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学基础知识题
库2-2-10
问题:
[单选,A型题]某日雷尼替丁(150mg30片/盒)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用量为5盒,雷尼替丁治疗成人消化性溃疡的DDD是300mg,该日用药人数(DDDs)是多少()
A.50
B.60
C.65
D.75
E.85
日规定剂量(DDD)是某一特定药物为治疗主要适应证而设定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
WHO对每个药都记有DDD(特定药物、特定适应证、特指用于成人、特指日平均剂量)。
其分析方法的宗旨:根据药物的总用量估计用药人数。
每日用药人数(DDDs)=药物的每日总用量DDD值
=(150mg×30×5)300=75。
问题:
[单选,A型题]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药物是()
A.磺胺药
B.青霉素
C.亚硝酸钠
D.普萘洛尔
E.地西泮
某些药物或化学物可致获得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按其作用机制,可分为直接和间接氧化物两大类。
直接氧化物多为药物,主要有亚硝酸异戊醋、亚硝酸钠、硝酸甘油、次硝酸钠、硝酸银、氯酸盐等。
硝酸盐口服后经肠道细胞还原为亚硝酸盐。
烧伤患者局部敷用次硝酸钠、硝酸银、硝酸钾或硝酸铵等,也可发生中毒。
此外,还有因食物中掺入亚硝酸盐和人工肾透析液或灌肠液被亚硝酸盐污染而致获得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报道。
间接氧化物多为硝基和氨基化合物,包括硝基苯、乙酰苯胺、三硝基甲苯、间苯乙酸、非那西丁、磺胺药、苯佐卡因、毛果芸香碱、利多卡因等。
这类化合物在体内转化为某些代谢产物后才能对血红蛋白有强力氧化作用;如苯胺在体内先氧化为硝基苯,再还原苯基羟胺,其高铁血红蛋白形成作用比苯胺本身约大10倍左右。
问题:
[单选,A型题]下列关于糖尿病治疗理念不正确的是()
A.首先应保护和逆转胰岛β细胞功能
B.加强运动,尽可能不吃或少吃食物,尽可能推迟用胰岛素治疗
C.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
D.尽早采用药物治疗
E.提高胰岛素浓度和改善胰岛素抵抗并举
糖尿病治疗的最新理念是:尽早药物治疗、尽早联合;治疗、血糖控制必须达标。
治疗核心:改善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尽早地采用胰岛素尽强化治疗可以有效保护胰岛β细胞,使受损的胰岛β细胞得以休息和修复,从而恢复和提高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功能;也可以有效保护血管,减少或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经过积极强化治疗,早期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0%可以停用口服药物。
这种强化治疗不仅适用于初发糖尿病患者,也适用于那些血糖严重超标而口服药物疗效欠佳的患者,能使其尽快回归正常。
糖尿病患者属于严重代谢紊乱性疾病,对许多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吸收出现障碍,已经比正常人缺少多种营养素,控制饮食对糖尿病患者是重要的,但并不是要病人尽量不吃或少吃。
正确的饮食治疗应协调三大营养物质比例。
多种均衡的营养是糖尿病患者恢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 恋爱测试
问题:
[单选,A型题]下列哪个物品可选择热压灭菌()
A.注射用油
B.聚乙烯输液器
C.右旋糖酐注射液
D.维生素C注射液
E.无菌室空气
热压灭菌适用于对热稳定的药品,如葡萄糖输液、右旋糖酐注射液。
维生素C注射液因对热不稳定宜选用流通蒸汽灭菌,注射用油灭菌采用干热灭菌法,聚乙烯输液器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无菌室空气采用紫外线灭菌。
问题:
[单选,A型题]下列关于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首选用于Ⅱa型高脂血症或以高胆固醇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
B.宜晚间服用
C.每日3次餐中与食物一起服用
D.避免与红霉素、环孢素等酶抑制剂合用
E.西立伐他汀由于其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横纹肌溶解症已撤出市场
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是血浆中1D1-C水平单纯性增加,即单纯性胆固醇水平升高,而甘油三酯水平则正常,此型临床常见。
人体胆固醇主要有两个来源,一部分由肝脏合成;另一部分从肠道吸收。
正常情况下,机体在胆固醇的吸收、合成与代谢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血浆1D1-C水平与胆固醇吸收呈正相关。
同时人体内的胆固醇合成有昼夜节律性,在午夜至清晨之间合成最旺盛,故对于调血脂药物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伐他汀等,采用每日睡前顿服,代替每日3次服药效果最佳。
由于他汀类药物能抑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活性,不仅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而且同时使许多与胆固醇合成有关的中间物质生成减少或缺乏,这些中间物质主要有甲-羟戊酸、法呢醇等。
其中甲-羟戊酸为合成辅酶Q10的必需物。
甲-羟戊酸盐缺乏时,细胞合成辅酶Q10发生障碍,产生能量受到抑制,导致细胞能量耗竭最终死亡。
法呢醇与某些蛋白质(核层蛋白、G蛋白等)的C末端附近的半胱氨酸残基共价结合,使之异戊二烯化,是这些蛋白质翻译后成熟所必需的,当法呢醇合成减少,则明显影响某些重要蛋白的合成。
此外,他汀类药物还可引起细胞内钙
载,导致细胞死亡。
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平滑肌细胞死亡,因而引起横纹肌溶解症。
西立伐他汀由于其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横纹肌溶解症已撤出市场。
他汀类一般常用剂量是安全的,但少数病人大剂量应用他汀类药物后可使肝转氨酶升高,引起肌痛及肌炎等。
由于多数他汀类药物主要是经由肝细胞内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CYP3A4作用而被分解代谢,当该酶抑制剂合用时,会使他汀类药物血药浓度升高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危险性增加。
这些药物包括红霉素、非诺贝特、消胆胺、烟酸、阿司匹林、环孢素、伊曲康唑等。
问题:
[单选,A型题]处方正文中的Rp代表什么()
A.中药
B.正文
C.开始
D.西药
E.请取
处方正文以Rp或R起头,是拉丁文Recipe“请取”的缩写。
问题:
[单选,A型题]国际上公认的有效的溶栓剂是组织型纤溶酶激活剂如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激活剂(rt-PA、阿普替酶),适宜的治疗时间窗为脑卒中发病后()
A.3小时以内
B.6小时以内
C.12小时以内
D.24小时以内
E.48小时以内
溶栓治疗是目前最重要的恢复血流措施,一般认为有效抢救脑卒中半暗带组织的时间表窗为3小时内。
根据2010年最新的中国脑卒中指南,脑卒中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已从原来3小时扩大到4.5小时内,医生和患者都应及时把握治疗的最佳时间。
其推荐意见: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3小时内(Ⅰ级推荐,A级证据)和3~4.5小时(Ⅰ级推荐,B级证据)的患者,应根据适应证严格筛选患者,尽快静脉给予rt-PA溶栓治疗。
问题:
[单选,A型题]关于酒精与药物相互作用,正确的是()
A.酒可抑制胰岛素和降糖药代谢
B.嗜酒的癫痫患者服用常规剂量的苯妥英钠可使药物浓度升高
C.服用苯巴比妥类药物同时大量饮酒可发生药物中毒,甚至猝死
D.乙醇进入体内后在肝微粒体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醛
E.某些药物能抑制醇脱氢酶,阻断乙醛被氧化为乙酸
酒可使维生素B、维生素B、烟酸、地高辛等药物的吸收明显减少。
酒的酶促作用:少量饮酒能诱导肝药酶活性,使苯巴比妥、华法林、磺酰类药物如甲苯磺丁脲等药物的代谢速度加快,半衰期缩短,药效降低。
酒的酶抑作用:大量饮酒对肝药酶有抑制作用,使苯巴比妥、氯丙嗪、安定和华法林等药物的半衰期延长,体内消除缓慢,血药浓度升高,而产生蓄积中毒。
饮酒以后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苯乙肼等可使其作用增强,造成兴奋过度,还会引起血压过高而导致脑出血,甚至死亡。
因酒精能使人体肝脏内苯妥英钠代谢的肝微粒酶系统兴奋,使苯妥英钠代谢加速,从而降低抗癫痫和抗惊厥的作用。
酒精的代谢大多在肝细胞经由乙醇脱氢酶转变为乙醛,乙醛再经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
有很多药物都会抑制酒精的代谢,如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孟多、头孢替坦、头孢曲松、头孢拉宗、头孢匹胺、头孢米诺、头孢哌酮、拉氧头孢等,这类药物对乙醛脱氢酶为可逆性抑制,停药后即可恢复对酒精的代谢能力。
苯巴比妥属于镇静催眠药,是普遍性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与酒精、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麻醉剂合用,可引起神经系统抑制效应增强,严重者可发生猝
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