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局*派出所创建“青年文明号”事迹材料一、以创建活动为依托,强化全所民警争先创优意识该所紧紧围绕“燃文明之火,铸青春警魂”这个主题,以创建活动为依托,以岗位实践为基本途径,把提供一流服务、创一流业绩作为广大青年民警的基本要求,提高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引导他们团结协作,奋发向上,从而强化了派出所青年民警争先创优意识。
一是开展了“我为铜牌添光彩”活动,要求青年民警结合岗位特点,以当前新形势下的公安工作为主线,在思想意识领域提高民警对创建活动的认识,积极投身于活动之中。
二是开展“三观”教育。
结合派出所民警思想实际开展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和“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素质教育,引导民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消除思想上的疑虑、认识上的困惑、心态上的不平衡,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工作积极性,使全所民警的参与意识明显提高。
组织民警认真学习贯彻五条*,通过学习教育,签订责任书、发放致民警家属一封信、召开民警家属座谈会等形式,坚持会上提醒,会后检查督促,有力地保证了广大民警自觉遵守五条*。
三是开展教育整顿,树公正执法形象。
4月中旬以来,按照市局、分局关于开展公正执法树形象教育整顿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围绕提高认识狠抓整改,认真开展教育整顿活动各阶段工作,使学习与工作两不误双促进。
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民警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和中纪委三次全会公报,学习全国、全省“二十公”和全市公安工作会议精神、市局张局长在全市公安机关公正执法树形象教育整顿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提高了广大民警对公正执法树形象教育整顿活动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
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针对当前群众投诉中反映在执法和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紧密结合民警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抓住“权力是谁给的”、“怎样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这两个基本问题,组织广大民警开展大讨论,撰写学习体会文章。
还运用近年来发生的民警违法违纪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认真剖析原因,从中吸取教训,使大讨论活动真正起到触及思想、震撼灵魂的作用。
四是强化练兵活动,提高民警素质。
工作中,以“大练兵”为载体,在提高业务水平上求突破,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按照战训结合、岗位练兵的要求,将日常工作与基本知识、基本业务、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相结合,全力营造学业务、强基础、促工作的良好氛围。
大练兵活动的开展极大的激发了民警的工作热情,锻造了民警闻警而动、临危不惧的工作作风。
2004年9月3日下午16时许,派出所接河南洛阳女青年李某报警,称三名抢劫其小灵通的犯罪嫌疑人在**海滨公园附近出现。
接警后,民警姚远、王超立即赶往海滨公园抓捕,三名犯罪嫌疑人发觉后,翻过公园西围墙逃跑。
**等人尾随搜索了4公里,在国展中心西侧路口发现三名犯罪嫌疑人后,**奋勇上前,疯狂的歹徒见状抽出腰间的匕首对准了**的左腹、左后颈狠狠刺去,**在被犯罪嫌疑人薛国荣刺伤的情况下,临危不惧,忍着巨痛,奋力追赶,在随即赶到的民警和辅警协助下将其制服。
另外两名犯罪嫌疑人薛艳峰、薛荣生也相继被抓获。
二、以转变作风为动力,为辖区群众提供一流服务。
月份《苍梧晚报》对户口室民警热心接待群众的事迹多次进行了新闻报道。
三是服务全民创业,达到零距离。
工作中该所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服务全民创业,努力营造亲商、便商、安商、富商、利商的氛围,制定了定期走访、定期通报、定期指导、定时清理、定期反馈的六项制度,达到零距离服务。
对辖区国有、集体以及36家民营和18家外资企业进行梳理,确定41个单位为民警挂钩单位。
对辖区内的台湾工业园等四个连云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重点联系制度,由所领导进行联系,及时撑握项目进行情况,主动征求意见,为项目单位提供优质服务。
提出了“您创业我服务”的口号,印制了全民创业服务卡1000份,送到招商引资重点单位以及其他创业者手中,受到创业者的好评。
三、以创建活动为抓手,促进派出所业务工作的全面开展派奇牌电动自行车的赵建波,经审查,该赵交待了今年初至今,伙同孙浩窜至**盗窃电动自行车8辆,自行车14辆的犯罪事实。
该所还向辖区居民发放《夏季治安防范通知单》,提醒广大居民增强防范意识,防止人身受害和财物受损,此举得到市局局长张光东同志的充分肯定。
派出所刑警中队成立以来,加大侦查破案工作力度,和其他中队密切配合,快速侦破“11.23”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等一些影响较大的案件。
今年11月23日16时许,在我所辖区栖霞路东发生一起伤害致死的案件。
案发后犯罪嫌疑人逃逸,为及时破案,刑警中队成立专案组,查清犯罪嫌疑人为赵**、**等五人,同时督促嫌疑人投案自首,经工作杨*等四人先后到派出所投案自首。
而主犯赵**一直在逃,我所一方面侦查该赵出逃方向,一方面做其家人工作,12月14日该赵摄于法律威严,在亲友的陪同下到派出所投案自首。
四、以警校共建为载体,加强青少年教育管理。
二00五年一月加强村组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村组干部是联系农民的桥梁和纽带,是农村各项政策的执行者和落实者,在农民增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只有这支干部队伍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党和国家对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对农民增收在信息上给予引导、在技术上给予辅导、在资金上给予协调和支持,农民增收才有希望。
驻波亨村委会促农增收工作组通过深入调查研究,针对波亨村委会“两委”班子“软弱涣散”,村组干部处事不公、为政不廉,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的现状,以实施“云岭先锋”工作为契机,采取有力措施,着力整顿村“两委”班子和村组干部队伍,提高村组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一、深入调研,找准结症驻波亨村委会工作组自3月11日进驻该村委会以来,围绕农民增收难这个主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通过召开群众会议、找村组干部座谈、走访农户,认真分析思考,认为波亨村委会农民增收难主要是村“两委”班子成员缺乏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责任心、事业心,做天和尚撞天钟,得过且过。
村组干部处事不公、为政不廉,村组财务不公开,部分村民小组长贪用、侵占集体收入,群众怨气很大,部分群众对村“两委”班子和村组干部失去信心,各行其是,集体观念淡漠,不交纳税金、电费、水费等各种款项,不投义务工,形同一盘散沙,干群关系紧张,各项工作难以开展,党和国家的政策难以落实。
二、对症下药,理顺关系要促进农民增收就必须化解群众心中的怨气,改变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组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争取群众的支持,把群众的心凝聚起来,共谋发展。
我们从群众最怨的村组财务问题入手,在村民小组换届中抓好村组帐务的清理和公布,给群众一个明白,消除群众心中的怨气,增强群众的凝聚力。
一是处理把度村民小组长侵占集体收入问题。
原把度村民小组长将集体退耕还林的收入4593.12元占为己有, 以各种名目侵占集体利益,群众对此抵触情绪非常大,各项工作难以开展。
工作队员通过三番五次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用政策攻心,晓之以理,最终让其交出了所侵占的集体收入。
二是处理张波乐村杂工找补问题。
张波乐村由于上届村民小组长处事不公,20余户农户不交杂工差欠款,影响了大部分群众投义务工的积极性,村组的各项工作也因此而无法开展,直接影响全村人民的利益。
我们召集差欠杂工款的农户讲清道理,对前任村民小组长不公道、不正派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教育批评,消除群众的抵触情绪,将所有欠交款项全部收清。
通过抓村组财务公开,群众心中的怨气消除了,对村组干部信任了,对各项工作也更加支持了,以前沟渠倒塌无人参加修复,河水从门前奔流不息,田里却干涸开裂的状况得到了改变,为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抓好班子,带强队伍“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
只有抓好村组干部队伍建设,增强他们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才能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我们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为契机,抓班子、带队伍,着力提高党员素质,增强村班子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
(一)抓村“两委”班子建设,提高战斗力。
一是在村级“两委”班子换届中,结合波亨实际,对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实行分设,增强班子的力量。
二是工作队员以身作则,从打扫卫生、烧火做饭、挖地种菜等小事做起,以优良的工作作风感染和带动“两委”班子成员真抓实干,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引导他们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
三是言传身教,提高“两委”班子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
针对“两委”班子成员综合素质低,处理复杂矛盾能力弱的实际,我们带领“两委”班子干部一个村一个村地处理问题,出主意,教方法,通过“传、帮、带”使班子成员的工作能力不断提高。
四是召开村“两委”班子民主生活会,着力整顿思想作风。
本着只讲问题,不讲成绩的原则,开诚布公查找问题,触及每个人的灵魂。
通过民主生活会,使班子成员的思想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二)抓党员教育,提高整体素质。
一是召开党员大会宣讲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的头脑,使党员的思想时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同每个党小组过一次组织生活会,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
我们抽出晚上的时间与4个党小组过一次组织生活会,同党员畅谈发展思路,研究本村存在的问题,引导党员树立大局意识、责任观念,为本村的发展献计出力,充分发挥他们带领群众致富的作用。
(三)抓村组干部培养,提高带领致富能力。
一是把好村民小组长选举关,把真正处事公道正派、办事有魄力、群众公认的人选入村小组班子。
二是通过抓培训,提高村组干部综合素质。
我们组织七个村民小组干部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培训,就如何当好一名合格的村组干部进行了专题讲座,提高村组干部的思想素质,增强他们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培养他们吃苦奉献的精神。
三是经常到村组干部家中座谈,引导他们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他们一起研究本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教方法、出思路,增强他们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通过深入扎实的工作,农民增收成效明显。
一是粮食大获丰收。
2004年粮食总产量569920公斤, 比2003年的421955公斤增加147823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320公斤,比2003年的237公斤增加83公斤,增长35%。
二是人均纯收入明显增加。
2004年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944元,比2003年的826元增加118元,增长14.3%。
三是农民现金收入明显提高。
通过制定增收措施,落实增收计划,我们联系建立农民增收卡的60户农户现金收入明显增加。
所联系的60户农户涵盖了全村会的7个村民小组,有人口277人,占总人口的15.5%,经济基础有好、中、差,比较有代表性。
2003年人均现金收入941.6元,最低人均现金收入仅为261元;2004年人均现金收入1060.3元,比上年增加118.7元,增长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