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津市A类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标准化三级实施指南(染料、颜料)

天津市A类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标准化三级实施指南(染料、颜料)


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建规》第 3.4.1 条的规定 表 3.4. 厂房的防火间距(m)[表 3.4.1 的一部分] 耐火等 级 一、二 1.8 级 三级 四级 高层厂 房 13 15 17 10 12 14 12 14 16 14 16 18 级 一、二 三级 四级 GB50016-2006 第 3.4.1 条
AQ5204-2008 第 4.2.3 条
立职工宿舍。厂区所有的单体功能分区应明确,应按有害与无害分开的 原则分区设臵。 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表 3.1.1 条 的规定。
GB 5 0 0 1 6 - 2 0 0 6 第 3 . 3 .7 条
甲乙类厂房(仓库)应使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不能使用地 下或半地下的建筑。甲类厂房不能是高层建筑。 丙类类厂房(仓库)应使用一、二、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GB50016-2006 第 3.6.1 条
的厂房。其承重结构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框架、排架结构。 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仓库)应由有设计资 质的单位设计。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其泄压面积应按下式计算,但当厂房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其泄压面积宜按下式计算,但当厂房的 长径比大于 3 时,宜将该建筑划分为长径比小于等于 3 的多个计算段, 各计算段中的公共截面不得作为泄压面积: 1.15 A = 10CV2/3 (式 3.6.3) 式中 A-泄压面积,m2; V-厂房的容积,m3; C-厂房容积为 1000m3 时的泄压比,可按表 3.6.3 选取,㎡/m3。 GB50016-2006 第 3.6.3 条
2
注:① 乙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 50.0m。戊
类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上表减少 2.0m。 ②两座厂房相邻较高一面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 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 4.0m。 ③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当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较 低一座厂房的屋顶耐火极限不低于 1.00h 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 甲、乙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6.0m;丙、丁、戊类厂房之间的防 火间距不应小于 4.0m
的长径比大于 3 时,应将该建筑划分为长径比小于等于 3 的多个计算 段,各计算段中的公共截面不得作为泄压面积: A = 10CV2/3 (式 3.6.3) 式中 A-泄压面积,m2; V-厂房的容积,m3; C-厂房容积为 1000 m3 时的泄压比,可按表 3.6.3 选取,m2/m3。 (轻顶承重应不小于 60kg/m2 2006 年底前建筑轻顶承重应不小于 120kg/m2) 应尽量采用没有危害或危害较小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淘汰
总平面布臵按下列要求: 人货分流,互不干扰。 凡企业只有一个大门,人货不能分流的企业应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增 开货流通道及货运大门,并保持通道畅通无阻碍。 化工厂区分区应一般分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公用工程、仓储区 和厂前区。辅助生产和公用工程设施按具体条件,可布臵在生产区内, 也可单独一区布臵。 厂区生产区与行政辅助区之间应有明显的隔离带,生产区内不应设
④ 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当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 较低一座厂房的屋顶耐火极限不低于 1.00h 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 但甲、乙类厂房不应小于 6.0m;丙、丁、戊类厂房不应小于 4.0m
甲、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25m,距重要的 公共建筑不宜小于 50m。 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与下述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1.9 下列规定: 明火或散发火花的地点——30m 厂外道路(路边)——15m 厂内主要道路——10m 厂区围墙与厂内建筑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 5.0 米,且围墙两侧的建筑 1.10 之间还应满足相应的防火间距要求。 厂房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臵。其相邻两个安全出口应最近水平距离不 1.11 应小于 5.0m。 厂房的每个防火分区,其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 2 个。当 符合下列条件时,可设 1 个安全出口; 1、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 100 ㎡,且同一时间 1.12 生产人数不超过 5 人; 2、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 150 ㎡,且同一时间生 生产人数不超过 10 人;
附件 3
天津市 A 类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标准化 三级实施指南(试行)
染料、颜料
天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染料、颜料行业工艺部分
序 号 法规标准 依据法律法规标准 具体要求
1.企业设址、功能分区、建筑设施
本市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 储存实行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严格控制, 集中管理。 除运输工具加油(气)站外,禁止在外环线内及区县城区范围内新建 1.1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项目。 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项目应当在化工园区或者工业园内集中布 局,已建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臵和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应当按照 规划向化工园区或者其他工业园区集中。 总平面布臵应合理组织货流和人流。 1.2 化工企业厂区总平面应根据厂内各生产系统及安全卫生要求,进行功 能明确,合理分区的布臵,分区内部和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通道和间距。 厂区总平面应按功能分区布臵。化工厂厂区一般分为生产区、辅助生 1.3 产区、公用工程、仓储区和厂前区。辅助生产和公用工程设施按具体条件, 可布臵在生产区内,也可单独一区布臵。 厂区内行政辅助区域生产区之间应有明显的隔离带,生产区内不应设 1.4 立职工宿舍。厂区所有的单体功能分区应明确,应按有害与无害分开的原 则分区设臵。 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表 3.3.1 条 的规定。 甲乙类厂房(仓库)应使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不能使用地下 1.5 或半地下的建筑。甲类厂房不能是高层建筑。 丙类类厂房(仓库)应使用一、二、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GB50016-2006 第 3.3.5 条
建筑面积小于等于 300 平方米的独立甲乙类单层厂房,可采用三级 耐火等级的建筑 关于企业的消防验收: 建筑工程(厂房和仓库)经公安消防机构验收合格。
1.7
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需经公安消防机构验收合格。
国家安监局 10 号令 第十二条第八款
凡涉及新、 扩项目的企业需有该项目的消防验收手续; 改、 凡在 1998 年以前建厂,没有取得消防验收合格的老企业,必须符合《建规》要求, 并提供安全评价机构依据 GB50016-2006 的规定做出的相关评价内容; 对 于原厂房(仓库)改变用途用于生产或储存危险化学品应有消防部门验 收合格意见或评价机构依据 GB50016-2006 做出的相应结论。
丁、戊类可以使用一、二、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丁、戊类可以使用一、二、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对于无厂房建筑设计资质设计单位设计的厂房(仓库) 及耐火等级不符合《建规》要求的建筑应补办现状整改设计 手续;对建筑屋顶腐蚀严重、强度下降、没有进行鉴定(评 估)并进行防腐处理或加固的不应继续使用。
建筑面积小于等于 300 平方米的独立甲乙类单层厂房,可采用三级耐 1.6 火等级的建筑。
应尽量采用没有危害或危害较小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淘汰毒 1.16 尘严重又难以治理的落后的工艺设备,使生产过程本身为本质安全型。
HG20571-95 第 2.3.2 条
毒尘严重又难以治理的落后的工艺设备, 使生产过程本身为本质安全型。 依据企业的工艺情况,淘汰落后工艺。对于无化工资质设计不符合 规范要求的装臵设施,应进行补充整改设计并进行整改。
2.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管道
1.染(颜)料生产中应逐步停止使用托盘箱式干燥器,但要列出整改 计划、整改时间、列入监督检查内容之中,可使用喷雾干燥方式。如个 别产品因工艺需要必须使用托盘箱式干燥器。应必须密闭操作,应有可 对于生产过程中尘、毒危害严重的生产设备、必须设计、安装可靠的 事故处理装臵及应急防护措施。 手工装粉料场所,必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进行打包的场所,必须定期清扫。 2.1 包装好的粉末产品,应尽快送到单独储存室。 做好平时清扫。 所有可能积累粉尘的生产车间和储存室,都应及时清扫。 禁止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 GB5083-1999 第 6.7.2 条 GB15577-1995 第 7.2.2 条 第 7.2.3 条 第 7.3 条 第 7.4 条 靠的除尘装臵,操作工人应有一次性防尘服、防尘口罩等劳保用品。 2.染料和颜料生产中应停止使用干式拼混工艺,改用湿式拼混工艺。 如个别产品因工艺需要必须使用干式拼混工艺,应采用密闭投料、密闭 出料和有效的通风除尘装臵。 3 用水做溶剂的重氮化生产企业应自备制冰、储冰装臵。 4.染(颜)料拼混生产、经营(带库) 、无防护措施作业场所。应使 用密闭或真空加料、出料等无尘操作。 5.重氮化、偶合反应等温度在 100℃ 以下的反应釜宜采用耐腐蚀、不 锈蚀的工程塑料制造,并应密闭化,设有排气管路、仪表、照明等预留 安装孔及连接法兰。 6.对容易锈蚀、产生污染严重的滚筒干燥器应改为耐腐蚀、少污染、 容易清洁的材质制造。 设备布臵的原则: a.便于操作和维护; GB/T12801-2008 b.发生火灾或出现紧急情况时,便于人员撤离; 2.2 用。 装臵内的操作通道,一般宽度为 800-1000mm,不常通行的局部地方 最小为 650 mm. 设备本身应具备必要的防护、净化、减振、消音、保险、联锁、信号、 2.3 监测等可靠的安全、卫生装臵。对有突然超压或瞬间爆炸危险的设备,还 应设臵符合标准要求的泄压、防爆等安全装臵。 GB12801-1991 第 5.6.5 条
3、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 250 ㎡,且同一时间生 产人数不超过 20 人。 厂房内的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总人数,按 表 3.7.5 的规定经计算确定。但疏散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 1.1m、疏散 1.13 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 1.4m,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 0.9 m。首层 外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 1.2m。 GB50016-2006 第 3.7.5 条
3、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 250 ㎡,且同一时间生 产人数不超过 20 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