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演员的基本素质

演员的基本素质

大家为什么喜欢表演是真的喜欢还是………..
一、什么是表演?既然是谈怎么做一个演员的,那么就要知道什么是表演?这是演员的本职工作。

定义:表演是人类一种具有的高级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

叫表演。

怎么理解这个话?你的思想活动就会开始了。

你的思想就复杂了。

是一种人类独特的具有的精神活动。

或者用情感活动来表现更恰当。

把这样的情感活动表现出来,情感活动的“外化”。

就是表演。

使用肢体语言、舞蹈、歌曲以及你可以想到的任何一种形式把这样的情感活动表现出来,释放出来。

统统可以称之为表演。

演员就是做的这样工作,表达情感,表现精神活动的工作。

这是对表演,我认为是通俗的而且相对简单容易理解的最好的解释。

二、演员是什么? 理论上,何为演员?人类的演进衍化进程之中,演员是历史、镜子、教科书,还是全部都是? 演员是真实表现、艺术表现还是体验传播?演员是构思、创造还是自然反映?演员就是艺术。

演员自身:在表演艺术创作中,创作者、创作的工具材料、和创作的产品即人物形象这三位一体统一于演员自身。

演员是研究人、表现人的艺术,而人又是最复杂的。

三、影视表演动作动作:也称‘行动’,表演艺术把人们在生活中为实现自己理想、愿望、要求的
感官、思维和肌肉活动统称为动作。

由于演员是运用自己的肌体和情感再现生活中人的行为来创造角色的,所以常称“动作”是表演艺术的实质和基础。

“动作”出自于实际需要并受意志支配的,动作的过程有明确的目的,是合乎生活逻辑的,而表演中的动作则是演员按剧本的人物要求,以自己生活经验为依据,经过艺术加工设计的。

它遵循生活中动作的规律。

生活中每一行动都有从感受客观事物、产生思维到采取外部动作这样几个具体步骤,是有机的心理形体统一的动作过程。

所以说:表演艺术中的动作是心理、形体两方面的结合,是内外部动作的统一。

一切动作的产生都必须符合剧本规定情境的要求,是角色在此时此地对规定情境的感受和思维的相应的反映过程。

一句话,规定情境是展开表演动作的前提。

1、外部动作:动作包括形体动作、语言动作和面部动作(主要是指眼睛和嘴)。

这是因为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生活环境、经历、文化修养、思想品德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性格,而人类社会又是由各种各样不同的人所组成的。

演员在创作中要塑造各种各样性格的人,这各种各样的人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他的姓名、工作、在剧情发生的时间空间里做了什么,虽说剧本已提供了,但这些只是一个轮廓。

作为演员如何把一个轮廓变成活生生的人,变成具有个性的人,具体怎么动作、怎样说话,这还需要演员去下功夫塑造。

演员在接受角色之后,总要考虑从何下手来塑造他。

每个演员的创作方法各不相同:有的演员先研究人物的内心活动,找到人物的心理根据;有的演员则研究台词找重音;有的根据人物的生活环境、经历先给人物设计一些外部动作,从外部动作入手找到人物的自我感觉等等。

不管采取那一种创作方法,只要能把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塑造出来,目的也就达到了。

2、动作的三要素:动作过程的三个环节,即:做什么(任务)、为什么做(目的)、怎样做(动作适应)。

在表演中,‘做什么’‘为什么做’是动作的依据、目的,应在开始行动之前已内心确定;而‘怎样做’是动作具体手段和表现内容,必须是在行动的过程之中,在对规定情境的真实感受和对人对物的交流适应中产生。

演员在理解剧本事件,研究剖析人物后,可按人物的思想性格、行动逻辑去精心的设计动作。

3、心理动作:心理动作也称内部动作、内心动作。

心理动作是指以改变人(包括对手和自身)的意识为目的一种看不见的内在动作。

在表演艺术中,内在的心理动作具有重大意义,任何外部动作、语言动作都是以心理动作为前提,都是有内心根据的。

演员在创作中要根据剧本提供的人物,组织有机的心理动作线,以保证外部动作的有机、连贯、
富有魅力;而外在动作又能唤起相应的内在心理和情感。

4、形体动作:形体动作又称外部动作。

形体动作:是指在表演中主要消耗外部肌体(五官、四肢、身躯)力量的一种看得见的动作。

演员创作中的形体动作不是机械的动作、不是为动作而动作,而是有机的、有目的的、有内心根据的、合乎逻辑的、有顺序的动作。

任何形体动作也都与心理有关联,形体动作通常是心理动作的反映,同时又可作为完成某种心理动作的手段。

形体动作的产生要符合人物的思维逻辑、性格特征并受剧本规定情境的制约。

的、内在的意向;是对最高任务的执行。

它把演员表演中一切零散的元素串联起来奔向最高任务。

能使演员利用有魔力的假使,活动于规定的情境之中,吸引天性本身及其下意识去从事创作,创造出角色的‘人的精神生活’。

它与最高任务在‘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电影表演练习
1、观察生活练习:观察生活是一个演员必备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特征。

观察生活是演员直接从生活中吸取养料,以丰富自己对生活中各式各样人物的感受和认识。

观察生活要细致入微地透过表面现象把握生活内在的实质。

要通过社会上人们的表象,感受到各种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

演员的共性与个性演员的想象要和创作角色的信念、真实感连在一起,在规定情中展开动作,才能建立角色的生活。

1、布置环境练习(3)你在十层楼上擦玻璃……(4)用行动证明这是什么地方?海滩、车站、教堂、公园、墓地、学校…… (5)两人面对面走过,反复多次,要求每次态度、感觉不同来证明地点环境、人物情绪,最好不说话或少说话……
2、改变对物体的态度:
(2)合理改变下列命题,用动作表现出来:绳子-蛇;刀-棍子;粉笔-香烟;书本-镜3、模拟想象练习:(1)扮一个塑像(人、动作都行)(3)模拟一种动物。

集体做‘快乐的动物园’。

☆、改变形体动作练习:(1)过桥。

每人改变5-10次不同形象来过桥。

目的、动作、速度节奏、方式方法都不能雷同。

二、表情训练1、喜出望外▲ 在一次外出旅游时,你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在火车上偶然相遇。

▲ 在自己生日的那天,有一位朋友送给你最心爱的礼物。

2、感谢帮助▲ 因你犯错被班主任惩罚,让你放学时独自打扫教室,这时你最好的朋友主动来帮助打3、会心的笑▲ 在与同学聊天时,你们的想法不谋而合。

5、嘲笑与冷笑▲ 当知道某位同学说话在吹牛时,你应有的反应。

无对象交流练习无对象不等于没有对象,只有对象的位置被镜头占据着,演员脑子里要有清晰的视觉形象,并且要有对象的空间概念。

眼睛要找到视觉支点,要有距离感,特别要有形象感:1、过渡练习:(1)打电话,一个熟人或陌生人的声音(告诉一件不寻常的事)。

(2)打电话,报告或听到一个喜讯;报告或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

3、动作性练习:(1)求爱、求婚,被接受或被拒绝了。

(2)讲和、消除误会。

(3)斥责、争吵…… (4)安慰、劝解…… (5)挽留、相劝…… (6)相认、辨认…… (7)承认、默认、被训…… 这种练习可以先由二人做,然后分开每个人自己做。

要有规定情境,要发生事件,要有强烈信念感。

(1)苏醒、挣扎、逃跑(2)发现、辨认、相逢(3)湖边野营、林中休息、战地救护(4)打草惊蛇、狱中斗争、边防哨卡
5、改变形象练习:表演艺术的任务或演员创作的任务,就是塑造真实、鲜明、生动的典型人物。

视觉类:(1)走进已开演的电影院,一片漆黑,找不到座位。

(4)站在窗前,注视面前走过的各种人:仇人、
叛徒、朋友、爱人、毫无关系的人……综合感类:(2)听报告发困又不想让人看见。

(6)看书时一滴冷水掉在脖子里。

(9)公共场合打呵欠、打嗝、脚抽筋。

无实物练习无实物练习是一种训练方法。

它对演员的空间想象,注意力集中,真实感和信念,及动作的组织能力都是有帮助的。

(1)衣服破了补衣服。

扣子掉了缝扣子。

(3)搓绳、割草、砍
柴、打草鞋。

(4)看书或写作业,电灯灭了,蜡烛,点灯继续看书。

(5)擦皮鞋、刮胡子、洗脸。

(6)钓鱼,上鱼饵,钓到鱼摘鱼。

(7)用劈柴生煤球炉、掏米煮饭。

(8)擀面条、包饺子。

以上无实物练习一定要在简单的规定情境中,发生一些简单障碍和事件,通过想象、动作进行,不能机械地完成形体动作。

影视表演艺术三、演员必须建立镜头感:影视演员表演时,是面对摄影机或摄像机的镜头的,因此,影视演员必须建立镜头感,包括演员对镜头画面效果的具体感受,适应不同景别以及各种摄影技
巧的处理,适应电影或电视特有的场面调度等。

演员必须要适应摄影机前无观众的表演,掌握好拍摄时与假想对象的交流及借地位、借视线等特殊的拍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