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摄影自然光、人造光与现场光的用光技巧

摄影自然光、人造光与现场光的用光技巧

摄影自然光、人造光与现场光的用光技巧
段文亚2010年5月
摘要: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自己特有的表现手段。

摄影家的表现手段是光,如果没有光,他们就会像雕塑家没有粘土或者画家没有颜料那样一事无成。

光本身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表现的,摄影家可以从中选择最合适的形式来达到特殊的目的。

光是照片产生不同的明亮强度并在照片上通过这三种方式表现出来:被摄体的明暗度,被摄体的反差范围,彩色照片的被摄体的色彩再现。

摄影中最为常用的光有自然光,人造光和现场光。

每种光都通过不同的应用形式来表现照片的效果。

关键词:
摄影自然光人造光现场光用光
人们形象的把摄影师的照相机称作“画笔”,那么光线就是他的“彩釉”。

当摄影师光来涂抹照片,就像画家挑选他的油彩一样,会仔细地选择所要用的光。

由此可见,无论哪方面光对照片的重要性。

一、自然光
光是有多种不同形态的,例如:正午灿烂的阳光下的灼热光;多云天气里天鹅绒般柔软的光;透过树叶间隙闪烁的斑斓的日光;部分灿烂耀眼,而部分被云遮挡的阳光;以及富鹅戏剧性神秘怪异的月光。

光就在身边,要真正的观察光,就会发现,光的世界也是多彩的。

所有的光,无论是自然光还是人造光,都有着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明暗度
明暗度表示光的强弱。

它随光源能量和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在拍摄时,要准确把握光线的强弱,它关系到,我们是否有必要增加人造光来做辅助。

2.方向
光都是直线传播,因此方向很容易确定,尤其是在只有一个光源的情况下,方向很快就能确认。

如果光源很多,甚至光线杂乱时,便很难找到光的方向,甚至完全迷失。

3.色彩
自然光在肉眼下是白色的,事实上却是有七种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光随不同的光的本源,并随它穿越的物质的不同而变化出多种色彩。

自然光与白炽灯光或电子闪光灯作用下的色彩不同,而且阳光本身的色彩,也随大气条件和一天时辰的变化而变化。

在拍摄过程中,根据相机、被摄体和光源所处的方位,可从任何-面捕捉到被摄体。

当主光源很强时---如明亮的阳光---从相机来看光落在被摄体不同部位,
会产生出不同的效果。

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的光线:正面光、45°侧光、90°测光、逆光。

1.正面光
正面光使被摄体对象没有一点阴影。

被摄体的所有部分都直接沐浴在光线中,朝向相机部分全有光。

其结果是展现出一个几乎没有色调和层次的影像。

由于深度和轮廓靠光和阴影的相线互作用来表现,正面光制造出一种平面的二维感觉。

因此通常被称为平光。

2. 45°侧光
45°侧光能产生良好的光和影的相互作用,比例均衡。

形态中丰富的影调体现出一种立体效果,表面结构被微妙地表现出来。

为此,45°侧光被看作是"自然"光。

3. 90°侧光
这是用来强调光明和黑暗强烈对比的戏剧性光线。

被摄体朝向光线的一面沐浴在强光之中;而背光的那一面掩埋进黑暗之中。

阴影深重而强烈。

表面结构由于每一个微小突起而突出地表现出来。

因此,这种光有时被称作"结构光线"。

4.逆光
当光从相机对面被摄物的后面照过来时,会获得极具艺术效果的逆光。

如果你就此曝光,被摄物就会变成一个黑色的剪影。

如果采用兼顾曝光,尽管被摄物与背后的光反差强烈,你仍然可以捕捉到影像的细节。

如果光源处于高位,就会在被摄对象的顶部勾勒出一个明亮的轮廓一例如模特儿的头发一制造出一种戏效果。

被叫做"轮廓光"。

采用逆光,背对光的剪影物体,可以创造出既简单又有表现力的高反差影像。

在室外,借助自然光拍摄人像时,初学者往往选择从身后直接照射过来的明亮阳光,直接照射被摄物的正面光。

但很不幸,被摄对象不得不痛苦地眯起眼睛。

如果太阳所处的位置低,眯眼的脸上的光线是扁平的。

如果太阳所处的位置高,那么眼睛和鼻子下面就会产生黑影。

不管哪个角度,都不尽如人意。

其实,这种问题很容易解决。

比如,不要让被摄者身处直射阳光下。

确切地说,应置被摄对象于温和的漫射日光中。

这点可通过几种办法达到。

你可以等待一个阴云天气,正像人们所知道的那样,拍摄室外人像,许多行家宁可选择多云的阴天,而不是阳光明媚的日子。

或者你可以等待一个云遮住直射阳光的机会。

事实上,这与阴云天气是一样的。

再者你可以移动被摄对象的脸部,直到太阳光不再直射到眼睛,从而避免眯眼。

但在背对太阳那侧的脸上会留下很深的阴影,因此需要借助反光板来加光。

对与摄影师来说,最大的乐趣在于旅行中随即拍摄的大量照片。

当然,最令人失望的是发现一些照片,曝光失误,焦距不准,即使构图在美的照片也变得毫无意义。

拍摄旅行照片,最主要的是拍摄的照片只有一个主题。

要明确所拍者的主题,
不要很多,一旦混杂,也就失去了原有的美感。

抓住一个景物,充分的利用光影关系,来展现他特有的含义。

因为是外出旅行,便不会带过多冗沉的东西,所以要充分借助自然光来达到需要的拍摄效果。

二、人造光。

许多专业摄影师都离不开室内摄影,他们从事的大部分拍摄,如婚纱摄影、广告摄影、人像摄影和宠物摄影都是在摄影室或其他室内环境中完成的。

在室内影棚拍摄时,人造光起着关键的作用,无光无影,有了光才能体现出照片的影调。

泛光灯和闪光灯是两种可供选择的最基本的人造光源,但不同光源产生的光的性质,即它的强度、持续照明的时间、方向和颜色却因光源的不同而不同。

室内拍摄最主要的是布光,布光的正确与否关系到照片的影调,影响照片的质量。

1.放置主灯
主灯是关键灯,他的位置取决于要表达的效果。

一般与被摄者(物)成45°角,但并不确定。

不同的布灯位置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主灯的位置一旦选定,照片的基本影调便得以确定和控制。

2.添加辅助灯
辅助灯可以使主灯造成的阴影区的细部突显出来,辅助灯的强度一般闭主灯弱一些。

辅灯的位置一般都放在离相机较近的地方。

有时甚至可以以反光板来代替辅助灯来达到同样的效果。

3.添加背景灯
背景灯主要用于照亮主体身后的背景,目的是使主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

通过灯的不同表现形式,可以用光来表现出物体的外形,制造柔和的阴影来使主体产生立体感。

通过布光,还可以展现物体的质感和透明度。

照明反差和光比高光和阴影之间的反差是由主灯和辅助灯两者的相对亮度决定的。

辅助光越强,反差越弱,反之亦然。

1:1的光比主灯、辅助灯距主体的距离相同。

照明效果平淡,无立体感。

4:1的光比辅助灯与主体的距离是主灯与主体间距离的两倍。

照明效果令人满意,并且很"自然",可达到造型目的。

4:1和3:1的光比是专业摄影师在拍人像、静物、广告或产品目录时最常用的。

9:1的光比辅助灯与主体的距离是主灯与主体的距离的3倍。

由于辅助光对画面几乎起任何作用,所以,这种布光可产生较暗的、富有戏剧性的效果。

不同的光比布光,及辅助光在不同位置时产生的照明效果不同,但有时这种大反差的光比却是最能表现照片的内涵。

三、现场光
现场光摄影只使用场景中存在的光,而不是户外的日光。

与户外日光或摄影室人工照明相比,现场光通常要暗一些,因此要注意正确的曝光。

现场光不仅能传达出真实感,而且还可以传达出一种情调。

场景可以是幽暗的,同时强调灰暗的阴影部分,或者它可以是明亮和高调的。

它也可以是忧郁的、明快的、生动的、昏暗的或欢快的。

现场光使用起来方便自如,可以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位置拍摄。

现场光摄影的一个根本目的是捕捉场景的自然状态------真实感。

为了得到真实的照片,常常需要牺牲对技术上完美的照片的追求。

当然,可以使用闪光灯或溢光灯来改进暗弱的照光条件,但是,这会破坏场景的自然感。

实际上,正是照明不足才使得现场光照片显得具有真实感。

在暗弱光线下拍摄,常常会发现,根本不可能把最暗的阴影部分,中间色调部分直到强光部分的细节都记录下来。

例如,常见的现场光条件是,光线从一侧的窗户进入房间。

人或物朝向窗户的一侧沐浴在亮光中,而背着窗户的那一侧则处于浓重的阴影中。

而恰恰不能够同时讲强光部分和一男婴部分的细节都表现出来,那么要牺牲哪一部分的细节呢?通常是阴影部分的细节。

假如强光部分和中间色调部分能够讲明这个故事,那么在这里并没有损失什么。

没有细节的阴影部分可以提供一种实实在在的真实感。

拍摄这种照片时,细心观察和理解要比技巧显得重要多了。

在昏暗的光线条件下,眼睛可以自行调整以适应光线,结果看到的细节要比最后照片显示出来的细节多得多。

总之,要充分了解光的特性,用好自然光,会用人造光,利用现场光,充分表现影像所要表现的内弄。

利用光制造阴影,控制色温,选择正确的曝光,在光的应用上有所创新,达到光影表现的效果,是每个摄影师必备的基础课。

参考文献:魏学礼译《摄影世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