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示坡线

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 线的短线,用以指示 坡度下降的方向。示 坡线从内圈指向外圈, 说明中间高,四周低, 为山丘。示坡线从外 圈指向内圈,说明四 周高,中间低,故为 洼地。
山脊

山脊是沿着一个方向延伸 的高地。山脊的最高棱线 称为山脊线。山脊等高线 表现为一组凸向低处的曲 线。

山脊附近的雨水必然以山 脊线为分界线,分别流向 山脊的两侧,因此,山脊 又界线
境界线包括国界、国内行政境界、其它境界 (地区界、禁区界、保护区界、停火线界等)。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 程相同的点所连接 而成的连续闭合曲 线。
等高线



设有一座位于平静湖水中的 小山,山顶被湖水恰好淹没 时的水面高程为100米。 然后水位下降5m,水面与山 坡就有一条闭合交线,即高 程为95m的等高线。 随后水位又下降5m,山坡与 水面的交线,就是高程为90m 的等高线。 依次类推,得到一组高差为 5m的等高线。 把这组实地上的等高线沿铅 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H上, 并按规定的比例尺缩绘,就 得到该山的等高线图。
普通地图

普通地图是综合反映地面上物体和现象一 般特征的地图,内容包括各种自地理要素 (例如水系、地貌、植被等)和社会经济要 素(例如居民点、行政区划及交通线路等), 但不突出表示其中的某一种要素。
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一) 普通地图的内容
普通地图的基本特征




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制图区域的一 般特征。 具有高精度的可量测性 以描绘人类活动的可见环境为主 印色的习惯性特征
等高线的特性
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都相等。 2,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如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则 必在图外闭合。 3.除在悬崖或绝壁处外,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 或重合。 4.等高线的平距小,表示坡度陡,平距大表示坡 度缓,平距相等则坡度相等。 5.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
(2) 地貌晕渲:根据假定光源对地面 照射所产生的明暗程度,用浓淡不一的 墨色或彩色沿斜坡渲绘其阴影,造成明 暗对比,显示地貌的起伏和形态特征, 弥补等高线立体感的不足。
1:5万地形图坐标网标记示意图
(二) 地理要素的表示法 1 水系 (1) 海洋要素 • 海岸:海水和陆地相互作用的具有 一定宽度的狭长地带
• 海底 深度基准面:根据长期潮汐数据所求 得的理论上可能达到的最低的潮面
(2) 河流和水库 • 河流:地图上要表示河流的大小 (长度和宽度)、形状和水流状况。



等高线平距越小,地面坡度就越大;平距越大,则坡度越 小;坡度相同,平距相等。因此,可以根据地形图上等高 线的疏、密来判定地面坡度的缓、陡。
几种典型的等高线

山丘和 洼地(盆地) 示坡线 山脊、山谷、鞍部 陡崖和悬崖
山丘和 洼地(盆地)

山丘和洼地的等高线都 是一组闭合曲线。在地 形图上区分山丘或洼地 的方法是:凡是内圈等 高线的高程注记大于外 圈者为山丘,小于外圈 者为洼地。如果等高线 上没有高程注记,则用 示坡线来表示。

1:1万---1:10万比例尺地形图




比例尺大,实测成图,能全面反映地理要素的分布,有 较多的质量和数量注记. 1:1万地形图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农田基本建设 的主要用图. 1:2.5万,1:5万,1:10万地形图是建设规划设计基本用 图,用于规划设计,勘测调查和开发利用,军事战术图 等 是编制小比例尺地形图或普通地图的基本资料 是编制大比例尺专题地图的工作底图.
陡崖和悬崖

陡崖是坡度在70。以上的陡峭崖壁,有石质和土质之分。 悬崖是上部突出,下部凹进的陡崖,这种地貌的等高线出现 相交。俯视时隐蔽的等高线用虚线表示。
等高线的分类
1.首曲线 在同一幅图上,按规定的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首 曲线,也称基本等高线。它是宽度为0.15mm的细实 线,。 2.计曲线 为了读图方便,凡是高程能被5倍基本等高距整除的 等高线加粗描绘,称为计曲线 3.间曲线和助曲线 当首曲线不能显示地貌的特征时,按二分之一基本 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间曲线,在图上用长虚线表示。 有时为显示局部地貌的需要,可以按四分之一基本 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一般用短虚线表示。
统一的测量、编绘规范和相应比例尺的地图图 式测制。 规定了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要求、制图综 合原则、等高距、图式符号及整饰规格。 我国:1:500、1:1000、 1:2000地形图测量规范及图式
1:5000、1:10000地形图测量规范及图式 1:25000、1:50000、 1:100000地形图测量规范及图式 1:200000、1:500000地形图测量规范及图式 1:250000地形图测量规范及图式 1:100万地形图测量规范及图式
几何精度高,内容详细


详细和精确地表示水体、地形、土质植 被、居民地、交通网、各级行政界线的 分布等。 能具体量算,获取数据。
我国国家基本地形图系列
包括: 1:5000,1:10000,1:25000,1:50000, 1:100000,1:250000,1:500000, 1:1000000等八种比例尺。
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 等高距,常以h表示。 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等高距越小,显示 地貌就越详细;等高距越大,显示地貌就越简略。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 等高线平距,常以d表 示。 同一张地形图内,等高距相同,所以等高线平距d的大小 直接与地面坡度有关。
山谷

山谷是沿着一个方向延伸 的洼地,位于两山脊之间。 贯穿山谷最低点的连线称 为山谷线。山谷等高线表 现为一组凸向高处的曲线。 而在山谷中,雨水必然由 两侧山坡流向谷底,向山 谷线汇集,因此,山谷线 又称集水线。

鞍部
鞍部是相邻两山头之 间呈马鞍形的低凹 部位。鞍部往往是 山区道路通过的地 方,也是两个山脊 与两个山谷会合的 地方。鞍部等高线 的特点是在一圈大 的闭合曲线内,套 有两组小的闭合曲 线。
1:20万---1:50万比例尺地形图



主要反映地理要素的总的特征 用于较大范围的工程或总体规划设计,如军 事战略图 是编制1:100万地形图或普通地图的基本资料 是编制中比例尺专题地图的工作底图.
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


属于地理图 比例尺小,制图综合程度较大,反映地理 要素的主要的特征. 是国家总体规划图 是编制小比例尺专题地图的工作底图
(3) 三维显示
(4) 地貌符号:等高线不能表示的小 而重要的地貌形态
3 土质和植被
•土质:地表覆 盖层的表面性质;
• 植被:地表植物覆盖层。
4 居民地
(1)平面图形
(2)立体结构
5 道路网
道路网是交通网的陆地交通部分,交通网还 应当包括水上交通、空中交通和管线运输,其 中,陆地上的道路网是最重要的。道路网分为: (1)铁路
• 水库:依比例真形和不依比例符号。
陡岸示意图

用陡岸符号表示有滩陡岸;无滩陡岸则用陡岸符号的上 缘线同海岸线重叠绘出表示,齿形符号绘于岸线上,如 果水部绘不下时,允许靠近岸线外测绘出。
地貌符号——等高线




地貌 是指地表面的高 低起伏状态,它包括山 地、丘陵和平原等。 在图上表示地貌的方法 很多,通常用等高线表 示。 能表示地面的起伏形态 能表示出地面的坡度和 地面点的高程。
地形图
是按一定的比例 尺,用规定的 符号表示地物、 地貌平面位置 和高程的 正射 投影图 。
地形图的特点
统一的数学基础 统一的规范与图式符号 几何精度高,内容详细
统一的数学基础
统一的地球椭球体数据 统一的地图投影
统一的大地坐标系、高 程系 完整的地图比例尺 统一的地图分幅和编号 体系
统一的规范与图式符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