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治ppt课件
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治ppt课件
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 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 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 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 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 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 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言语、 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 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 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
伤寒、副伤寒
• 1、传染源:伤寒的传染源是伤寒、副伤寒 病人和带菌者(包括潜伏期带菌、恢复期 带菌、慢性带菌、健康带菌)。病人从潜 伏期至整个患病期间都能够随粪便和尿排 出大量伤寒杆菌污染外环境,尤其是病程 的第2~4 周传染性最强。
2、伤寒病后能否再次感染?
1、感染伤寒以后一般可以获得较为巩 固的免疫力,再次患病的少见。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
传染病防控的含义: 一、防---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二、控---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传染病防控的原则: 一、控制传染源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三、保护易感人群
易感 人群
切断传 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 群
控制传 染源
传播 途径
传染源
传染病分类(依据传染途径分 类)
• • • • 肠道传染病---霍乱、伤寒等。 呼吸道传染病---流腮、麻疹等。 血源性传播疾病---乙丙肝等。 自然疫源和虫媒传染病---狂犬病、 乙脑、疟疾等。
采用板兰根30克或金银花9克煎服,
水痘
水痘(Varicella,Chicken-pox)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herpds,zoster virus,VZV)所引起的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水痘是原发性感 染,多见于儿童,临床上以轻微和全 身症状和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 展的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为特征。
呼吸道传染病
• 流行性腮腺炎 • 水痘 • 麻疹
流行性腺腮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儿童和青少 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 引起。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肿痛, 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 心脏、关节等器官。本病好发儿童,亦可见 于成人。
(一)病原学
本病毒耐寒,对低温有相当的抵抗 力。对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敏感。强紫 外线下仅活半分钟,甲醛溶液、30%来苏 尔、75%乙醇等接触2~5分钟灭活。该病 毒只有一个血清型。自然界中人是唯一 的病毒宿主。
流腮的危害
• • • • • • 1. 脑膜脑炎 2. 睾丸炎、副睾炎: 3. 卵巢炎 4. 心肌炎: 5. 胰腺炎: 6. 肾炎
(六)预防 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 退为止。在集体儿童机构、部队等接触者应留验3周,对 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离。
1、管理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
3、易感性 普遍易感,其易感性随年龄 的增加而下降。90%病例发生于1~15岁, 尤其5~9岁的儿童。1岁以内婴儿体内可有 母递免疫力,很少患病。成人中80%曾患过 显性或隐性感染。儿童患者无性别差异, 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病后可有持久免 疫力。 4、流行特征 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 春为主。
(三)临床表现
一、传播途径: 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其传 播方式有: 病 原 菌
经 口 传 播 通过肠道排出
二、预防措施: 1、开展健康教育,养成“喝开水、吃熟
食、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2、及时发现病人,加以隔离治疗; 3、加强“三管(管水、管粪、管饮食) 一灭(消灭苍蝇)”工作; 4、尽量不要到卫生条件差的街头摊点就 餐,在外尽量少吃凉拌菜和肉类烧烤食物; 5、有特异性预防接种的要进行预防种, 如伤寒疫苗、甲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肠道传染病
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能由粪便排出病 原体的传染病,包括霍乱、细菌性痢疾、伤 寒、副伤寒、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和其 他感染性腹泻等。 病人和病原体携带者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所有肠道传染病患者的粪便都含有大量病原 体。病原体随病人或携带者排出的粪便污染 环境后,经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 介由口而入引起感染。发病相应地以气温较 高的夏秋两季为多。
鲜,用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对污染场所进行消毒。流行 期间暂停集会和集体文体活动。病人用过的食具、衣物、 手帕、玩具等应煮沸消毒或阳光暴晒。教育学生养成勤洗 手,不面对他人咳嗽、大声说话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主动免疫:用腺腮炎减毒活疫苗或(麻疹、腮
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
4、药物预防
每日1剂,连续6天。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 在大流行时约30~40%患者仅有上呼吸道感 染的亚临床感染,是重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本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 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其传染 力较麻疹、水痘为弱。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 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流 产的发生率也增加。
5、临床上伤寒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 1、伤寒一般起病缓慢,初期发热、畏 寒、头痛、腹胀、食欲减退、轻度腹泻 等。体温 7日内达 39-40℃。
• 6、伤寒的危害就是在于其并发症, 主要的并发症就是肠出血和肠穿孔。
7、预防伤寒需要做到哪几条?
• • • • • • • 1、接种伤寒疫苗,形成自身的保护屏障。 2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变质、不洁的食物; 3、 饭前便后洗手; 4 、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 5、 剩饭菜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6 、不随地大小便和乱倒垃圾。防止“病从口入”。 7、在外就餐时,要选择有正规的营业执照和持健康证上 岗的人员的店铺。 • 8、加强饮用水的管理、加强粪便、垃圾的管理。
3、伤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伤寒副伤寒是肠道传染病,主要传播途 径有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经日常生 活接触传播和经苍蝇传播。
4、有哪些人群容易感染伤寒
• 由于农村环境卫生条件差,伤寒的发病农 村高于城市,而且以暴发多见,城市以散 发 为主。发病主要集中在 0—30 岁年龄组, 尤其是农民和学生,儿童略次之。近年来 伤寒的 暴发常见于居住拥挤的特殊人群和 学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