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金属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金属


• 3.青铜
– 特殊青铜:指不含锡的青铜,如铝青铜、铍青铜等,比
锡青铜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耐磨性与耐蚀性。
其它有色金属及合金
(1)镁及镁合金 镁是一种对于产品设计非常重要的金属,因为它是日常应用中最轻的 结构金属。 镁合金是以镁为基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广泛用于携带式的器械 和汽车行业中,达到轻量化的目的。
后母辛方鼎
家用缝纫机机架
2.2.1 铸造加工及其工艺性
• 铸造——将熔融的金属液体浇注到与零件形状相对应的 铸造模型腔中,待冷却后得到实体毛坯或零件的工艺过 程 • 铸造加工的特点:
– 适应性强:不受零件体积、重量大小、形状、结构复杂程度 的限制,不受合金种类限制 – 成本低廉:原材料消耗及切削加工费低、动力消耗少、接近 成品零件 – 铸造组织存在一定缺陷:缩孔、疏松、气孔、沙眼等导致力 学性能不如锻件; – 工艺过程较难控制:废品率较高,工人劳动强度大等
的制作
砂型成形方法
手工造型的特点:
操作方便灵活,适应性强 生产率低 劳动强度大 铸件质量不易保证 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砂型成形方法
机器造型的特点:
生产效率高 劳动条件好 劳动强度低 铸件的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
适用于成批大量生产

砂型铸造
砂型铸件的结构设计应注意:
– 铸造铝合金:要求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分为铝硅、铝铜、 铝镁、铝锌四系。
铜及铜合金
• 1.纯铜(紫铜):纯度99.5%~99.95%, 极好的塑 性, 抗蚀、导电、导热性、抗磁性极好,用于电工 导体和防磁器械 • 2.黄铜:含锌<50% – 普通黄铜:含锌<32%, 极好的变形能力,用于弹壳等;
含锌>32%:热加工黄铜(含锌40%), 强度较高,含铜量 少,价格低、用于制作电器上的导电、耐蚀及有一定强 度的结构件 – 特殊黄铜:加入锡、铅、铝等元素 – 锡青铜:一般含锡3%~14%, 强度、塑性增加
• 常用金属材料的分类
第一节 常用金属材料及其特性
• • • • 2.1.1 金属材料的特性及分类 2.1.2 钢铁材料 2.1.3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2.1.4 造型设计中金属材料的选用
2.1.2 钢铁材料
• 钢铁材料可分为三大类:
– 纯铁 (c<=0.02%)
• 塑性好、强度低,主要用于制造磁铁
2.1.1 金属材料的特性及分类
• 金属的微观特性
– 结合键:晶体的结合力。固体状态下,原子 (离子或分子)聚为晶体,原子之间产生较 强的相互作用力 – 金属晶体中,价电子弥散在整个体积内,所 有金属离子皆处于相同的环境之中 – 结合键没有饱和性、方向性和选择性
2.1.1 金属材料的特性及分类
• 金属的宏观特性
– 变形铝合金
• 1.防锈铝合金:含锰、镁等,不可热处理强化,耐蚀性好,用于制 造高耐蚀性薄板容器 • 2.硬铝:含铜、镁等,强度、硬度高(与高强钢相近),塑性低、 韧性差,用于制造飞机大梁、螺旋桨、铆钉等 • 3.超硬铝合金:含锌、铜等,强度接近超高强度钢 • 4.锻铝:含镁、硅、铜等,热塑性、耐蚀性好,适于锻造,用于航 空等形状复杂、要求强度较高的锻件
» » » » 压力铸造 离心铸造 挤压铸造 电磁场
• 快速凝固
2.2.1 铸造加工及其工艺性
• 无论哪种铸造,其工艺过程中的基本内 容和成型原理都是相同的,只是过程的 方法依不同铸造而有所不同。
• 各种铸造的基本过程:
砂型铸造
造型制芯——金属液态砂型成形最基本的工序,通 常分为:
手工造型: 利用简单的器械进行砂型(芯)的制作 机器造型: 利用造型机和制芯机进行砂型(芯)
• 选材的经济性原则:材料价格、加工费用等 • 其他因素:环保、市场等
根据工艺性能选材
• 铸造性能
– 金属构件承载不大,受力简单而结构复杂,尤其是具有复 杂内腔结构 – 铸造性能:铸造铝合金和铜合金>灰口铸铁>铸铁>铸钢
• 锻造性能
– 承载较大、受力复杂的构件 – 热锻性: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
• 焊接性能

合金钢


铸铁 (0.02%<=c<2.11%) 按碳存在的不同形式


灰口铸铁:碳以石墨形式存在,断口呈灰色 白口铸铁:碳以渗碳体形式存在,断口白色 麻口铸铁:按用途: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 灰口铸铁:钢基+片状石墨,强度、塑性、韧性不 如钢,减震性好、缺口敏感性低,适于制各种承受 压力和要求消震的床身、机架、箱体、缸体、壳体 可锻铸铁:铸态白口铸铁热处理成,高强度、塑性、 冲击韧性,制汽车后桥外壳、管接头、低压阀门 球墨铸铁:铁水+球化剂,铸造性优良,取代了可 锻铸铁,制造受力复杂、负荷大、耐磨的铸件,如 曲轴、凸轮轴、齿轮、蜗轮蜗杆、活塞、工作缸等
返回
第一节 常用金属材料及其特性
• • • • 2.1.1 金属材料的特性及分类 2.1.2 钢铁材料 2.1.3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2.1.4 造型设计中金属 选用
• 金属材料设计是造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包括:
– 材料的选用 – 材料加工工艺的制定
熔模铸造(失蜡铸造)
• 在蜡模表面包以造型材料,待其硬化,将其中的蜡模熔去, 从而获得无分型面的铸型的铸造方法 • 蜡模制造→结壳→脱蜡→造型→焙烧→浇铸→落砂清理
– – – – 蜡模制造:包括压型制造、蜡模压制和蜡模组装三步 结壳:在腊模上涂挂耐火材料,制成一定强度的耐火型硬壳 脱腊:将附有型壳的蜡模组浸泡于85-95℃的热水中,蜡料熔化 造型:加固型壳,防止浇注时变形或破裂,将脱蜡后的型壳置于铁箱 之中,周围用粗砂填充 – 焙烧:为进一步去掉水分、残余蜡料及杂质,浇注前必须将型壳送入 热炉内加热800-1000℃进行焙烧,可增强强度,型腔更干净 – 浇铸:焙烧出炉后趁热(600-700℃)进行浇注,可提高合金充型能 力,防止浇不足,冷隔等缺陷。 – 落砂清理:冷却后将型壳破坏取出铸件,去掉浇口毛刺等。
• 重要螺栓、弹簧、精密丝杠等,应选高弹性模量材料
– 断裂失效:
• 塑性断裂:明显塑性变形后断裂,应选高强度材料 • 低应力脆性断裂:无宏观塑性变形下断裂,如高强度的锤杆,应选强 韧性材料 • 疲劳断裂:交变应力作用下的裂纹形成、扩展造成断裂,如齿轮,应 表面强化处理
– 表面损伤失效:磨损、腐蚀、表面疲劳
– 体积较大,要求气密性好,能承受一定压力,如输气管道、 蒸汽锅炉等 – 钢材最适合焊接,含碳和合金元素越多,焊接性能越差; 铝合金、铜合金焊接性较差,灰口铸铁基本不能焊接
第二节 金属材料成型与工艺性
• • • • • 2.2.1 铸造加工及其工艺性 2.2.2 压力加工及其工艺性 2.2.3 焊接技术及其工艺性 2.2.4 切削加工(机械加工)及其工艺性 2.2.5 特种加工及其工艺性
– 钢 (0.02%<=c<2.11%) – 铸铁 (c>=2.11%)
2.1.2 钢铁材料

钢 (0.02%<=c<2.11%) 碳钢



按含碳量:低碳钢、中碳钢、钢碳钢 按品质:普通碳素钢、优质碳素钢 按用途: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 合金结构钢:合金弹簧钢、合金轴承钢等 合金工具钢:刃具钢、模具钢、量具钢 特殊用途钢:不锈钢、耐热钢、耐磨钢
3.1 金属材料
其它有色金属及合金
(2)锌及锌合金 锌具有中等强度和延展性。因为具有极好的抗腐蚀性,锌被应用与钢 铁的涂层,被称为镀锌钢。 锌合金是以锌为基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锌合金熔点低,流动性 好,易熔焊,钎焊和塑性加工,在大气中耐腐蚀,残废料便于回收和重熔。
其它有色金属及合金
(3)钛及钛合金 钛的资源丰富,在地球中的储藏量位于铝、铁、镁三类常用金属之后 居第四位。钛的突出优点是比强度高、耐热性好、抗蚀性能优异。 钛合金是以钛为基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钛合金具有强度高,抗 蚀性好,低温性能好,导热系数小等优良性能,是航空、船舶、化工等工 业中常用的一种材料。
第三章 金属材料及其加工技术
• 第一节 常用金属材料及其特性 • 第二节 金属材料成型与工艺性 • 第三节 金属表面处理与装饰技术
第一节 常用金属材料及其特性
• • • • 2.1.1 金属材料的特性及分类 2.1.2 钢铁材料 2.1.3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2.1.4 造型设计中金属材料的选用
– ①使用性能 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能
• 机械(力学)性能:强度、塑性、弹性 、刚度等 • 物理性能:导热性、导电性、热膨胀性、磁性等 • 化学性能:抗蚀性、抗氧化等
– ②工艺性能 制造和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能
• 如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和热处 理性能等
2.1.1 金属材料的特性及分类

按石墨的形态:



第一节 常用金属材料及其特性
• • • • 2.1.1 金属材料的特性及分类 2.1.2 钢铁材料 2.1.3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2.1.4 造型设计中金属材料的选用
2.1.3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铝及铝合金 铜及铜合金
铝及铝合金
• 纯铝:纯度98%~99.996%,密度小、导电、导热性 优良;主要用于科研及制造电容器 • 铝合金:纯铝强度低,加入合金以提高强度
钢水浇注方向

熔模铸造(失蜡铸造)
熔模铸造(失蜡铸造)的特点
• 铸件的精度高且表面光洁 • 适用于各种铸造合金铸件,尤其是高熔点及难 切削的合金的铸造 • 熔模铸件的形状可以比较复杂,最小孔径 0.5mm,壁厚0.3mm • 铸件的重量不宜太大,一般<=25kg,最大80kg 左右 • 工艺过程复杂,不易控制,使用和消耗的材料 较贵,适用于形状复杂、精度较高或难以机加 工的小型零件,如发动机叶片和叶轮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