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疾病ppt课件
➢ 诊断 1.20岁前或60岁后出现的高血压。 2.血压水平>180/110mmHg(24.0/14.7kPa)。 3.动态血压 4.提示有继发性高血压的特征性表现,如无诱因的低钾、腹部杂音、心动过速、
出汗、震颤等。 5.常规降压治疗效果不佳。
➢ 治疗 1、用药
用药一般只有一时性效果 2、配合行为疗法
➢ 病因
Shay提出盐酸和胃蛋白酶是消化性溃疡的“攻击性”因素;胃分泌粘液和粘 膜的抵抗能力是“防御性”因素,而心理因素,尤其心理紧张可以加强“攻 击”因素,减弱“防御”因素。
1、紧张、焦虑、痛苦、愤怒、羞辱、罪恶感影响胃的功能;
2、个性特质:独立与依赖之间的矛盾、不好交往、行动上因循守旧、被动、 顺从、依赖性强、情绪上不稳定、过分关注自己;
六 诊断及治疗原则
➢ 诊断、预防、治疗 躯体方面 心理方面
02Part Two 常见心身疾病
一 原发性高血压
➢ 概念: 高血压病(hypertension)是指成人(≥18岁)在安静状态下,动脉收缩压 ≥140mmHg(18.7kPa)和(或)舒张压≥90mmHg(12.0kPa),常伴有脂肪和糖代 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即器官重塑 (remodeling)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 流行病学:
我国哮喘的患病率约为1%,儿童可达3%,据测算全国约有1千万以上哮喘患 者。
➢ 病因
1、外源性过敏原、内源性感染,通常是混合性所致;
2、心理因素:单纯心理因素所致哮喘较少见,心理因素通常是诱发发病因素。 强烈的情绪或其他精神刺激可引起发作,临床上约有5%-20%的发病与情绪有 关;
3、家庭因素
➢ 流行病学: 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均有升高的趋势
➢ 病因
1、物理治病因子,如X射线、电离辐射;
2、化学致癌因子,如亚硝酸盐(一般出现在腌制过的蔬菜或隔夜的菜中)、黄曲 霉毒素;
3、病毒致癌因子,如乙型肝炎病毒、疱疹病毒;
4、应激、精神紧张:重大生活事件、重要情感的丧失;
心身疾病ppt课件
01Part One 心身疾病概述
C目录 ONTENTS
01 研究历史 03 研究范围 05 影响因素
02 概念与特征 04 研究方法 06 诊断及治疗原则
三 研究范围
➢ 内科心身疾病
1、心血管系统心身疾病
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低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阵发性心动过速、 心率过缓、期外收缩、雷诺氏病、神经性循环衰弱症
2、辅助检查
普通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心电图运动试验);心肌核素灌注扫描(核医 学);冠状动脉CT;动态心电图(Holter)
➢ 治疗 1、用药 2、手术治疗(搭桥) 3、介入治疗(支架式),一种心脏导管技术 4、行为疗法 用药同时配合生理心理治疗,治疗效果较好
三 支气管哮喘
➢ 定义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 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生,气道对多种刺 激因子反应性增高。但症状可自行或经治疗缓解。
高血压,尿糖病,吸烟,超重,肥胖,痛风,不运动,等。
➢ 诊断
1、冠心病的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
(1)疼痛部位:胸骨后;(2)放射:向下颌、左上肢、左肩;(3)性质:压 榨性,烧灼样;(4)持续时间:1-5分,不超过15分;(5)诱因:劳累、寒 冷或饱餐;(6)缓解方式:休息、舌下含化硝酸酯类(1-3分)。
2、消化系统心身疾病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症、溃疡性结肠炎、过 敏性结肠炎、贲门痉挛、幽门痉挛、习惯性便秘、直肠刺激综合征
3、呼吸系统心身疾病: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心因性呼吸困难
4、神经系统心身疾病:偏头痛、肌紧张性头痛、躯体形式的植物神经功能紊 乱
5、内分泌代谢系统心身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阿狄森病、副甲状腺功能亢 进、糖尿病
5、个性特征:C型人格特征(Greer),也称为易感性行为特征,特征表现为: 与别人过分合作,原谅一些不该原谅的行为,生活和工作中没有主意和目标, 不确定性多,对别人过分耐心,尽量回避各种冲突,不表现负性情绪特别是 愤怒情绪,屈从于权威;
6、抑郁使人易患癌症或加速癌症的发展
➢ 预防及治疗
1、远离致癌物:腌制食品、烧烤、.熏制食品、油炸食品、霉变食品、隔夜熟白 菜、反复烧开的水
3、体质、饮食
➢ 治疗 1、对胃酸过多者给予抑酸剂抗胃蛋白酶剂; 2、给予自主神经阻断剂; 3、情绪不安定的配合缓解情绪; 4、有抑郁倾向的注意抑郁的咨询与治疗; 5、饮食疗法:白胡椒煲猪肚汤;莲子粥;怀山粥;糯米粥;田七鸡蛋羹;银耳
红枣粥 6、避免生活上的过度紧张
五 恶性肿瘤
➢ 定义 恶性肿瘤就是人们所说的癌症,它是100多种相关疾病的统称。当身体内细胞 发生突变后,它会不断地分裂,不受身体控制,最后形成癌症。
➢ 流行病学: 世界各国现代化城市中成年人患病率在10%或更高,城市比农村发病率高
➢ 症状体征
1、一般症状:
多数属于缓进型高血压(占原发性高血压95%~99%),多见于中、老年,特 点是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病程长达10多年至数十年,初期很少症状。不少 病人得知血压高后,会产生各种各样神经症样症状,诸如头晕、头胀、失眠、 健忘、耳鸣、乏力、多梦、易激动等等。
4、人格特征:过度依赖、敏感、过度被动、神经质与哮喘可能存在相关,尚没 有科学证据
➢ 治疗
根据不同病因、不同病情和病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1、对过敏和感染的病例重点在于药物治疗 2、对心理因素发病为主的病例和反复发作伴有焦虑、恐惧情绪的病例应配合心
理治疗和行为治疗
四 消化性溃疡
➢ 定义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 病、常见病。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粘膜的消化作用是溃 疡形成的基本因素
是世界性现代社会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 ➢ 分类: 1、隐匿型 2、心绞痛型 3、心肌梗死型 4、心力衰竭型 5、猝死型
➢ 发病原因 1、急剧的情绪波动或痛苦:突然地生活事件,eg:丧亲;战争灾难;职业变动 2、人格特征:A型人格,其特点是争强好胜,时间紧迫感,急躁与敌意 3、遗传 4、年龄和性别: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 5、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
生物反馈、松弛随意控制为基础的治疗方法 二者配合使用,效果较好
二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 定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简
称冠心病,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 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 样硬化病变。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 血,产生心绞痛。 ➢ 流行病学:
3、勿憋尿,少烟少酒,蔬菜汁、洋葱和大蒜、生萝卜较好,限制高脂肪饮食
2、靶器官损害症状
心脏、肾脏、 脑及眼底病变
➢ 发病原因(原因尚不清楚,多种因素可导致) 1、遗传:约有36%-67%的病人可追查出家族高血压史; 2、性别、年龄:一般情况,高血压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35岁之后,女性可超
过男性; 3、饮食:摄入太多钠 4、吸烟、肥胖 3、心理社会因素:
情绪:愤怒等消极情绪; 环境文化 人格特征:经常焦虑、易于发生心理冲突的人易于发生高血压病
饮食调理:
一般认为,各种恶性肿瘤,病伤津劫阴,多属阴虚内热,故在饮食调理上, 应忌辛温燥热属性的食品,滞腻食品也主张少吃;在癌症的中晚期多为虚证, 寒证,饮食上主张温补脾胃,益气生血等食品类,而性属寒凉的食品,则应 少吃或不吃。
在不同的病种上,癌症患者饮食禁忌也有所不同,胃癌病人忌食辛燥食品、 桂皮、芥末,辣椒等;肝癌病人忌母猪肉、少吃韭菜。
四 研究方法
1、心理动力学途径:以精神分析学说为基础 2、心理生理学途径:心理活动和生理生化之间的关系,例递质等 3、行为途径:条件反射学说、学习理论为基础
五 影响因素
1、情绪因素:eg,流行病学研究指出,心理上的丧失感对健康的危害最大 2、人格特征:eg,A型人格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 3、社会环境因素:eg,生活事件是造成心理应激并进而损害健康的主要应激源 4、身体器官的脆弱性 5、心理防御机制:不成熟型、中间型防御机制与心身疾病关系密切 6、社会支持系统
➢ 口腔科心身疾病:复发性慢性口腔溃疡、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特 发性舌痛症、口臭、唾液分泌异常、咀嚼肌痉挛;
➢ 耳鼻喉科心身疾病:美尼尔综合征、咽喉部异物感、耳鸣、晕车、口 吃;
➢ 皮肤科心身疾病:神经性皮肤炎、皮肤瘙痒症、圆形脱发、全脱、多 汗症、慢性荨麻疹、牛皮癣、湿疹、白癜风.....
➢ 其他心身疾病
➢ 外科性心身疾病:全身性肌肉痛、脊椎过敏症、书写痉挛、外伤性神 经症、阳痿、过敏性膀胱类、类风湿性关节炎;
➢ 妇科心身疾病:痛经、月经不调、经前期紧张症、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不孕症、性欲减退、更年期综合征、心因性闭经;
➢ 小儿科心身疾病:心因性发烧、站立性调节障碍、继发性脐绞痛、异 食癖;
➢ 眼科心身疾病:原发性青光眼、中心性视网膜炎、眼肌疲劳、眼肌痉 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