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学基础知识试题(二)《药剂学》、《药物分析》复习题

药学基础知识试题(二)《药剂学》、《药物分析》复习题

《药剂学》、《药物分析》复习题(一)一、单选题。

1.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____。

( C )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B.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2.在片剂质量检查中.下述哪一项检查最能间接地反映药物在体内吸收情况。

( D )A.崩解度B.含量均匀度C.硬度D.溶出度3.药品质量标准中【检查】项目的主要作用和意义是____。

( B )A.为了保证符合制剂标准的要求B.保证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C.为了保征其货架期的商品价值D.为了积累质量信息4.试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均系指____ ( A )A.纯化水 B.纯净水 C.新沸并放冷至室温的水 D.蒸馏水5.良好药品生产规范可用表示。

( D )A. GAPB. GSPC. GLPD. GMP6.下列关于药典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 ( D )A.药典是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B.药典由药典委员会编写C.药典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D.药典中收载国内允许生产的所有药品的质量检查标准7.阴凉处系指____ ( C )A.2~10℃B.避光并不超过20℃C.不超过20℃D.10~30℃8.恒重是指两次称量的毫克数不超过____。

( A )A.0.3 B.0.95~1.05 C.1.5 D.109.测定某药品的含量,估计需要消耗滴定液15~20mL之间,应选用的滴定管适宜。

( A )A.25mlB.50mlC.100mlD.20ml10.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样品吸光值一般应在____。

( B )A. 0.1~1.0B. 0.3—0.7C. 0.3—0.8D. 0.1~0.511.下列关于剂型的表述错误的是 ( D )。

A.剂型系指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B.同一种剂型可以有不同的药物C.同一药物也可制成多种剂型D.剂型系指某一药物的使用方法12.下列含乙醇的制剂是 ( C )A.合剂B.软膏剂C.酊剂D.乳剂13.气雾剂的装置不包括 ( D )A.抛射剂B.耐压容器C.阀门系统D.手动泵14.不能有效除去热原的是 ( A )A.100摄氏度,4小时B.活性炭吸附C.超滤膜滤过D.250摄氏度,45分钟15.我国药典标准筛下列哪种筛号的孔径最大 ( A )A.一号筛B.二号筛C.三号筛D.四号筛E.五号筛16.有关散剂的概念正确叙述是 ( A )A.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B.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C.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只能内服D.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17.一般颗粒剂的制备工艺 ( A )A.原辅料混合一制软材一制湿颗粒一千燥一整粒一装袋B.原辅料混合一制湿颗粒一制软材一干燥一整粒一装袋C.原辅料混合一制湿颗粒一千燥一制软材一整粒一装袋D.原辅料混合一制软材一制湿颗粒一整粒一干燥一装袋18.注射剂的等渗调节剂用( B )A.硼酸B.氯化钠C.氯化钾D.小苏打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软膏剂的质量检查项目 ( C )A.熔程B.黏度C.融变时限D.刺激性20.下列分类方法与临床使用密切结合是 ( A )。

A.按给药途径分类B.按分散系统分类C.按制法分类D.按形态分类21.药物制成剂型的目的主要是:( A )A.安全,有效,稳定。

B.速效,长效,稳定。

C.无毒,有效,易服。

D.定时,定量,定位。

二、多选题。

1.《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品种的原则是 ( ABCD )A.使用安全 B.疗效可靠 C.工艺合理 D.质量可控2.注射剂可分为____。

( ABC )A.注射液 B.注射用无菌粉末 C.注射用浓溶液 D.注射用胶溶液3.色谱法可根据其分离方法分为:____等。

( ABCD )A.纸色谱法B.薄层色谱法C.气相色谱法D.高效液相色谱法4.色谱系统的适用性试验通常包括下列哪几项指标:。

( ABCD )A.理论板数B.分离度C.重复性D.拖尾因子5.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是。

( ABC )A.对照品B.对照提取物C.对照药材D.内标物质6.国家的药品质量标准包括____。

( AB )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B.部(局)颁标准C.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D.厂内标准7.中国药典收载的物理常数有____。

( ABC )A.熔点B.比旋度C.相对密度D.晶型8.下列中属于法定计量单位的是____。

( ABC )A.毫米B.千克C.帕D.英寸9.一般高效液相色谱仪的部件有____。

( ABCD )A.输液泵B.进样器C.色谱柱D.检测器10.中国药典的结构由____部分组成。

( ABCD )A.凡例B.索引C.正文品种D.附录11.下列属于药剂学任务的是 ( ABCD )。

A.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B.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C.新原料药的研究与开发D.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12.下列哪些表述了药物剂型的重要性 ( ABC )A.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B.剂型能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C.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D.剂型决定药物的药理13.生产注射剂时常加入适当活性炭,其作用是 ( ACD )A.吸附热原 B.增加主药的稳定性 C.助滤 D.提高澄明度14.注射剂污染热原的途径有 ( ABCD )A.溶剂B.辅料C.容器D.制备环境15.下列哪些是在片剂常用辅料 ( ABC )A.润湿剂B.润滑剂C.填充剂D.吐温-8016.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 ( ABD )A.血药浓度法B.尿药浓度法C.浓度比对法D.药理效应法17.乳剂常会发生下列哪些稳定性问题 ( ABCD )A.分层B.絮凝C.合并与破裂D.转相18.下列哪些是药物在体内的过程 ( A B D )A.吸收B.代谢C.崩解D.消除19.下列哪些属于经皮吸收制剂 ( ABCD )A.膜控释型TDDS B.黏胶分散性TDDSC.骨架扩散型TDDS D.微贮库型TDDS20.下列哪些属于抛射剂:( ABD )A.氟利昂B.正丁烷C.二氧化硫D.二氧化碳三、判断题。

1.药品的物理常数测定结果是评价药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 √ )2.“凡例”是解释和正确地使用《中国药l典》进行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

(√ )3.鉴别项下记载药品的外观、臭、昧,溶解度以及物理常数等。

( × )4.凡是片剂均应检查崩解时限。

( × )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其应用波长范围为200~400nm.( × )6.只要把净化工作台放在普通环境中,无菌检验和微生物检验就可以操作了。

( × ) 7.0TC是处方药的英文缩写。

( × )8.输液是静脉滴注给药的注射剂,其澄明度和无菌是主要的质量要求,所以可以酌情加入抑菌剂。

( × )9.青霉素钾只宜制成粉针剂是为了使用和运输方便。

( × )10.热原主要是微生物的内毒素,其致热中心为壳聚糖。

( × )四、简答题。

1.《中国药典》2010年版共分几部?各部收载的内容是什么?答:分一、二、三部。

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以及药用辅料等三部收载生物制品。

2.《中国药典》 2010年版中规定的“水浴温度”、“热水”、“微温或温水”、“室温”、“冷水”、“冰浴”、“放冷”,其温度或温度范围是什么?答:水浴温度:除另有规定外,均指98~100℃;热水:系指70—80℃;微温或温水:系指40—50℃;室温:系指10—30℃;冷水:系指2~10℃;冰浴:系指0℃;放冷:系指放冷至室温。

3.简述注射剂的一般质量要求。

⑴无菌⑵无热原⑶可见异物(或澄明度)⑷安全性⑸稳定性⑹pH ⑺渗透压⑻降压物质《药剂学》、《药物分析》复习题(二)一、单选题。

1.下面哪种方法不属于分光光度法的是____( D )A.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 B.红外分光光度法C.荧光分析法D.毛细管电泳法2.在中国药典中,通用的测定方法收载在 ( D )A.目录部分B.凡例部分C.正文部分D.附录部分3.药物杂质检查的目的是( A )A.控制药物纯度 B.控制药物毒性C.控制药物疗效 D.控制药物有效成分4.药物从以下固体剂型中释放的速度快慢顺序是 ( B )A.胶囊剂>散剂>片剂>丸剂B.散剂>胶囊剂>片剂>丸剂C.丸剂>片剂>胶囊剂>散剂D.散剂>胶囊剂>丸剂>片剂5.关于剂型的分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D )A.溶胶剂为液体剂型 B.软膏剂为半固体剂型C.混悬液为液体剂型D.注射剂为液体剂型二、多选题。

1.以下对《中国药典》叙述正确的是。

( ABCD )A.由凡例、正文和附录等主要部分构成B.凡例是药典的总说明,正文是药典的主要内容C.附录包括制剂通则和通用的检查方法D.《中国药典》一部的制利通则中收载了各种常用的中药剂型2.药品质量的含义是 ( AD )A.药品质量的各项指标均合格B.化学指标和物理指标合格即可C.片药或一粒药的质量合格,则该药合格D.除与药品含量有关外,还与药品包材、标签、使用说明书、广告等有关3.影响药物氧化的因素有 ( ABCD )。

A.温度B.金属离子C.pH值D.光线4.关于注射剂和输液说法正确的有 ( B D )A.注射剂灌封后必须在12小时内灭菌B.对热稳定的药物均采用热压灭菌C.输液自药液配制至灭菌一般在12小时内完成D.注射液生产中的滤过一般采用粗滤与精滤相结合5.软膏剂的类腊类基质有( BD )。

A.凡士林B.羊毛脂C.石蜡D.蜂蜡三、判断题。

1.溶出度是指药片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口服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率和程度。

( √ )2.容量分析方法必须具备下列三个条件:(1)反应要安全(2)合适的指示剂(3)要有颜色。

( × )3.药典附录中收载的指导原则,是执行药典、考察药品质量、起草与复核药品标准的指导性规定。

( √ )4.注射用水是用蒸馏法制备的新鲜的蒸馏水。

( × )5.注射剂中加入焦亚硫酸钠的作用是止痛剂。

( × )四、简答题。

1.简述药物在体内的过程。

吸收: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分布:指药物吸收并进人体循环后向机体可布及的组织、器官和体液的转运过程。

代谢:指药物用于机体后,在体内的酶系统、体液的pH或肠道菌丛的作用下发生结构转化或称生物转化的过程。

排泄:指吸收进入体内的药物或经代谢后的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