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要:加快培养新型高素质人才,加快推进学校科学发展,这些新的形势任务,既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该文针对新形势下的教师队伍的新问题,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组织领导、提高教师队伍能力素质、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和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教育模式教师队伍高素质人才
1 新形势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加快培养新型高素质人才,加快推进学校科学发展,这些新的形势任务,既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又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1.1 教师能力素质与新的任务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的会议精神,加快推进院校教育改革,努力培养新型高素质人才,是我校的新的历史使命。
着眼新形势,加快构建紧贴时代、注重创新、特色鲜明的教学内容体系和围绕使命任务、岗位任职的教学方法体系,已经成为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高度重视。
以我系为例,目前教师队伍中,有部队任职经历的不到15%,相当部分教师由于知识构成的缺陷,很难做到由过去偏重于基础性、知识性、学科性教学,向注重应用性、创新性和综合性信息化教学转变,
从而难以高质量的完成新的教育任务。
1.2 人才引进和人才保留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
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加之受院校自身特点和编制体制、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人才流失现象依然存在,人才引进难、保留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近两年,我系因退休、跳槽等原因减少的教师人数占全系原有人数30%,且未能引进一人,人才引进和人才保留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
1.3 调整教师队伍结构促进教师队伍协调发展的任务日益紧迫
目前,学院高层次拔尖人才,数量较少,种类不多,规模效应不大,难以凸显学院的地位作用;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甚合理,个别学科40以下的中青年骨干缺乏,没有形成合理的学科梯队,学科带头人面临“青黄不接”的问题;学院个别学科专业,“近亲繁殖”现象突出,学缘结构单一,难以提升学科的学术水平。
以上这些问题,极大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健康协调全面发展,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院校教育模式的转变,不利于我院的改革发展。
如何解决好以上问题,加快调整教师队伍结构,促进教师队伍协调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 新形势下教师队伍建设应重点把握的几个环节
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必须根据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这一根本
任务,逐条对照总后党委5号文件,以提高能力素质为根本,以调整队伍结构为重点,以完善制度机制为保障,以营造良好环境为前提。
2.1 突出能力建设
学院各级党委和机关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人才观,始终坚持把提高教师能力素质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着眼点,把教师能力建设摆在学院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集合全院力量,积极主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胜任院校教育模式转变任务的能力素质。
2.2 调整队伍结构
学院各级党委和机关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的现实,努力在调整结构、理顺关系上下功夫见成效,要在调整年龄结构,改善学缘结构,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团队建设等方面重点作为,务求在尽短时间内改善学院教师队伍结构,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2.3 完善制度机制
学院各级党委和机关要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化建设,努力探索形成一整套适合学院实际的教师使用、培养、考核、奖惩、引进等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在教师使用和管理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实现科学管理。
2.4 营造良好氛围
学院各级党委和机关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工作生活环境,为教师构筑成就事业的平台,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尊师重教、尊重人才,靠素质立身、靠实绩进步的正确导向和良好氛围。
3 关于新形势下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着眼新的形势和任务,教师队伍建设必须紧贴学院实际,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
3.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组织领导
必须强化各级人才意识,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且真正发挥组织领导机构的职能作用,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能够落到实处。
要制定好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统筹搞好学院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与学院整体建设规划、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与总部人才建设规划、总体规划与具体规划、长远规划与近期规划,确保整个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有序展开。
3.2 提高教师队伍能力素质
加大高层次拔尖人才的选拔培养力度,充分利用人才成长平台和途径,发挥拔尖人才辐射影响作用,以点带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支持团队建设,建强学科学术带头人队伍,实行聘任制度,聘任在国内外同行中有较大学术影响和较高知名度的专家担任团队带头
人,支持优秀团队和个人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交流会议和学习、培训、考察活动,资助其发表、出版具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论文或著作。
3.3 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要优化学缘结构,严格控制学院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连读留校,加大教师送学培养力度,重点安排第一学历为本院的教师到外校攻读学位,防止师徒同堂、近亲繁殖现象,改善教师队伍的学缘情况。
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以改善条件、提高待遇为抓手,特招地方优秀人才入校、优秀博士生留校、选调优秀教师等方式,大力引进学院急需的学科专业人才。
3.4 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
健全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在对教师考核时,要以业绩为重点,以德、识、才、学、体为基本要素,针对岗位特点,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评价考核体系,真正发挥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
要切实兑现考评结果,严格按照总部规定的比例,考评结果为基本称职的,应与当年拟评定资格对象一并进行评审答辩,未通过答辩的视为不称职。
考评结果不称职的,及时调任下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扩大以考代评范围,对国家已经开设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专业系列,申请相应资格人员可按要求参加考试,考试合格直接确定专业技术资格。
4 结语
总之,只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调整教师队伍结构,加强教师能力素质的培养,为广大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氛围,才能培养高素质的教师人才。
参考文献
[1] 彭珂珊.试论高校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及对策[N].科学新闻,2007-05-23.
[2] 张纪萍.教师为本—也谈新形势下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
[D].2009-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