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氧气、二氧化碳)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氧气、二氧化碳)课型:新上课时间2011年4月2日主史正红审核:化学备课组班级姓名组名第号辩手组长签名__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__[复习目标]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检验方法;归纳制取气体的方法、思路和实验注意事项。
[复习导航]一、经典回顾,清晰网络[活动1] 实验原理(化学方程式表示)制氧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2]实验装置(结合图1装置回答问题)⑴写出图1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 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⑥_______。
⑵用图1装置代号填下表:气体药品名称发生装置收集装置O2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氯酸钾、二氧化锰高锰酸钾CO2大理石和稀盐酸图1[活动3]实验操作1.步骤:制氧气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制二氧化碳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制取氧气操作中的追问⑴气体发生装置组装好后,为什么先要检查气密性,后装药品?如何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为什么要将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⑶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为什么要先预热,再定点加热有药品的部位?⑷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⑸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试管内的导管为什么不宜过长?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⑺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完毕,为什么要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⑻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为什么导管要伸到集气瓶的底部?⑼为什么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盖好玻璃片正放在桌上?3.制取二氧化碳操作中的追问⑴实验室制CO2气体为什么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制出的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为什么不变浑浊?⑵为什么不能用粉末状的碳酸钙或碳酸钠代替块状的石灰石?⑶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⑷为什么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气体?⑸实验室要制备干燥的CO2气体,应选择用什么做干燥剂?⑹如何检验实验室制备CO2气体装置的气密性?[活动4] 实验检验(验满和证明)验满:⑴使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如何知道氧气是否收集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使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如何知道氧气是否收集满?⑶使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如何知道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证明:如何证明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证明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习自评1]通电1、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MnO2 A.通电使水分解:2H2O2H2↑ + O2↑B.过氧化氢催化分解:2H2O22H2O + O2↑MnO2 C.高锰酸钾加热分解:2KMnO4K2MnO4 + MnO2 + O2↑D.氯酸钾加热分解:2KClO32KCl + 3O2↑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
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①④⑤C.④②①③⑤D.④①②⑤③二、思维拓展,突破难点[引导预习][活动5] 装置的思考气体发生装置的思考初中气体发生装置分两大类:固体物质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气体(如图1中的A),我们简称为固-固加热装置;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制备气体(如图1中的B),我们简称为固-液不加热装置。
由此可知,确定气体的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和。
比较右边几套装置:A装置的优点是;B装置的优点是;C装置的优点是;ABC如果把B装置中的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或注射器,则装置的优点是。
气体收集装置的思考⑴在确定气体的收集装置时应考虑:①物理性质:同条件下,密度与比较;能否溶于。
当制取的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接近时,(填“能”或“不能”)选用排空气法收集(如CO、NO)。
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比较的判断方法:当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29时,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当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29时,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
②化学性质:常温下不与反应,不与反应。
排水法(依据是)⑵收集方法有向排空气法(依据是)向排空气法(依据是)注意:收集后气体的放置。
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填“正放”或“倒放”,下同);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则应该。
[活动6]洗气瓶的用法(集气、洗气)⑴当气体由管进___管出时,可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例如和,相当于向上排空气法;当气体由______管进_______管出时,可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例如,相当于向下排空气法。
⑵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则瓶内装满水,气体从处进入;如果要将装在瓶内的气体导出,可从_______处注入水。
⑶若用其干燥气体,应在瓶中装入的液体物质是;若用其测定气体体积时,可在瓶中充满水,气体从处进入,并在_____处添加量筒。
[活动7]气体的净化、干燥与检验⑴气体的净化装置:① A为洗气瓶(长导管通入);② B为U型管;③ C为干燥管(大口通入)。
⑵检验、净化顺序:A.先净化后收集B.先验水后验其他C.先除杂后干燥。
①气体干燥剂:、、等;(不能用NaOH干燥CO2,因NaOH 与CO2发生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②气体净化剂:酸性气体(CO2、SO2、HCl)用溶液吸收,写出SO2、HCl分别与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灼热的除去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预习自评2]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下图所示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三、综合提升,迎战中考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吸收装置[活动8]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固体草酸(H2C2O4·2H2O)受热可分解,其化学方程式:H2C2O4·2H2OCO↑+CO2↑+3H2O,该课题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⑴制取CO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⑵若用C装置收集CO,则进气口应为;⑶若要验证固体草酸(H2C2O4·2H2O)受热的分解产物为CO、CO2、H2O,则仪器连接的顺序为(提示:无水CuSO4遇到水会变成蓝色,NaOH 可以吸收CO2且吸收量大于澄清石灰水,生成可溶的Na2CO3,溶液为无色)⑷某同学设计用草酸制取并收集CO的实验,装置如下图,请你对他的方案提出评价意见。
[预习心得和疑问]: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的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2、逐步养成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学习重点: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学习方法:听讲解、记笔记、自主阅读【化学小魔术】(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其中的奥秘所在)【讨论与思考】话题: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科学家们已经创造出许多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
请你展开想象,解释下列神奇的现象吧。
(1)科学家创造出一种高分子薄膜的鸟笼,让人们看到小鸟和鱼儿一同愉快地生活在水中的情景。
(2)一只小猫在一块平放的玻璃板上,对小猫所在的玻璃板下面加强热,小猫却露出一种浑然不知的表情。
【问题与思考】(1)什么是化学?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哪些属于化学范畴?思考: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A.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 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质人造纤维 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2)为什么化学能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3)化学发展史:可将其分成几个阶段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