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维护生态平衡》教学实录

《维护生态平衡》教学实录

《维护生态平衡》教学实录
授课教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过程与方法: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同时也是本课的核心知识和核心内容,所以它是本课重点。

教学难点:以草原生态系统为例,通过草原生态系统中三种主要的生物(草、兔、鹰)数量减少的原因分析得出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后果——沙尘暴的形成。

三、教学方法
本课可采用三环五步教学方法,严格按照课前预习、预习反馈、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解疑解难、巩固延伸的模式进行。

四、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图片
五、教学过程
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具体如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美丽的草原”。

沙尘
暴。


问题设计:
1、看了这草原和沙尘暴,你有什么感受呢?
2、说美丽的大草原怎么会变成荒漠,形成沙尘暴?
3、提问:如果生态系统中的某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会怎样呢?
问题反馈:
学生1:草原很美丽、沙尘暴很可怕,草原的草退化,引发了沙尘暴
学生2:描述沙尘暴的状态及危害
学生3:草原上的鹰、兔、草共同组成了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一旦某一生物数量有变化即会影响到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最终导致整个食物链和食物网出现问题,生态面临失衡的危险。

(二)新课教学
草原的生态平衡:
教师:1、现在让我们以草原为例来研究有关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

草原上常见的生物有鹰、兔和草,那么,这三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是怎样呢?
学生:(学生画出)
教师:2、设想一下:
(1)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2)如果兔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3)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每个设想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再发表意见。

学生A:鹰减少了,兔子会多,草原的草会疯长
学生B: 兔子少了,鹰会饿死
学生C:草少了,兔子会少,鹰会大量介减少
教师:3.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或者草减少呢?
学生:合作探究完成:
小组1:过渡放牧
小组2:环境污染、捕杀动物
小组3:过渡开采资源
小组4:自然原因
学生共同总结:人为原因(主要原因)和自然原因
沙尘暴:
教师:1、课件展示有关沙尘暴的资料。

教师可进行适当的补充。

2、引导学生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提示:
(1)人类的哪些行为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衡?
(2)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3)最终结果是什么?
教师:课件展示放牧、工厂、捕杀猎物的场景
师生共同小结:生态系统配合发展是不十分不易的,人类的许多行为都在破坏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三)展示交流:
(1)导致草、兔、鹰数量减少的原因:
学生1:大量捕杀野生动物
学生2:过度放牧
学生3:环境污染等
学生总结:人类的活动
(2)沙尘暴形成的原因:
教师补充:自然原因导致(我国北方干旱少雨,植被一旦破坏不易恢复)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盲目开采、挖掘)
(四)解疑解难
教师:生态平衡的形成不易,生态失衡后的恢复更难?介绍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维护的重要性。

学生:列举不同的生物在自然界中所扮演的角色
教师:生物存在理由及合理性,不能盲目的确定一种生物对生态平衡维护的利与弊。

(五)作业布置
教师:很多国家已经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

教师:阅读课本P21,详细了解人类在维护生态生态平衡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做的努力。

作为21世纪的小主人,我们应该为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的家园做些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