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篮球模块教学设计
3.学生跟着教师练习。积极参与。
学生活动:学生在听讲和观察示范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和学练。教师活动: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并做好动作的示范、讲解与指导。
资源再组合
篮球新玩法:
学生自由练习,
展示篮球新玩法。
要求:让球动起来
1.学生自由组合,两人一组,三人一组,或多人一组,创新球性练习方法。
探索新技术
1.基本站立姿势
2.步伐移动
滑步、后撤步、后退跑、急停、转身
3.球性练习
a.双手胸前向上抛球后击掌
b. 双手向上抛球后做俯卧撑
c. 身前抛接球,身后击掌
d. 双手身前身后胯下反弹传球
e. 前后手左右交替胯下接放球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师提出要求与目标。
2.“跟我学”,教师带领学生围绕一个篮球场做基本站立姿势、正常跑、滑步、后撤步、后退跑、急停、转身等练习。
(3)身心动员,学会身体素质练习方法
主教材
步伐移动
球性练习
副教材
了解篮球运动
查找并了解篮球规则
过程
学习内容
教学组织策略
身心总动员
1.队列集合,检查人数
2.提出要求
3.身心动员,集中注意力
1.课前布置本次课所需场地器材,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2. 向同学们亲切问好,检查服装及病事假情况,宣讲本次课的内容和要求。学生活动:注意力集中,自觉整齐列队,认真听教师宣讲,明确上课内容和要求。
高中篮球模块教学设计1
篮球训练营单元教学计划
模块教学内容:篮球选项教学(水平五,模块学习层次一)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篮球选修学生
执教学校:句容市第三中学
创作主题:我参与,我健康,我成功,我快乐
参与者:
模块学习目标
运动参与方面:通过篮球技、战术的学习,表现出积极的学习兴趣和对篮球运动的追求。
运动技能方面:能掌握本单元的篮球单个技术动作,能合理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个技术动作串联、组合练习,并能在实践中探索篮球技、战术的特点。
要求:原地和行进间交替进行。护球尽量眼睛注意前方。
口诀
五指自然分
上臂按拍球
臂腕指用力
送拉要协调
1.自我运球尝试
2.教师讲解,出示练习图片
3. 体会运球与拍球的区别,注意正确手型,(掌心空出)
4.. 原地运球练习
5. 两人一组,原地高低姿听信号变化运球,互评互纠
6.教师巡回指导
阶 段 目 标:熟练原地运球(难度和层次由浅入深),着重体会臂、腕、指协调 用力,球手一体的感觉
3.讲解有关比赛用球和场地的规则
4.布置课后作业
课次
3
心手合一
运球篇(3)
学习目标
1. 懂得行进间运球和变向运球的动作要领,并能根据此进行练习。
2. 了解转身的时机和动作要领,并能基本掌握技术并在比赛时加以运用。
3. 能根据自我和他人的评价及时对自身动作进行纠正,增强相互间的信任。
4. 练习时能做到相互帮助与保护。
开拓与创新
分组探索
1、学生3—4人一组进行探究性学习运球动作
2.分层次教学
a)尝试运球前进
b)原地强化练习
1.讲解运球在比赛中的重要性并让学生自主练习时思考以下问题:头部动作如何做?眼怎么看?下肢如何移动才合理?
2. 自由练习时体会动作要领,解决三大弱点
手的部位:指根以上部位
球的落点在体侧 视野开阔
主教材
行进间的运球
变向运球
副教材
转身技术练习
过程
学习内容
教学组织策略
温故而知新
球性及运球练习
主题:我让球听话
学生人手一球根据练习主题自由进行练习。教师也拿一球进行练习,练习时选择的内容要具有先领性。
探
索
新
技
术
1. 行进间的运球
按拍球后上方
2.转身技术练习
转身时,要用中枢脚的前脚掌转动
1. 复习原地高、低运球
3.分层次教学,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性学习
4.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合作学习,相互配合,相互纠错
实践中运用
1.对抗性运球练习
2.总结回顾,讲解有关比赛用球和场地的知识
3.布置课后任务,复习运球基本功练习,查找有关比赛时间和记时的规则。
1.两人一对一运球练习,一人运球一人消极防守,运球失误后互换
2.总结本课学生表现,指出存在缺点
2.踊跃进行自我展示。
3.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练习情况,参与学生的练习,寻找亮点和特色,基础差的组提示其创新方向。
阶段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成功的收获
哨声集和整队。
调整放松:呼吸导引放松。
小结本课。宣布下次课内容和课外练习内容。查找有关比赛用球和场地的知识。
收还器材:布置学生收还器材。
1.讲解放松内容,口令指挥。
交换手练习
副教材
球性练习
过程
学习内容
教学组织策略
温故而知新
球性练习
“让球听我话”
1.学生自由进行球性练习,主题“让球听我话”,不要怕球掉了
2.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3.教师利用广告板提供球性练习方法
探索新技术
运球: A、高低运球,B、单手前后左右运球,C、左右手交替运球。
重点:运球的手型,按拍球的部位、力量。
身体健康方面:全面发展与篮球运动相关的体能,使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
心理健康方面:形成乐于主动参与教学互动,敢于战胜自我,勇敢顽强,勇于拼搏的竞争精神,体验成功的乐趣。
社会适应方面:使学生认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学会合作练习的方法,学会交流,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最终取得本单元的最佳学习效果。
模块学练内容
2. 尝试运球前进练习
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示范练习
4.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3—4人一组进行探究性学习运球动作
运动知识
运动技能
相关方法
1.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特征与锻炼价值。
2.篮球基本技能、基本战术、篮球规则、裁判法和身体素质。
3.实践中技、战术的运用与行为道德准则培养。
1.掌握基本的运球、传接球、投篮等技术动作。
2.将单个技术动作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技术动作组合、串联或实践运用。
3.能掌握几种简单的战术配合。
2.询问各组组长成绩,
3.评判胜负,鼓励学生
4.布置课外作业
5.查找有关比赛用球和场地的知识。
6. 师生再见
7. 归还器材,收登记表,击掌解散
课次
2
球随手动
运球篇(2)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持球和运球的动作要领并会进行练习
2.会判断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3.能与同伴合作交流,互教互学互评互纠
主教材
高、低运球
1.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方法。
2.篮球技能的相互合作学练、相互评议的方法。
3.篮球技能的实践运用规则与方法。
4.相关安全知识技能。
5.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课次
1
初步入门
运球篇(1)
学习目标
(1)亲身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通过学习,能掌握几种简单的球性练习和基本步伐移动方法
(2)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