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由甲骨文看远古对女性的称呼

由甲骨文看远古对女性的称呼

由甲骨文看远古对女性的称呼
在社会上,我们总免不了要和陌生人打叫道,受限于社会的种种问题,对于女性称呼往往具有不少问题,一个不当就可能照成问题。

既然现在这种随便的社会都有可能因为一个称呼出现问题,那么在于礼法宗族严格存在的古代,尤其是远古和中古时期,人们对于女性是怎么称呼的呢?
最近闲暇时间翻了翻《古文字诂林》和《说文解字》来重新认识那些我们已经使用了千百年的汉字,从而发现了不少有趣的地方。

首先我们讲女性女性,这个“女”在古代与“母”同意,意思是能生育孩子并哺乳的雌性人类,甲骨文写做“”。

而母字的本意是
婴儿的生育、哺乳者,曰母,甲骨文写作“”,其写法与女基本类似,只不过多了哺乳婴儿的乳房形象结构。

而我们称呼中的妇女中的妇字,其本意是能够采集食物清扫家务的女性。

也就说其实在很多时候,妇字是整个女性的代表,除了女婴。

妇字本身没有结婚与否的意思。

而对于未婚的适龄女子,一般称呼为“娃”。

而当某个娃一旦有了心上人之后,这一类的女子也有自己独
特的称呼为“好”,甲骨文写作“”,是有甲骨文的“女”字和“子”字组成,意思就是与男子亲密接触的女子。

当这个女子结婚之后,在结婚之后而未生育之前,这一类的新娘子则称呼为“娘”。

娘字的甲
骨文为“”,其组成为甲骨文的“良”字和“女”字,意思就是在男人眼中最美好的女子,用来指向其新婚女子。

而对于结婚之后,渡过了新婚岁月生育之后的女子,其身份的称呼则有发生了改变,曰“姬”。

慢慢的随着新婚的激情,这个家庭在某种情况下会不只一个女
人,这个时候,就分为妻妾奴婢。

其中“妻”字的甲骨文为“”,意思为强制配给生育的成亲女子。

这同时强调的古代婚姻对于女子的
强制性。

而到了妾,其甲骨文写法为“”,上面为一个“辛”字(意味着罪罚)下面为“女”字,意思为因为罪罚而不得不为附庸于他人的女子。

而奴字就更差,奴字愿意为俘虏之中被强迫来服侍他人的女子,是为奴。

而低级最差的是婢,因为婢字的本意是地位最低下的奴。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些同时为男主人的女子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定位的呢?
妒!
在最初,妒字其实是个中性词,原本意为男主人的女人们之间相互的关系为妒。

也就是说,最早的妒其实仅仅是个中性的关系表象,而没有妒忌的意思不忿之意。

这就是文字的有趣之处,因为或者我们都在使用着已经没有任何古义的字义,但却不能不明白这个字曾经有个很美好的当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