳斯在1863年和马丽亚.克莲哈特结婚,育有二子,约翰·施特劳斯三世(小小约翰·施特劳斯1866.2.16 - 1939.1.9)和约瑟夫·爱德华·施特劳斯(1866年-1939年)。

约翰·施特劳斯三世作为施特劳斯管弦乐团指挥,为德意志留声机公司录制家族经典作品,将音乐王朝带入了留声机时代。

令施特劳斯家族的音乐存延至1901年最终解散施特劳斯管弦乐团。

约翰·施特劳斯三世(小小约翰·施特劳斯)施特劳斯家族父子四人在维也纳流行音乐界独领风骚75年,经过数百年后,在音乐方面已经落败,如小小爱德华·施特劳斯,是奥地利知名的检察官;小小约翰·施特劳斯更是有名的装潢设计师;但唯一秉承音乐的后人是维利·施特劳斯,作为施特劳斯家族第四代曾孙,他由歌唱起家,又精通作曲和演奏,是奥地利家喻户晓的流行音乐明星,他目前还在奥地利和德国三家电视台担任节目主持人,每年担任主持及独唱奥地利许多的大型音乐节目,是这个施特劳斯家族音乐传统的唯一继承者和发扬光大者,1999年后多次成功访华。

1999年维利·施特劳斯先生和维也纳施特劳斯王朝圆舞曲乐团指挥克里斯蒂安·舒尔茨携团应奥地利政府所邀,在施特劳斯纪念年举办的施特劳斯嘉年舞会上演出,获得了奥地利总统颁发的“共和国荣誉勋章”。

5、约瑟夫•弗兰茨•卡尔•兰纳(Josef Franz Karl Lanner) (1801年4月12日-1843年4月14日) , 奥地利作曲家,曾和老约翰·施特劳斯同吃住,一起普及了圆舞曲, 约瑟夫•兰纳一生作有112首圆舞曲,以及10首方阵舞曲、3首波尔卡、28首加洛普、6首进行曲和25首连德勒。

比较著名的有圆舞曲“罗曼蒂克”和“夜晚之星”。

他是第一位把华尔兹从简单的乡间舞曲改良到上层社会所喜欢曲式的维也纳作曲家。

得以与对手兼好友老约翰•施特劳斯齐名。

约瑟夫•弗兰茨•卡尔•兰纳的曲目共24次入选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其中,1961年、1966年、1972年、1982年、2004年、2008年《宫廷舞会》圆舞曲, 1963年、1970年、1977年、2014年《浪漫者》圆舞曲,1962年、1991年《新手(求婚者)》圆舞曲,1978年、1994年、2001年、2011年《美丽的布尔诺人(美泉宫的人们)》,1993年、2001年、2013年《施蒂娅德的舞蹈》、1993年纪念逝世150周年《汉斯》,1995年《心爱的》波尔卡,2001年纪念冥诞200周年《猎人的欢乐》,2004年《塔兰图拉》加洛普,2006年纪念莫扎特诞辰250周年《莫扎特风格》圆舞曲。

6、弗兰茨.冯.苏佩Franz von SuppÉ (1819.4.18-1895.5.21) ,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轻歌剧的创始人之一。

苏佩一生共创作了二百多部作品,以轻歌剧、舞剧与喜剧配乐为主,是维也纳轻歌剧体裁的创始人之一。

以其八十多部轻歌剧闻名于世。

比较流行的有代表性的轻歌剧和序曲有“维也纳的清晨”、“正午和夜晚”、“诗人和农夫”、“轻骑兵”和“薄伽丘”等。

弗兰茨.冯.苏佩的曲目共17次入选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84年、2021年《诗人与农夫》,1979年、1986年、2005年《美丽的加拉蒂亚》序曲,1990年、2000年、2015年《维也纳的早中晚》序曲,1995年《快乐的强盗》,1997年、2013年、2020年《轻骑兵》序曲, 2017年轻歌剧《黑桃皇后》序曲、轻歌剧《奇妙的旅行》序曲、《回忆法兰西》波尔卡,2018年《薄伽丘》,2021年《法蒂尼查》进行曲。

7、小约瑟夫•海尔梅斯伯格 (josef hellmesberger II或Josef Hellmesberge,Jr(Junior)) (1855年4月9日—1907年4月26日),奥地利作曲家,出身音乐世家与其父同名。

成年以后的小约瑟夫·赫尔梅斯伯格,作为皇家歌剧院剧作家、音乐指挥和芭蕾音乐指导等,深受当时人们的推崇和爱戴。

他曾任维也纳音乐学院院长,是奥地利小提琴家和作曲家弗兰兹·克莱斯勒(Fritz Kreisler)的老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