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
2020.6.71
目 录
1.总则………………………………………………………… 2
2.理念和目标…………………………………………………11
3.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15
4.安全承诺……………………………………………………20
5.安全生产责任制及主要安全管理制度……………………23
6.安全风险分级管控…………………………………………26
7.事故隐患排查治理…………………………………………38
8.质量达标……………………………………………………49
9.考核评价与持续改进………………………………………244 2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
1.总则
煤矿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通过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和目标,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兑现安全承诺,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实施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质量达标,通过考核评价与持续改进,完善和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推动煤矿安全发展。
一、基本条件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达标煤矿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齐全有效。
(二)煤矿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完备,有负责安全、采掘、机电运输、通风、地质测量、安全培训工作的管理部门,煤矿上级公司有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矿井、冲击地压矿井按规定设有相应的管理机构。
(三)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由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组织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并取得考核合格证。
(四)煤矿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3
(五)不存在各部分所列举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二、基本原则
煤矿应构建要素完备、自主运行、动态达标、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软件与硬件相统一、动态与静态相统一、过程与结果相统一,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发挥领导作用
领导作用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煤矿及其上级公司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下同)应发挥领导表率作用,强化安全风险意识,实施并兑现安全承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供必要的组织、制度、人员、技术、资金等保障,营造全员参与标准化建设的氛围和环境,保障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二)突出理念引领
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构建安全生产理念、明确安全生产目标,引领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三)促进科技进步
健全技术管理体系,开展技术创新;不断引进先进实用技术、装备、工艺,优化生产系统;更新安全监控系统,努力提升煤矿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四)强化风险意识 4
进一步深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增强煤矿矿长、总工等高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风险意识,实现源头管控,不断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
(五)注重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建立并落实管理制度,强化内部考核,实施安全生产各环节的过程控制和精准管理,定期开展标准化管理体系达标自查自检。
(六)推动持续改进
煤矿取得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等级是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主管部门在考核定级时,对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现状的测评,是对煤矿执行《安全生产法》等相关规定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的考核认定。
根据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内部自查自检和外部检查考核结果,分析查找问题和隐患产生的根源,制定改进措施,及时调整完善标准化管理体系的相关要素内容,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三、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分为理念和目标、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安全承诺、安全生产责任制及主要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质量达标、考核评价与持续改进8个要素。
1.理念和目标是指企业树立的安全生产基本思想和安全生产目标,体现了煤矿安全生产的原则和方向,用于引领和指导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5
2.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是指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各环节的管理部门,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管理技术人员,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3.安全承诺是指主要负责人对全体员工作出的有关安全生产、安全投入、保障职工权益等方面的承诺,由全体职工监督承诺兑现,切实发挥领导作用。
4.安全生产责任制及主要安全管理制度是指建立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5.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在风险辨识评估的基础上,从源头着手,预先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安全风险,避免风险失控,推动安全管理关口前移。
6.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是指排查、登记、治理煤矿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和管理的缺陷,避免隐患形成事故。
7.质量达标是指通过设定井工煤矿生产中的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等环节和露天煤矿生产中钻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机电、边坡、疏干排水等环节的安全质量指标,以及煤矿安全培训、调度和应急管理、职业卫生和地面设施等方面的管理标准,规范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工程质量控制、设备设施管理、岗位作业行为等方面工作。
8.考核评价与持续改进是指对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内部自查和外部检查,评价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分析总结问题和隐患6
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指导下一年度体系运行。
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内容
1.理念和目标。考核内容执行本方法第2部分“理念和目标”的规定。
2.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考核内容执行本方法第3部分“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的规定。
3.安全承诺。考核内容执行本方法第4部分“ 安全承诺”的规定。
4.安全生产责任制及主要安全管理制度。考核内容执行本方法第5部分“ 安全生产责任制及主要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
5.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考核内容执行本方法第6部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规定。
6.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考核内容执行本方法第7部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规定。
7.质量达标。
井工煤矿:考核内容包括通风、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采煤、掘进、机电、运输、安全培训、调度和应急管理、职业卫生和地面设施等专业,考核执行本方法第8部分的有关规定。
露天煤矿:考核内容包括钻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机电、边坡、疏干排水、安全培训、调度和应急管理、职业卫生和地面设施等专业,考核执行本方法第8部分的有关规定。
8.考核评价与持续改进。考核内容执行本方法第9部分“考核评价与持续改进”的规定。 7
五、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评分方法
(一)基本条件任一条不符合要求,考核不得分。
(二)井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评分方法。
1.井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满分为 100 分,采用各部分得分乘以权重的方式计算,各部分的权重见表 1-2。
表1-2 井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权重表
序号 管理要素 标准分值 权重(ai)
一 理念和目标 100 3%
二 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100 4%
三 安全承诺 100 3%
四 安全生产责任制
及主要安全管理制度 100 6%
五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100 15%
六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100 15%
七 质量达标 专业 分值 专业权重%
50% 通风 100 10
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 100 8
采煤 100 6
掘进 100 6
机电 100 6
运输 100 5
安全培训 100 3 8
调度和应急管理 100
3
职业卫生和地面设施 100 3
八 考核评价与持续改进 100 4%
2.按照井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包含的各部分评分表进行打分。
3.各部分考核得分乘以该部分权重(质量达标部分为各专业权重)之和即为井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得分,采用式(1)计算:
131)(iiiMaM………………………………(1)
式中:
M——井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得分;
Mi——理念和目标、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安全承诺、安全生产责任制及主要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质量达标、考核评价与持续改进等8个部分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得分;
ai——理念和目标、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安全承诺、安全生产责任制及主要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质量达标、考核评价与持续改进等8个部分权重值。
(三)露天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评分方法。
1.露天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考核满分为 100 分,采用各项得分乘以权重的方式计算,各部分的权重见表 1-3。
表1-3 露天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权重表 9
序号 管理要素 标准分值 权重(ai)
一 理念和目标 100 3%
二 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100 4%
三 安全承诺 100 3%
四 安全生产责任制
及主要安全管理制度 100 6%
五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100 15%
六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100 15%
七 质量达标 专 业 分值 专业权重%
50% 钻孔 100 3
爆破 100 7
采装 100 7
运输 100 8
排土 100 5
机电 100 5
边坡 100 3
疏干排水 100 3
安全培训 100 3
调度和应急管理 100 3
职业卫生和地面设施 100 3
八 考核评价与持续改进 100 4%
2.按照露天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包含的各部分评分表进行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