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讲物联网RFID原理与技术33[1]

第一讲物联网RFID原理与技术33[1]


世界的无缝融合。还有一些专家认为:物联网是从产业和应用角度,传感网
是从技术角度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述,但其实质是完全相同的。可见无论从
哪个角度,都可以认为目前为人所熟知的“物联网”和“传感网”都是以传
感器、RFID等客观世界标识和感知技术,借助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互联网、
移动网等实现人与物理世界的信息交互。
器网络等,主要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与人体结构中皮肤和五官的
作用相似。网络层是物联网的神经中枢和大脑信息传递和处理。网络
层包括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网络、网络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和智能处
理中心等。网络层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进行传递和处理,类似于人体
结构中的神经中枢和大脑。应用层是物联网的“社会分工”与行业需
也有学者认为WSN不等于物联网。首先,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的出现还
远需要假以时日;其次,从网络架构和协议上看,物联网与WSN完全不同,这
是根本的区别;第三,从目标特征上看,物联网探测的一定是已知物品,而
WSN探测和判断的更多是未知的人或物。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讲物联网RFID原理与技术33[1]
物联网、传感网、互联网
第一讲物联网RFID原理与技术33[1]
物联网技术
n 技术原理
在互联网基础上,利用RFID、数据通信技术组成一个覆 盖世界万事万物的整合网络网中万物自动识别,信息共享, 彼此“交流”,无需人为干预。
n 技术意义
突破传统思维——过去是将物理设施和IT设施分开。一路 是机场、公路、建筑物等现实的世间万物;另一路是数据 电 脑、宽带等等虚拟的“互联网”。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讲物联网RFID原理与技术33[1]
物联网、传感网、互联网
传感网

在传感网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传感器,它是机器感知物质世界的
“感觉器官”,可以感知热、力、光、电、位移等信号,为网络系统
的处理、传输、分析和反馈提供最原始的信息。
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基本组成包括如下几个基本单元:定位系统,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讲物联网RFID原理与技术33[1]
物联网、传感网、互联网
n 一场生动的物联网技术演示: 机场的边界隔离网装上传感器,一旦有人靠近,监控
室网络就立刻显示“有入侵倾向”——有人攀爬,显示 “一级入侵”;继续攀爬,显示“二级入侵”;爬到最高 处,则发出“三级入侵”警告。
n 世博会和浦东机场最近购买的就是这样一套防入侵微纳传 感工程。两份订单的合同总额接近3000万元。
可以这么理解:物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延伸,互联网 是物联网的基础。物联网的发展又将极大地促进互联网 的发展。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讲物联网RFID原理与技术33[1]
物联网、传感网、互联网
传感网

“传感网”这一名词最早是出自于业界专家对于无线传感器
网络(WSN)的简称,最早由美国军方提出,起源于1978年美国国防部
高级研究计划局资助卡耐基·梅隆大学进行分布式传感器网络的研究项
目,对它的定义为:由若干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传感器节点自组织构
成的网络。在当时缺乏互联网技术、多种接入网络以及智能计算技术
的条件下,此概念局限于由节点组成的自组织网络。
2008年2月ITU-T的《Ubiquitous Sensor Networks》研究报告中
在“物联”时代,“现实的世间万物” 将与 “虚拟的互
联网”整合为统一的“整合网络”,全球全世界的运转以此
为基础。是 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全
世界互联物联的整合与大同。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讲物联网RFID原理与技术33[1]
物联网技术
n 技术关键词 无线网络、智能传感设备、云计算技术
不接入互联网,却号称是中国第一个物联网。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讲物联网RFID原理与技术33[1]
物联网、传感网、互联网
• 物联网与传感网

一些专家认为:从ITU-T, ISO / IECJTC1 SC6等国际标准组织对传
感器网络、物联网定义和标准化范围来看,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其实是一个
概念的两种不同表述,其实质都是依托于各种信息设备实现物理世界和信息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讲物联网RFID原理与技术33[1]
物联网概念
n 概念的历史溯源
1999年中国科学院提出物联网的概念和 研究课题;
2005年ITU(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提出物 联网的概念;
同年8月14日,中移动王建宙于台湾提到 此概念;
英文讲法:The Internet of things
PPT文档演模板
另一方面,远程管理中心也可以对网络节点进行实时控制和操纵。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讲物联网RFID原理与技术33[1]
物联网、传感网、互联网
• 物联网与传感网

在物联网概念如日中天的今天,传感网和RFID常常被人们与
物联网纠结到一起并不奇怪。在Google上搜索“物联网标准化工作组
”, 搜索结果的第一条就是“物联网标准工作组成立标准体系框架已
的延伸网,也覆盖了泛在互联的网络。但其更多强调的是物物(
things)能够在网络下提供自身信息以方便识别和处理的交互工作模
式。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讲物联网RFID原理与技术33[1]
物联网、传感网、互联网
n 科学家打了一个通俗的比方:人的眼睛、耳朵、鼻子好比 单个的“传感器”。一杯牛奶摆在面前,眼睛看到的是杯 子,杯子里有白色的液体,鼻子闻闻有股奶香味,嘴巴尝一 下有一丝淡淡的甜味,用手再摸一下,感觉有温度,……, 这些感官的感知综合在一起,人便得出关于这一杯牛奶的 判断。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讲物联网RFID原理与技术33[1]
物联网、传感网、互联网
物联网、传感网与互联网
可以从物联网的网络架构来看物联网网、传感网、互联网它们三者
之间的关系。物联网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
是物联网的皮肤和五官识别物体,采集信息。感知层包括二维码标签
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终端、传感
•*
PPT文档演模板
•15
第一讲物联网RFID原理与技术33[1]
物联网、传感网、互联网
物联网与互联网
关于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关系,现在有很多说法,其中
一种是:互联网只能连接人,物联网可以连接物,互联网
连接的是虚拟世界,物联网连接的是物理世界,物联网是
互联网的下一代,物联网要取代互联网,物联网就是泛在
接入互联网络。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讲物联网RFID原理与技术33[1]
物联网、传感网、互联网
物联网与互联网
人们既可以把物联网看作传统互联网的自然延伸,因
为物联网的信息传输基础仍然是互联网;也可以把物联网
看作是一种新型网络,因为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物品
与物品之间,这与互联网那种“电脑相连的网络”大不一
• 物联网与传感网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主任宋起柱博士在“第二届中
国RFID与物联网发展年会暨首届亚洲智能卡展”RFID与物联网高峰
论坛中提到:我个人认为物联网与传感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物联网
实质上是泛在网络要融合协同的一种网络工作模式,物联网就是泛在
网络及信息化在行业应用角度的一种重要体现。它是物理上覆盖周边
提出了泛在传感器网络 (Ubiquitous Sensor Network, USN)概念,指
出泛在传感器网络是由智能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可以以“任何地
点、任何时间、任何人、任何物”的形式被部署。该技术具有巨大的
潜力,因为它可以在广泛的领域中推动新的应用和服务,从安全保卫
、环境监控到推动个人生产力和增强国家竞争力。
物联网、传感网、互联网
物联网与互联网
物联网和互联网的业务是不同的。互联网是全球化的,只要计 算机接入互联网就与全球相连。物联网建设在互联网之上,但是并不 是任何人都能接入。例如,电力系统的物联网只有电力系统的相关人 员才能进入,交通系统的物联网只有交通系统的相关人员才能接入, 所以物联网实际上是专网。互联网是全球性的,物联网是区域性的。 因此,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它是业务和应用。物联网的核心 网既可以是下一代互联网,也可以是现有的互联网,现在物联网就能 得以实现。当然,在下一代互联网中,物联网是最主要的应用目标。
n 假如把牛奶的感知信息传上互联网,坐在办公室的人通过 网络随时能了解家中牛奶的情况,这就是“传感网”。
n 假如给你授权,你也可以看到这杯牛奶的情况。
n 如果家中设置的传感器节点与互联网连接,经过授权的人 通过网络了解家里是否平安、老人是否健康等等信息,并 利用传感器技术及时处理解决,这就是“物联网”。
形成”,点击进去一看,原来是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成立的消息。
更有大众媒体直白地写道:物联网又叫传感网。似乎传感网就是物联





有的专家认为,物联网就是传感网,只是给人们生活的环境中的
物体安装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认识环境,这个传
感器网不接入互联网络,例如上海浦东机场的传感器网络,其本身并
网。但是有专家认为,很多物体不一定非要连到网上,而
且物联网不是网络而是应用和业务。物联网的主要特征是
每一个物件都可以寻址,每一个物件都可以控制,每一个
物件都可以通信。
有的专家认为,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关系是相对独立的
两张网,只是给人们生活的环境中的物体安装传感器,这
些传感器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认识环境,这个传感器网不
至于“物联网包含了互联网”的说法,可能是基于互联网无法 实现人与物或者物与物的信息交换现状出发而得出的朴素结论。在 《RFID重大工程与国家物联网》一书中所述:从网络结构上看,物联 网就是通过Internet将众多RFID应用系统连接起来并在广域网范围内 对物品身份进行识别的分布式系统。互联网则是借助物联网协议将互 联网的边界延伸到世间万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