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文写作知识题库Word版

公文写作知识题库Word版

公文写作知识竞赛题库一共250条题目,其中70道判断题,120道单选题,50道多选题,10道简答题。

一、判断题(一共70题)()1.行政公文是国家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实施和管理政务活动的权威工具和有效手段。

()2.公文的作者是对公文负有法律责任的机关或机关的法定代表人。

()3.凡公文都有其特定的格式要求。

()4.公文格式分为:文头格式、正文格式、文尾格式。

()5.公文写作的时限性强,但不是所有的公文都要求做到快写快发。

()6.公文处理必须准确、周密,确保质量。

()7.通报主要用于传达事项。

()8.公文的正本不等于定稿。

()9.所有的会议纪要对与会者都具有约束力。

()10.公文写作的时限性强,但不是所有的公文都要求做到快写快发。

()11.公文处理必须准确、周密,确保质量。

()12.通报主要用于传达事项。

()13.负责公文处理工作的是本机关的档案室。

()14.公文办理主要分为收文和发文。

()15.公文排版必须从左到右横写、横排。

()16.公文用纸一般采用国际标准B5(18.2cmⅹ25.7cm)。

()17.公文的发文机关是撰写公文的人。

()18.一般已正式打印的公文,可以不加盖发文机关的公章。

()19.公文的主送机关是指行文的对象,也就是承办这一公文的收文机关。

()20.命令(令)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发布重大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文种。

()21.决定的标题一般采用完全式标题,不能随意使用省略式标题。

()22.联合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都须加盖印章。

()23.附件,就是指那些为公文作补充说明或印证参考的材料,以及以命令发布的规章制度和转发的文件。

()24.发文时间,一般以文件发放的日期为准。

()25.发文时间可以将“二00一年”写成“ 2001 年”或简称“ O 一”年。

()26.公文中适当用一些形容词,也是允许的,但不要乱用华而不实、矫揉造作的词语和不必要的描写。

()27.公文要尽量避免语言的套路化、格式化。

()28.几个单位联合发文要把主办单位放在第一位。

()29.公文作者和读者都不是特定的。

()30. 为了增加感染力,公文也可以进行描写和抒情。

()31. 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主要工具。

()32. 公文有两个特征:一个是特定效力、另一个是规范体式。

()33. 公文中的特定效力,即要求公文在写作时要严肃、严谨、不能出差错,体现权威性。

()34. 公文不是按照一定的书写和印刷方式去表现,即没有要求公文的排布和标志要素统一规范,要标准化。

()35. 公文格式既由公文的内容所决定,又服务于公文的内容需要。

()36.标题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

()37.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

()38.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都可以使用标点符号。

()39. 公文格式各要素主要分为版头、主体、版记三部分。

()40. 发文机关标识是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mm,使用小标宋体字,颜色为红色。

()41. 发文字号发文顺序号加“第”字,编虚位(即01不编为1)。

()42. 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不是处在同一行。

()43. 二类的标题是使用3号楷体,不用加粗。

()44. 三类标题是使用3号黑体。

()45. 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是:一、(一)1.(1)()46. 在“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等后用顿号(即:“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

()47. 在“1”、“2”、“3”和“A”、“B”、“C”等后使用齐线墨点(实心小圆点),即“1.”、“2.”、“3.”或“A.”、“B.”、“C.”。

()48. 可以在序号加括号时,即(1)(2)(3)等后加标点符号。

()49. 在“一方面”、“另一方面”之后,可以分别用逗号,也可以不用标点符号,直接连接下文。

()50. 请示、报告、函这三种文种必须标注附注。

()51. 不经签发人同意,任何人不得改动公文定稿的内容。

()52. 向一切有审批权的机关请求批准时均应写“请示”。

()53. 请示在未获批准之前不能抄送给下级机关。

()54. 为使上行文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应在文中多标注几个主送机关。

()55. 公文中的数字均应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56. 请示的结尾可写作:以上意见如无不当,请着即批复。

()57. 在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

()58. 主送机关必须是受文机关中级别层次高的机关,抄送机关则必须是其中级别层次低的()59. 凡文中使用连接号的应该使用“~”,而不使用“—”或“——”。

()60. 通知具有多种功能,既能“上传”,又可以下达。

()61. 规范性公文的生效日期应是公文起草完成的时间。

()62. 在规范性公文中,应当使用“拟”、“打算”、“准备”等词汇修饰意图和要求。

()63. 规定与办法的不同点在于规定比办法更具体、精细,所针对事物的规模相对小一些。

()64. 决定可以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具有法定的强制力。

()65. 公文是人人都要阅读的,行文文字要求不必很精炼。

()66. 为提高办事效率,不必每一份文件都经过领导签发。

()67. 材料是公文写作的基础,在明确行文目的之后,要进行调查研究。

()68.对于上级的指示,只须参考执行。

()69. 请示的内容必须是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之内的事。

()70. 工作报告应在工作开始之前写,以求得上级领导的指导。

二、单项选择题(一共120题)1. 根据公文作用的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

A. 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B. 通用公文、专用公文C. 规范性公文、领导指导性公文、公布性公文、陈述呈请性公文、商洽性公文、证明性公文D. 收文、发文2. 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

A. 内部使用文件B. 秘密文件C. 机密文件D. 绝密文件3.用于行政管理的“命令(令)”,其发布权限属于()。

A.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B. 党、政、军各类机关C. 国务院及其各部门D. 国家大型企业、事业单位4.以下有关公文的说法错误的有:()。

A. 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B. 通用公文,又称行政公文,指各类机关普遍使用的文件,如请示、报告、函等C. 通知的作者广泛,不受机关性质与级别层次的限制D. 函为不相隶属机关间相互往来的正式公文,对受文者的行为没有强制性影响5.公文的主题是公文制发者所要表达的()A 政策和法规的观念B 重视本单位利益的观念C 意图或主张D 通报有关事件的细节6.公文的作者是指()。

A 制发文件的机关B拟制公文的秘书工作人员C 参与文件形成过程的全体机关工作人员D 审核鉴发文件的机关工作人员7.公文在传达制发机关决策与意图,体现制发机关的意志与权力方面的重要特征是()。

A 法定性 B.权威性 C 公开性 D 制约性8.公文在执行上的重要要求是()。

A 实践性B 强制性C 时间限度D 指导作用9.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

A 下行文 B平行文C上行文 D 具有行政约束力的规章10.向级别与本机关相同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某事项应使用()。

A 请示B 报告C 通报D 函11.公文中的祈使句常常依靠()A 语气调表述B 惯用的句式表达C 感叹词表达D 无主句表达12.商洽性文件的主要文种是()。

A.请示 B通知 C 函 D 通报13.公文的结尾,通常采用下述形式()。

A 交代制发公文的根据与目的B 直接点明结论,以阐明制发此文的原因C 发出号召,提出希望与要求D表示敬意、谢意14.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

A 阿拉伯数字B 汉字C 汉字大写D 汉字与阿拉伯数字皆可15.下列关于会议纪要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A纪要的性质取决于会议的内容性质与印发会议纪要的目的要求B会议纪要有交流会议信息,介绍经验的作用,但没有约束执行的效用C 撰写会议纪要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作各种调查,广泛选取材料D 撰写会议纪要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也可叙议结合16.简报不具有以下哪一特点()。

A 连续性,大部分简报需连续分期印发B 明确的针对性C 简明,贵在“简”D 快速有强烈的时间性17.撰写一篇简报,一般情况下要符合下列哪点要求()。

A 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B 一般用分条列项形式表述C 要求简明精炼,突出重点,字数一般控制在千字左右D 要求首先讲清形势,说明意义18.对于简报的标题,应做到()。

A.写明发支机关名称、事由、文种B 写明主编单位与文种C 概括揭示简报主题D 用套红大字排印,反映简报类型19.向同级业务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时,应使用的文种是().A.请示B.报告C.议案D.公函20. 主送机关指()A.收文机关B.办理或答复收文的机关C.需要了解收文内容的机关D.必须送达的机关21. 撰写请示,要求().A.主送一个主管的上级机关B.主送上级机关的领导人C.受双重领导的机关主送两个上级机关D.主送主管的与有关的上级机关22. 撰写批复,开头应写明().A.上级机关的指示B.国家的有关法规C.下级机关的工作情况D.所针对的请示的日期与标题23. 一般文件的成文日期,指()A.领导人签发的日期B.文件用印日期C.文件发出日期D.领导人签署文件正本日期24. 发文字号是指()A.文件代号B.机关代字C.发文年度D.发文顺序号25. 盖印章时,应做到()A.上压正文,下不压成文日期B.既压正文,又压成文日期C.上不压正文,下压成文日期D.上不压正文,下不压成文日期26. “公告”根据《办法》适用于()A.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B.公布社会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C.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D.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27. “通告”根据《办法》适用于()A.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B.公布社会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C.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D.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28. 传达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使用()A.公告B.通告C.通知D.通报29. 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使用()A.决定B.通告C.通知D.通报30. 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使用()A.决定B.通告C.通知D.通报31.在行文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 联合行文应标明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B 上行文的生效标志是签发人姓名C 请求批准函可以使用“批复”作答D 发文机关名称必须写规范化简称32.一份行政公文中成文日期正确的写法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