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导学案)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导学案)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知道测量的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2)直到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知道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3)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
(4)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

2.过程与方法
(1)体会和感悟我们在进行测量时,必须有统一的测量标准、恰当的测量工具和正确的测量方法;
(2)探究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标准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获得对国际单位的初步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2)密切联系实际,渗透物理教学应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2.估算时间和长度。

教学难点:
1.误差和错误的差别。

2.时间和长度单位的选择
【导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讲述费米根据纸片飞行距离推算原子弹爆炸威力的小故事。

提问学生:故事的核心是什么?费米凭什么推测出爆炸威力?他是怎么测量距离的?费米用脚步的多少量出了距离,我们可以说他是以自己的步长为单位长度,把飞行距离进行了对比,最终得到飞行长度。

这种制定单位长度,然后与被测物体进行对比的方法,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

(同时在黑板上画图)我们这节课主要从对比这样一个角度来研究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自主预习案】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千米、米、、、、、纳米
符号:、、、、、、
2、单位的换算:1km=103m 1m= dm= cm= mm 1mm= µm 1µm= nm 1m= nm 1cm= m 1nm= m
560mm= m 165cm= m 1250km= m
3、长度的测量
A、使用前,;
B、读数时视线;
C、记录结果时要写出和。

D、对刻度尺的使用,测量值需。

4、测量工具: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直尺、折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较精确)
二、时间的测量
1、测量工具:古代有日晷(guǐ)、沙漏,现代有钟表、秒表等。

2、国际单位:秒(s)其他单位:、、
1h= min= s
15min21s= s 1h18min= min 75min= h
三、误差
1、产生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案】
一、刻度尺的使用
1、练习使用刻度尺
(1)观察你所使用的刻度尺,并把观察的结果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零刻度线是否磨损:;量程:;分度值:。

(2)使用该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零刻度线要对准,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放置,刻度尺的边缘要与被测长度平行。

(3)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面,且正对被测物体末端所对的刻度线;读出的数值要估读到。

(4)记录的结果应由和组成。

2、测量课本和作业本的长和宽,并将结果填入下表。

3、测量细铜丝(或细导线)的直径
把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测出缠绕长度,数出缠绕圈数,填入下表。

4、测量地图上一段铁路线的长度,并根据比例尺,计算出该铁路线的实际长度。

二、时间的测量
3、秒表的使用方法
(1)、 一般的秒表(停表)有两根针,长针是秒针,每转一圈是30S ;短针是分针,每转一圈是15 min 。

(2)、图中所示的最小分度是0.1s ,即它的精度是
0.1S 。

(3)、读数: 所测时间超过半分钟时,半分钟的整数
部分由分针读出,不足半分钟的部分由秒表读出,总
时间为两针之数之和。

(4)、秒表是测量时间间隔的常用仪表,表盘上有一
长的秒针和一短的分针,秒针转一周,分针转一格。

秒表的分度值常用的有0.2s 和0.1s 两种。

秒表上端
的按钮是用来选紧发条和控制表针转动的。

使用秒表时,用手握紧秒表,大拇指按在按钮上,按秒表分三步:
第一次按下时,表针开始转动,第二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转动,第三次按下表针就回到零点。

【当堂训练案】
一、选择题
1、 2001年第47届世乒赛,国际乒联做出重大改革:为了增加乒乓球的可观赏性,将乒乓球改为“大球”。

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 )
A .2cm
B .2mm
C .2μm
D .2dm
2、 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

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
A .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B .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C .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
D .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
3、下列估测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g
B 、某中学生1000米长跑成绩为1 min
C 、物理课本长约为26 cm
D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应不高于220V
4、图2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
A . 1 cm 、5.50 cm
B . 1 cm 、8.30 cm
C . 1 mm 、8.30 cm
D . 1 mm 、2.80 cm
5A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B .教室的宽度约为60
C .小明的身高约为1.68
D .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70
6、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
B .某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
C .学生书桌高约200cm
D .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 /s
7、小华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进行了估测,下列估测中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玻璃杯的质量约为5kg
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0.5 cm
C.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4s
D.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 通过的路程约为360m
5 6 7 8 cm 图2
8、.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进行估测。

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A.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在 1.2m~1.5m之间
B.l个苹果的质量大约在
0.5kg~1.0kg之间
C.汽车运行的平均速度大约在100km/h~150km/h之间
D.成人步行的速度大约在1.1m/s~1.3m/s之间
9、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A.人眨眼一次
B.人心脏跳动一次
C.人正常呼吸一次
D.人打一个呵欠
10、用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3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 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B. 减小由于刻度不精确而造成的误差
C. 减小由于读数时视线不垂直于尺面而产生的误差
D. 减小由于估读时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
二、填空题
1、如下图所示,该刻尺的最小刻度是,木块的长度厘米。

2、.两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

利用A刻度尺测得物体长为_____厘米,利用B刻度尺测得物体长为____厘米,造成结果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前者分度值是___ ,后者分度值是______。

3、 (1)如图所示,1元硬币直径的测量值是
___________cm
(2)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
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1)所示,用分
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
___________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
___________mm。

4、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
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s.
5、测量某物体长度时,得到的测量记录分别是15.82cm、15.79 cm、 15.28 cm、15.81 cm、15.81 cm,这5次测量记录中有一次错了是,此次测量所有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的长度应是
6.如下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7.警方在一案发现场取得的一张罪犯的脚印,经过测量,其长度是25.7cm,刑侦人员估计,此罪犯的身高大约是180cm,根据数据你猜想一下,刑侦人员是如何来估计罪犯的身高的?
8..有一卷粗细均匀的细铜丝,一把刻度尺,一支铅笔,你如何测量出细铜丝的直径?
9、练习:在地图上找到京广铁路线测量其长度,怎样测?然后根据比例尺算出
距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