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体系
王方林 权忠舆 詹 华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 (廊坊065000)
摘 要 论述了企业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以及开展标准化对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和意义。
认为标准化是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重要基础,为其提供了前提条件,使其得到迅速推广应用。
并指出标准化是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质量的关键,企业只有在实施标准化的基础上,才能使建立和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成效显著。
关键词 企业标准化 质量管理体系 标准
Abstract A discussion is mad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 rise standardization and quality management sys2 tem and the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standardiz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op era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sys2 tem.It is argued that standardization is an imp ortant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op era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s it p rovides a p recondition for rapid p op 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It is p ointed out that standardization is the key to the establishment and op era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at only after standardization is carried out in enterp rises,can the op eration of the established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p roduce a marked effect.
K ey words Enterp rise standardization,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tandard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主要靠的是产品质量。
而提高产品质量的最基本的方法和科学的手段就是推行标准化。
只有推行标准化,才能使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活动、过程有序化,从而发挥该体系显著的功效。
那么,企业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有哪些潜在关系?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粗浅认识。
标准化是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和运行的重要基础
企业推行标准化,是以推行产品标准为核心,以原材料进厂到成品检验等技术标准为主体,以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作业)标准为内容,按其内在联系,形成企业的标准体系,严格实施标准,从而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
IS O9000:2000版系列标准提供了现代的质量管理模式。
该标准对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管理和人员因素提出了管理要求。
企业通过实施IS O9000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编制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传达了管理者的意图。
另外,文件还具有重复性、可追溯性和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以及持续适宜性,从而达到增值的目的(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
体系文件的编制本身就是标准化实施过程。
企业按IS O9000系列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使企业标准化工作更加适应当今开放式的现代经济的发展。
产品质量最终依据产品标准来评价。
在生产和验证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同样需要依据技术标准。
这些技术标准是标准体系(G B/T15497,G B/T 15498,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组成部分,也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持性文件,质量管理体系的程序文件在标准体系中,属管理标准范围,而质量管理体系中对各岗位人员的要求属于标准化体系中的工作标准范畴。
因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也是按照
第19卷第2期石油工业技术监督标准化
TECH NOLO GY SUPER VISI ON I N PETROLE UM I NDUSTRY13
标准规范编制的。
标准化为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奠定了基础,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过程,是产品和质量管理标准的制定、实施、验证和修订的过程。
各种科学管理体系的形成,都是以标准化为基础的。
标准化使质量管理体系
迅速得到推广和应用
标准化的作用之一是科研、生产、使用三者之间的桥梁。
一项科研成果,一旦纳入相应标准,就能迅速得到推广和应用。
因此,标准化可使新技术和新科研成果在短期内得到推广和应用,从而促进技术进步。
也正是在标准化的作用下,使得质量管理体系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和应用。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在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标准体系中已有的标准,根据IS O9000族标准的要求,予以适当的选择和引用。
这样,在标准体系下,使质量管理体系循着有序、最佳秩序的途径得以推广和应用。
标准化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和运行质量的关键
产品的龙头是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龙头是产品标准。
要想提高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质量,首先必须有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产品标准,产品标准能全面衡量产品的质量特性。
在确定产品功能和技术指标时应力求先进、合理。
标准水平过高,将加大产品的生产成本,无利可求,组织和顾客不能达到互利的目的。
标准水平偏低,跟不上技术发展速度,产品在市场上就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采用国际、国外先进的标准,是促进产品技术进步的最直接的途径。
采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是提高标准、标准化水平、产品质量、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产品标准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管理标准的先进程度,直接影响管理水平。
因此,标准化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质量的关键。
标准化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从IS O9000族标准的发展过程不难看出,标准化可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G B/T19001-2000idt IS 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的总则中明确描述:该标准为有“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顾客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是随着科学的发展、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的。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就标准本身的修订过程,即体现了持续改进的含义。
随着顾客对产品要求的不断变化,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烈化,标准会被不断地刷新,“标龄”会越来越短。
2000版IS O9000族标准要求组织持续改进其总体业绩,并将其定为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而质量管理体系能够为组织提供持续改进的框架。
为使组织实施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在G B/T 19001-2000idt IS 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中,引用了戴明管理运行模式,它把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分解为前后相关的P-策划(Planing,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D-实施(Do,实施过程);C-检查(Check,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A-处置(Acting,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过程。
即:“PDC A”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改进的主体是管理,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是组织通过标准化活动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包括产品质量、技术、加工方法和工艺过程)进行持续改进。
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正是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对象和目标。
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依赖于标准化的动态管理,以及对体系实施标准的不断更新。
综上所述,标准是评定和衡量产品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质量问题首先就是一个标准问题。
产品质量形成的过程,就是标准的贯彻执行过程。
而质量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又是标准的制定、实施、验证和修订的过程。
没有高水平的标准,就没有高质量的产品。
美国人认为,在产品标准化研究上多花1美元,可以从成本里拿出4美元;前苏联认为,如果标准件增加到70%~75%,则能减少劳动消耗20%~25%,并缩短交货期6~12个月。
标准化活动贯穿于质量管理体系全过程,现代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其实质是一种标准化管理。
市场竞争始于标准,终于标准,标准化贯穿于市场竞争全过程,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企业家制胜的法宝。
(本文编辑:陈红娟 收稿日期:2002-08-31)
标准化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3年2月14 TECH NOLO GY SUPER VISI ON I N PETROLE UM I 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