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工作
(1)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是工程质量形成的主体,要对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
(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制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手册和操作规程。
(3)要根据工程的特点,结合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制订项目质量计划,将工程质量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岗位和个人。
(4)确定过程质量控制点、质量检验标准和方法。
质量控制点可划分为A、B、C 三级,其中,A级为最重要的质量控制点,其质量必须由施工分包方、总承包方质检人员和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B级为重要的质量控制点,其质量必须由施工分包方、总承包方双方质检人员检查确认;C级为一般质量控制点,其质量由施工分包方检查确认,总承包方质检人员抽查。
(5)按质量计划实施过程控制,前后工序间要有交接确认制度。
关键质量控制点实行施工质量认可签字制度。
不合格作业进行弥补、停工或返工。
(6)加强进场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检验。
凡是进入现场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生产厂家都要提供质量合格文件,即产品合格证、技术说明书、质量检验证明等。
(7)建立质量记录资料制度。
质量记录资料包括: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资料;工程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等的质量证明资料;施工过程作业活动质
量记录资料等。
(8)建立人员考核准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