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

2012年11月第31卷第11期绵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Nov.,2012Vol.31No.11收稿日期:2012-06-25回修日期:2012-08-31作者简介:汤琳(1982-),女,硕士,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汤琳(绵阳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四川绵阳621000)摘要:该文根据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对社会、学校、教师及学生各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当前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并从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入手,进行一定的改革与实践,从而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并促进毕业生就业。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就业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12x (2012)11-0147-030引言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要求更加全面,更加看重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实践能力、管理能力和理解交流能力。

而多数毕业生仍然只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因此存在一对矛盾,一方面是学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为了解决这对矛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让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更好的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本人认为毕业设计就是这个桥梁,这个桥梁实现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的跨越,这个桥梁实现本科毕业生到符合就业市场需求的人才的跨越。

但是,目前社会、学校、教师及学生都普遍认为毕业设计质量不高,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

[1]由此,本文先分析当前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几点不足,然后以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为线索,探究并实践改革方法。

1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大量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同时对社会、学校、教师及学生各方面进行调研,现将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2-5]:1.1社会方面目前用人单位希望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就能直接胜任工作,希望“零”适应期,这样就可以节约单位的人力成本。

当然这无可厚非,但是现阶段大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毕业设计状况无人问津。

导致学生甚至认为毕业设计是就业和考研路上的一个包袱,浪费时间和精力。

所以正确的社会引导尤为重要,只有让学生体会到拥有优秀的毕业设计是求职路上的重要筹码,才能让学生和用人单位实现双赢的局面。

1.2学校方面学校是相关制度的制定方和执行方,在保障毕业设计质量的过程中,学校的作用举足轻重。

面临较大的招生和就业压力,学校更加应该明白毕业设计对就业的意义,将其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很多高校对优秀毕业设计和不合格论文的比例都有硬性规定,限制了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

学生会认为只要不是做的最差的就能通过。

同时指导教师也没有足够的权限,让不认真和设计欠佳的学生不通过,这样就出现指导教师苦苦催促答辩后的学生完善过程管理材料等后续工作的奇怪现象。

因此制定一套执行力强的制度,明确的标准和考核指标是必不可少的。

不要担心要求过于严格,学生不能如期毕业会影响学校的就业率和来年的招生。

只有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学生,加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才是良性循环。

1.3指导教师方面指导教师是毕业设计的直接把关者和管理者,所以指导教师的经验丰富和责任心强是毕业设计质量的保障。

但是随着扩大招生,学生的数量增多,学生和教师的比例失衡。

这就造成了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要担任指导教师才能完成任务。

一方面存在有些缺乏经验和耐心的指导教师,在整个指导过程中基本上是采用“放羊”的方式;另一方面存在有些老师在完成日常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后,根本没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来指导毕业设计。

这些都导致学生得不到适当的指导。

1.4学生方面学生是毕业设计的主体,他们的态度决定了毕业设计的质量,但很多同学并没有真正理解毕业设计的意义。

他们往往认为毕业设计只是一个环节,一个形式。

完成它只是为了得到相应的学分,而完成的好坏并不影响自己的毕业和就业。

心态决定行为,很多学生就应付了事,这是毕业设计的质量得不到保障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了心态问题,学生还存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欠缺。

比如,缺乏检索和整理资料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术论文的写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等,这些都成为学生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毕业设计的绊脚石。

1.5其他方面1、毕业设计时间安排不合适。

一般学校都把本科生毕业设计安排在大学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

虽然时间看似足够,但是这个学期几乎是整个大学期间最忙的时期。

大多数学生忙于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以及实习等等,导致很多学生只能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中,无法保障其质量。

2、选题方式不够科学。

目前许多学校的毕业设计在选题阶段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双向选择,在没有相互了解的情况下就确定题目。

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能力水平以及就业意向缺乏了解;另一方面学生对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和题目也缺乏了解,对选题所需知识、技能都存在着大量的知识空白点,加大了毕业设计完成的难度。

这样盲目的选择也使毕业设计的质量受到了影响。

3、选题不合理。

一方面选题范围不合理。

有的题目过大,需要的知识面太广,超过了学生的能力,最后只能导致毕业设计虎头蛇尾;有的题目太小,工作量没有达到毕业设计的要求,也不能实现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的跨越。

另一方面是选题内容不合理。

有的题目并没有体现学科研究的前沿水平;有的题目并没有与所学专业及岗位需求紧密结合,缺乏实用性。

无法实现本科毕业生到符合就业市场需求的人才的跨越。

2毕业设计工作设想2.1做好毕业设计动员工作,端正学生态度在毕业设计前,应该花大力气做好学生动员工作,让学生真正理解毕业设计的重要意义。

认识到这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本科毕业生向称职员工转变的重要环节。

在整个动员工作中,需要院系领导、班主任和指导教师的共同参与。

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组织学生观摩上一届毕业生答辩过程,也可以安排同学们的经验分享和交流活动等。

2.2调整课程、提前毕业设计开始时间目前多数高校毕业设计安排的时间与学生就业、实习、考研等相重叠,为了避免这个冲突,可以适当调整前期课程,提前毕业设计开始的时间[6]。

提前让学生了解就业与毕业设计的关系,让学生对今后择业有心理准备,也为合理计划自己本科四年的学习做好准备,让自己更具竞争力。

2.3确定指导教师,实现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在确定指导教师这个问题上,本人觉得可以对教师进行“分流”,一部分教师承担日常教学工作,而挑选另一部分实践能力强、有耐心的教师担任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专门指导毕业设计。

因为指导毕业设计的工作量并不小,从选题、开题、指导、讨论、修改初稿、最终定稿直到答辩,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

所以通过教师的分流,才能保障指导教师的质量。

选题应该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重视开题的这个过程。

指导教师将自己研究的方向与最新的技术相结合,确定选题。

并给出选题的基本要求、主要研究方法和工具,对学生是否符合题目要求也应有定性的判断标准。

待题目汇总完毕就让学生竞争选题,学生也应仔细思考选题是否适合自己,思考自己应该做那些知识储备。

当然学生也可以自拟题目,请求感兴趣的老师指导。

待双向选择敲定后,学生应该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出合理且可行的工作计划,并严格遵守执行。

2.4合理选题选题时注意在范围上不要过大也不能过小,在内容上要有时代性和实用性。

鼓励校企合作,从企业引进实际课题,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同时也可以结合本专业的情况,对相关用人单位和企业进行调研,帮助·841·第31卷绵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学生在选题上更贴近市场的需求[7]。

通过合理的选题,逐步实现毕业设计、实习和就业的融合。

2.5完善指导过程,注重启发式的指导合理安排指导过程,这是保障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指导的过程中,注重启发式的指导,引导学生思考并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注重锻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指导过程中,可以采取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

师生的见面答疑可以分散进行。

而每个阶段可以组织学生集中起来,每个同学当场汇报这个阶段的成果、遇到的困难和下个阶段的构想,其他同学和教师可以共同讨论,为之提出修改意见和改进方法。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思考,也能让其他学生反思自己的设计有无可改进之处,一举两得。

在讨论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和培养[8]。

2.6完善毕业设计答辩和评审制度作为毕业设计的最后验收阶段,答辩和评审一定要保障公正、公平和公开。

如果不符合要求或达不到标准,就绝对不能通过。

在评审过程中,需要全面考察学生的工作表现、选题质量、能力水平和毕业设计质量等方面的情况,才能保障公正和公平。

在评审过程中,加强对抄袭现象的处罚力度,加强对本科毕业设计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逐步培养起求真务实的作风[9-10]。

答辩采取公开的方式,欢迎旁听,让低年级的同学对毕业设计有个宏观的认识,提前做好准备。

3结束语总而言之,本科毕业设计是大学四年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运用大学四年所积累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提高自身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当然也是告别本科学习阶段,走向社会之前的最终培养环节。

因此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端正态度,重视毕业设计。

本文也从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了一定的探究和改革,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这个还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各方面的配合,希望毕业设计的质量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参考文献:[1]戴红萍.以就业为导向的工科毕业设计教改实践[J ].高等理科教育,2005,6:98-100.[2]徐振强,刘素华.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1:119-120.[3]綦羽,宋鸿陟,朱同林等.关于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课程的思考与建议[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S1:39-40.[4]桑玉军.全面质量管理视角下的毕业设计质量管理研究与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2006,7:92-93.[5]刘永革.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与探索[J ].中国科技信息,2007,21:191-192.[6]徐继红,陶俊,伍广,等.本科生提前进入毕业设计阶段教学改革的探讨[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67-70.[7]朱珍,陈章,王军.工科毕业设计选题原则、类型及方法[J ].高教论坛,2004,1:62-63.[8]李同英.改革毕业设计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3:82-85.[9]邱咏梅.浅论我国学术规范制度建设[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95-97.[10]王琪,武寿春.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的探索[J ].江苏高教,2009,6:84-85.On Reform and Practice of GraduationDesign for Computer SpecialtyTANG Lin(School of Mathematics &Computer Science ,Ma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Mangyang ,Sichuan 621000)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experiences in the direction of graduation design ,investigat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s of the society ,universiti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no-ticed while directing the graduation design for computer specialty ,discuss the reform and the practice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graduation design ,and promoting the employment chances for graduates by studying the key links of graduation design.Key words :Computer specialty ;graduation design ;reform ;employment ·941·汤琳: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第11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