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子排球
班级:
姓名:
学号:
教师:
上课时间:
1、画一个标准比赛排球场平面图,并作说明。
答:标准排球场地平面图如附图。
排球场标准比赛包括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其形状我为对称长方形。
场地地面必需平坦、水平,并且划一。
场地地面不得有任何可能伤害运动员的隐患,不得在粗糙、湿或滑的场地上进行比赛。
(1)排球比赛场地尺寸及面积
排球比赛场区为长18米,宽9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有3米宽的无障碍区,比赛场区上空的无障碍空间从地面量起至少高7米,其间不得有任何障碍物。
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场地边线外的无障碍区至少宽5米,端线外至少宽8米,比赛场地上空的无障碍空间至少12.5米高。
成年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比赛,其无障碍区边线外至少宽6米,端线外至少宽9米。
(2)排球比赛场地的地面
场地的地面必须平坦、水平,并且划一。
场地的地面不得有任何可能伤害队员的隐患。
不得在粗糙、湿或滑的场地上进行比赛。
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场地的地面只能是木质或合成物质的。
任何地面都必须事先经国际排联验准。
室内比赛场地的地面必须是浅色。
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场地界线为白色。
比赛场地和无障碍区分别为另外不同的颜色。
室外场地为了排水,每米可有5毫米的坡度。
不得用任何坚硬的物体作为场地界限。
(3)排球场场区上的画线
所有的界限宽5厘米。
其颜色应是与地面和其他项目画线不同的浅色。
两条边线和两条端线划定了比赛场区。
边线的端线都包括在比赛场区的面积之内。
中线在网下连接两条边线的中点。
中线的中心线将比赛场区分为长9米、宽9米的两个相等的场区。
每个场区各画一条距离中心线3米的进攻线(其宽度包括在内)。
中线与进攻线之间为前场区。
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时,在每条进攻线两侧画五个长15厘米、宽5厘米,并间隔20厘米的虚线,虚线总长1.75米。
前场区被认为是向边线外无限延长的。
(4)发球区
发球区宽9米,位置在端线后(不包括端线)。
两条端线后各画一条长15厘米、垂直并距离端线20厘米的短线,两条短线之间的区域为发球区,短线宽度包括在发球区之内。
发球区的深度延至无障碍区的终端。
(5)换人区
两条进攻线的延长线之间、记录台一侧边线外的范围为换人区。
(6)球网和网柱
球网架设在中线上空,高度为男子2.43米,女子2.24米。
球网的高度应用量尺从场地中间丈量,球网两端(边线上空)的高度必须相等,并不得超过规定网高2厘米。
球网为黑色,长9.50米,宽1米,网眼直径10厘米。
球网上沿的全长缝有5厘米宽的双层白帆布带。
带子的两端留有小孔,用绳索穿过小孔系在网柱上使网上沿拉紧。
用一根柔韧的钢丝穿过帆布带,拉紧网上沿固定在网柱上。
球网下沿用绳索穿起并拉紧,固定在网柱上。
标志带:两条宽5厘米、长1米的白色带子为标志带,分别系在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
标志带被认为是球王的一部分。
标志杆:标志杆是有韧性的两根杆子,长1.80米,直径10毫米,由玻璃纤维或类似质料制成。
两根标志杆分别设置在标志带外沿球网的不同两侧。
标志杆高出球网80厘米。
高出部分每10厘米应涂有明显对比的颜色,做好为红白相间。
标志杆被认为是球网的一部分,并视为过网区的边界。
网柱:网柱架设在两条边线外0.5-1米处,高2.55米,最好可以调节高度,支架球网的网柱为两根。
网柱应光滑并无拉链。
一切危险设施或障碍物都必须排除。
2、描述排球比赛中运动员的站位以及比赛过程中的轮转。
答:排球运动中,运动员逆时针排位,顺时针转位。
由轮转到1号位的球员发球,轮转六次后队员回到初始位置。
排位轮转
(1)“五一”配备接发球阵型:一名主二传,其余五人全都参加进攻。
二传及实际占位二传本位
1 2
3 4
5 6
(2)“四二”配备接发球阵型:由两名二传交替传球,分为两种类型a.轮转到前排的二传传球,适用于初学者
1 2
3 4
5 6
b.轮转到后排的二传插上传球,永远保持前排三点攻,适用于高水平运动队。
1 2
3 4
5 6
3、描述垫球、上手传球和发球的动作要领。
答:(1)垫球
a.垫球的准备姿势
比赛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准备姿势。
初学垫球时,由于是垫击一般的轻球,故可采取一般准备姿势。
上体稍前倾,两脚开立,两脚间的距离稍宽于肩,两臂微屈置于腹前,两肘稍内收,两眼注视来球。
b.击球手型、击球点和击球部位
击球手型:叠指法,两手手指上下相叠,两拇指对齐平行相靠压在上面一手的中指第二指节上,掌根紧靠,两臂伸直相夹,注意手掌部分不能相叠;包拳法,两手抱拳互握,两拇指平行放于上面,两掌根和两小臂外旋紧靠,手腕下压,使前臂形成一个垫击平面。
击球点、击球部位:正面双手垫球的击球点,一般应尽量保持在腹前约一臂距离的位置。
用腕上10厘米左右的两小臂挠骨内侧所构成平面击球。
c.垫球的动作要领
插,及时移动取位,降低重心,两臂前伸插至球下,使两前臂的垫击面对准来球,并初步取好手臂的角度;夹,两手掌根紧靠,手臂夹紧,手腕下压,用平整而稳定的击球面去迎击球。
提,由下肢蹬地,提肩、顶肘、压腕的动作去迎击来球,身体重心要随球前移,两臂在全身协调动作的配合下伴送球。
(2)上手传球
传球是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之一,主要用于衔接防守和进攻。
传球的种类很多,向前传球是传球的基础动作,传球前要求人必须及时移动到适当位置,保持好人与球的合适位置。
a.准备姿势
采用稍蹲准备姿势,抬头目视来球,双肘弯曲自然抬起,双手置于脸前。
b.手型
手触球时,两手应自然张开成半球形,使手指与球吻合,手腕稍后仰,拇指相对,小指在前;传球时用拇指内侧、食指全部、中指的二、三指节触球,无名指和小指在球的两侧辅助控制出球方向,两肘适当分开,自然下垂。
c.迎球
当球接近额前时开始蹬地、伸膝、伸臂,两手微张,从脸前向前上方主动迎击来球。
d.击球
击球点应保持在额前上方约一球远,击球部位一般在球的后下方。
e.用力
传球主要靠伸臂力量,与下肢蹬地力量的协调配合,通过球压在手上使手指手腕产生的反弹力将球传出。
f.击球后身体重心随击球动作前移,全身放松呈准备姿势状态,准备下一个击球动作。
(3)正面上手发球
排球发球常见的有正面下手发球、侧面下手发球、侧面勾手飘球、侧面大力勾手发球、正面上手发球、正面上手发飘球、跳发球和正面大力发球。
我们在课上所学习的是正面上手发球。
正面上手发球的动作要领:面对球网,两脚自然开立,左脚在前,左手托球于身前。
用抬臂和手掌的平托上送,将球平稳地垂直抛向右肩的前上方,高度适中。
在左手抛球同时,右臂抬起,屈肘后引与肩平,上体稍向右侧转动。
在右肩前上方伸直手臂最高点,用整个手掌击球中后部。
击球时,手指自然张开与球吻
合,手腕迅速做出推压动作,使球呈上旋飞行。
击球后,随着重心前移,迅速回到场内。
正面上手发球关键是击球动作、击球点、手型和力量。
4、谈谈在排球学习中的感受与建议。
在升入大二的这个学期里,我选择了软式排球作为体育选修课。
一学期很快,转瞬即逝;十六堂课很短,白驹过隙。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不多不少,然而每个人利用有限的时间实现的价值是不一样的。
在短短的十六周里,我
与其他体育课程不同的是,排球是一种要求队员默契配合的运动。
单枪匹马是不可行的,只有全员配合到位才能发挥排球独特的魅力。
学习排球,就是学习如何与人合作。
通过排球训练和比赛,可以培养团结战斗的集体主义精神,也可以锻炼胜不骄败不馁,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良好心态。
人们对于新事物的掌握往往便是这样的,你必须重复单个的简单动作,才有可能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
冰封一尺非三日之寒,从刚开始的僵硬,到后来的自如,也不是一两节课就可以一蹴而就的。
正如做数学题,知道基本原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上一定量的练习才能说是真正掌握了,排球也是如此,需要反复操练才能使动作协调,增强控球能力。
我没有排球方面的基础,所以为了达到标准只能加倍地努力。
除了上课的时间与搭档认真地练习老师传授的技巧、动作,平时我们也会找出空闲的时间练习。
这其中不免有艰辛与汗水,但是我都咬牙坚持下来了。
练习的效果比较显著,同时也记得提醒自己不要懈怠。
对于排球课,我希望老师在今后的排球教学中能更注重对排球基本动作和基本理论常识方面着手传授排球技能,争取对每个同学的动作都能指导、纠正到位。
上课时,老师和学生可以进行适当互动,边学边教边用,而身体力行也能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的入门以及提升技能。
另一方面,我认为排球的考核方式有待改进。
由于个人实力参差不齐,两两组队而考核结果同等计算未免稍显不公,如果老师能在考核垫球、传球项目的时候考虑一些个体差异的因素结果就再好不过了。
排球场地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