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干膜技术性能应用全方位分析与介绍

干膜技术性能应用全方位分析与介绍

干膜技术性能应用全方位分析与介绍
印制电路制造者都希望选用性能良好的干膜,以保证印制板质量,稳定生产,提高效益。

近年来随着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印制板的精度密度不断提高,为满足印制板生产的需要,不断有推出新的干膜产品,性能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

使用干膜时,首先应进行外观检查。

质量好的干膜必须无气泡、颗粒、杂质;抗蚀膜厚度均匀;颜色均匀一致;无胶层流动。

如果干膜存在上述要求中的缺陷,就会增加图像转移后的修版量,严重者根本无法使用。

膜卷必须卷绕紧密、整齐,层间对准误差应小于1mm,这是为了防止在贴膜时因卷绕误差而弄脏热压辊,也不会因卷绕不紧而出现连续贴膜的故障。

聚酯薄膜应尽可能薄,聚酯膜太厚会造成曝光时光线严重散射,而使图像失真,降低干膜分辨率。

聚酯薄膜必须透明度高,否则会增加曝光时间。

聚乙烯保护膜厚度应均匀,如厚度不均匀将造成光致抗蚀层胶层流动,严重影响干膜的质量。

一般在产品包装单或产品说明书上都标出光致抗蚀层的厚度,可根据不同的用途选用不同厚度的干膜。

如印制蚀刻工艺可选光致抗蚀层厚度为25m 的干膜,图形电镀工艺则需选光致抗蚀层厚度为38m 的干膜。

如用于掩孔,光致抗蚀层厚度应达到50 m。

当在加热加压条件下将干膜贴在覆铜箔板表面上时,贴膜机热压辊的温度105土10℃,传送速度0.9~1.8米/分,线压力0.54公斤/cm,干膜应能贴牢。

感光性包括感光速度、曝光时间宽容度和深度曝光性等。

感光速度是指光致抗蚀剂在紫外光照射下,光聚合单体产生聚合反应形成具有一定抗蚀能力的聚合物所需光能量的多少。

在光源强度及灯距固定的情况下,感光速度表现为曝光时间的长短,曝光时间短即为感光速度快,从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印制板精度方面考虑,应选用感光速度快的干膜。

干膜曝光一段时间后,经显影,光致抗蚀层已全部或大部分聚合,一般来说所形成的图像可以使用,该时间称为最小曝光时间。

将曝光时间继续加长,使光致抗蚀剂聚合得更彻底,且经显影后得到的图像尺寸仍与底版图像尺寸相符,该时间称为最大曝光时间。

通常干膜的最佳曝光时间选择在最小曝光时间与最大曝光时间之间。

最大曝光时间与最小曝光时间之比称为曝光时间宽容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