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学单元测试题(含详解答案) doc

光学单元测试题(含详解答案) doc

第十四章光学章末自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干涉现象的是()A.天空出现彩虹B.肥皂泡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彩色条纹C.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D.光线通过一个极窄的缝呈现明暗相间的条纹解析:A、C为光的色散现象,D为光的衍射.答案:B2.红光和紫光相比()A.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B.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C.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D.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解析:红光的频率比紫光的频率小,由E=hν可知红光的能量比紫光小,据此可排除选项A、C;红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比紫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小,由v=c可知在同一种介质中n红光的传播速度比紫光的大,所以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答案:B3.在没有月光的夜间,一个池面较大的水池底部中央有一盏灯(可看做点光源),小鱼在水中游动,小鸟在水面上方飞翔.设水中无杂质,且水面平静,则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鱼向上方水面看去,看到的亮点的位置与鱼的位置无关B.小鱼向上方水面看去,看到的亮点的位置与鱼的位置有关C.小鸟向下方水面看去,看到的亮点的位置与鸟的位置无关D.小鸟向下方水面看去,看到的亮点的位置与鸟的位置有关解析:小鱼通过水面看灯是反射成像,不同位置射入鱼眼的反射光线不同,但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即为“平面镜”成的像.而鸟看灯是折射成像,鸟在不同位置射入鸟眼的折射光线不同.折射光线的延长线在不同位置交于不同点,故选项A、D对.答案:AD4.现代物理学认为,光和实物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A.一定频率的光照射到锌板上,光的强度越大,单位时间内锌板上发射的光电子就越多B.肥皂液是无色的,吹出的肥皂泡却是彩色的C.质量为10-3kg、速度为10-2m/s的小球,其德布罗意波波长约为10-23m,不过我们能清晰地观测到小球运动的轨迹D.人们常利用热中子研究晶体的结构,因为热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晶体中原子间距大致相同解析:一定频率的光照射到锌板上,光的强度越大,单位时间内锌板上发射的光电子就越多,反映的是光电效应规律,体现光的粒子性,A错误;C项是单个物体的低速运动,也不能突出体现波动性,C错误;B、D正确.答案:BD图15.光导纤维的结构如图1,其内芯和外套材料不同,光在内芯中传播.以下关于光导纤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B .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小,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C .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小,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折射D .内芯的折射率与外套的相同,外套的材料有韧性,可以起保护作用解析:全反射发生的条件之一是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故光导纤维内芯折射率大于外套的折射率,光在内芯射向外套时,在其界面处发生全反射,从而使光在内芯中传播,故选项A 正确.答案:A图26.在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2所示.有一半径为r 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 )A .rB .1.5rC .2rD .2.5r 解析:图3画出光路图如图3所示.当光线射到A 时,入射角α=60°,大于临界角,故发生全反射,反射光线垂直另一界面射出.设EC =x ,考虑到O 是三角形ABC 的重心,由几何关系,得:x x +r =23,得x =2r ,故选项C 正确. 答案:C7.两个偏振片紧靠在一起,将它们放在一盏灯的前面以致没有光通过.如果将其中的一片旋转180°,在旋转过程中,将会产生下列哪一种现象( )A .透过偏振片的光强先增强,然后又减弱到零B .透过的光强先增强,然后减弱到非零的最小值C .透过的光强在整个过程中都增强D .透过的光强先增强,再减弱,然后又增强解析:当两偏振片的偏振方向相同时,透过两偏振片的光强最强,当两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垂直时,通过两偏振片的光强最弱,理想情况下可以认为是零.现在通过两偏振片的光强为零,说明两偏振片的偏振方向是互相垂直的.当其中一个偏振片转过180°的过程中,两偏振片的偏振方向由互相垂直到互相平行再到互相垂直,所以通过两偏振片的光强由零增强到最强再减弱到零,即选项A正确.答案:A8.如图4所示为一块透明的光学材料的剖面图,在其上建立直角坐标系xOy,设该光学材料的折射率沿y轴正方向均匀减小.现有一束单色光a从原点O以某一入射角θ由空气射入该材料内部,则单色光a在该材料内部可能的传播途径是图中的()图4解析:我们可以将该光学材料分成水平的若干层,则光线每由下一层(光密介质)射入上一层(光疏介质)其折射角都会大于入射角,从而最终造成全反射,就如大气中的一种全反射(形成蜃景)一样,所以该单色光a在该材料内部可能的传播途径为D选项所示路线.本题正确选项为D.答案:D9.(2008年全国卷Ⅰ)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板玻璃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θ射入,穿过玻璃砖自下表面射出.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5.设红光与蓝光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在θ从0°逐渐增大至90°的过程中() A.t1始终大于t2B.t1始终小于t2C.t1先大于后小于t2D.t1先小于后大于t2解析:图5如图5所示,设玻璃砖的厚度为d,光在玻璃中的传播距离为l,传播时间为t,折射角为r,由折射定律n=sinθsinθ′知sinθ′=sinθn①l=dcosθ′②t=lv=nlc③由①②③得t=n2dc n2-sin2θ④由④知n越大,t越大;因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小于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且θ的变化对红光和蓝光是一样的,故t1<t2,所以选项B正确.答案:B10.在光的单缝衍射实验中可观察到清晰的明暗相间的图样,下列四幅图片中属于光的单缝衍射图样的是()图6 A .a 、c B .b 、c C .a 、dD .b 、d解析:根据衍射图样特点“条纹不等间距且中央条纹最亮最宽”可知本题正确选项为D. 答案:D第Ⅱ卷 非选择题二、填空与实验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20分.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图711.用如图7所示的装置可以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在光具盘上固定一块半圆柱形新型玻璃砖,使二者的圆心重合.让激光束从玻璃砖圆弧面一侧射入,光束垂直玻璃砖底面并通过圆心O .保持入射光束方向不变,以圆心为轴逆时针方向缓慢转动光具盘,同时发现有两束光在光具盘上移动,当光具盘转过θ=30°角时,发现其中一束光恰好消失,新型玻璃砖的折射率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临界角C =θ=30°,由sin C =1n,得n =2.答案:2三、计算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2.(10分)如图8所示,置于空气中的一个不透明容器内盛满某种透明液体.容器底部靠近器壁处有一竖直放置的6.0 cm 长的线光源.靠近线光源一侧的液面上盖有一遮光板,另一侧有一水平放置的与液面等高的望远镜,用来观察线光源.开始时通过望远镜不能看到线光源的任何一部分.将线光源沿容器底向望远镜一侧平移至某处时,通过望远镜刚好可以看到线光源底端,再将线光源沿同一方向移动8.0 cm ,刚好可以看到其顶端.求此液体的折射率n .图8解析:若线光源底端在A 点时,望远镜内刚好可看到线光源的底端,则有:∠AOO ′=α图9其中α为此液体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由折射定律得:sin α=1n .同理,线光源顶端在B 1点时,望远镜内刚好可看到线光源的顶端,则:∠B 1OO ′=α由图中几何关系得:sin α=AB AB 1解得:n =AB 2+BB 21AB=1.25.答案:1.25图1013.(10分)如图10所示,△ABC 为一直角三棱镜的截面,其顶角θ=30°,P 为垂直于直线BCD 的光屏.现一宽度等于AB 的单色平行光束垂直射向AB 面,在屏P 上形成一条宽度等于23AB 的光带,试作出光路图并求棱镜的折射率.解析:平行光束经棱镜折射后的出射光束仍是平行光束,如图11所示,图中θ1、θ2为AC 面上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有:图11n sin θ1=sin θ2设出射光线与水平方向成α角,则θ2=θ1+α.由于CC 1=A ′C ′=23AB ,C 1C 2=13AB由AC 2=BC =AB tan θ,所以tan α=C 1C 2AC 2=33. 可得α=30°,又θ1=θ=30°,所以θ2=60°所以n =sin θ2sin θ1= 3答案:光路图见解析 n = 3图1214.(10分)如图12所示,一个半径为r 的圆木板静止在水面上,在圆木板圆心O 的正下方H =3r 处有一点光源S ,已知水的折射率n = 2.(1)求沿圆木板边缘出射的折射光线的折射角.(2)若在水面上方观察不到点光源S 所发出的光,则应将点光源S 至少竖直向上移多大的距离?(结果可用根式表示)解析:(1)设入射角为θ1,折射角为θ2,则tan θ1=r3r ①θ1=30°②由折射定律得sin θ1sin θ2=1n ③联立①②③式得θ2=45°(2)若在水面上方观察不到点光源所发出的光,则入射到圆木板边缘的光线将发生全反射,设临界角为C ,点光源S 离圆心的距离为h ,则sin C =1n,得C =45°由几何关系tan C =rh和h =r则点光源S 至少上移Δh =(3-1)r 答案:(1)45° (2)(3-1)r图1315.(10分)如图13所示,AOB 是由某种透明物质制成的14圆柱体横截面(O 为圆心),折射率为 2.今有一束平行光以45°的入射角射向柱体的OA 平面,这些光线中有一部分不能从柱体的AB 面上射出,设凡射到OB 面的光线全部被吸收.求柱体AB 面上能射出光线的部分占AB 表面的几分之几?并在图中用阴影表示出来.解析:从O 点射入的光线,折射角为r ,根据折射定律有: n =sin45°sin r ①解得r =30°从某位置P 点入射的光线,折射到AB 弧面上Q 点时, 入射角恰等于临界角C ,有:图14sin C =1n②代入数据得:C =45°△PQO 中角α=180°-90°-r -C =15°所以能射出的光线区域对应的圆心角β=90°-α-r =45°能射出光线的部分占AB 面的比例为45°90°=12③图中阴影部分为能射出光线的区域.答案:12,阴影见图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