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二 过氧化氢酶高效性实验

实验二 过氧化氢酶高效性实验

实验二过氧化氢酶高效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催化剂下的分解速度。

二、实验原理:
酶是生物体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大多为蛋白质,少量为RNA。

酶是生物体内生化反应不可缺少的物质。

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如生物体内的过氧化氢酶能够高效的分解对生物体有害的物质——H2O2,方程式为2 H2 H2O→催化剂→2 H2O+ O2↑。

在密闭容器内,根据氧气浓度的变化,可判断氧气产生的多少,从而推断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三、实验器材及试剂:
数据采集器、氧气传感器、自制实验瓶、水槽、热水、3%过氧化氢溶液、3.5% FeCl3溶液、20%新鲜肝脏研磨液。

四、实验过程:
1.实验瓶的制作:选用内径与氧气传感器探头外径紧密插拔的饮料瓶2个(约300ml左右),1ml注射器2支,微量移液吸嘴4支,笔芯堵头2个,502速干胶制作实验瓶。

将吸嘴倒沾到瓶盖上,头部插上笔芯堵头,制成实验瓶。

2.连接计算机、数据采集器及氧气传感器,打开计算机,进入V6.5实验软件系统。

点击“通用软件”,系统自动识别所接入的传感器,并显示当前环境的氧气浓度值。

3.将氧气传感器分别置于两瓶内,待示数稳定后测得瓶中氧气浓度的初始数据。

4.将2个实验瓶编号、贴上标签:1号瓶注射器吸入1ml 3.5% FeCl3溶液,接插在微量移液吸嘴上;2号瓶注射器吸入1ml 20%新鲜肝脏研磨液,接插在微量移液吸嘴上。

5.分别向1、2号瓶加入50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将2个实验瓶置于37℃的温水中,推动注射器活塞将注射器内试剂注入实验瓶内。

6.10min后将氧气传感器分别置于两瓶内,待示数稳定后测得氧气浓度终结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五、实验数据分析:
1号实验瓶氧气终结数据为21.9%,差值3.0%;2号实验瓶氧气终结数据为44.2%,差值25.3%.说明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的效率远远大于FeCl3。

(经计算,质量分数为3.5% FeCl3溶液和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相比每滴FeCl3溶液中的Fe+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


六、实验结论:
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的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