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


【临床表现】
面色白或黧黑,腰膝酸冷,形寒 肢冷,尤以下肢为甚,神疲乏力, 男子阳痿,早泄、精冷,女子宫寒 不孕,性欲减退,或见五更泄泻、 完谷不化,或小便频数、清长,夜 尿多,或尿少,周身浮肿,舌淡, 苔白,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
【辨证分析要点】
(1)有肾阳不足、生殖机能减退见症 (腰膝酸冷,男子阳萎、早泄、精 冷,女子宫寒不孕,性欲减退)。
三、肾阴虚证
【概念】 含义是指肾亏损,虚热 内生所表现的虚热证候。
【临床表现】(参教材P194)。 【审证要点】
以肾的主要症状(腰膝酸痛, 眩晕耳鸣,遗精。女子月经失调 与阴虚内热证共见。
【辨证分析要点】
(1)有肾阴亏虚,失于濡养见症 (形体消瘦、口干咽燥,腰膝酸 软而痛,眩晕耳鸣等)。
(2)有阴虚火旺见症(骨蒸潮热、 男子遗精、早泄,女子崩漏,月 经量多等)。
3.辨证分析要点:
(1)有邪热扰胃,胃失和降见症(胃 脘灼痛,拒按等)。
(2)有胃火炽盛见症(渴喜冷饮、消
谷善饥、口臭、龈肿溃烂、齿衄、
便秘尿黄等)。
4.审证要点——胃脘灼热疼痛与实火 炽盛见症共见。
(二)胃阴虚证
1、概念:是指胃阴不足,胃失濡润、 和降所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主症)
胃脘隐痛,嘈杂似饥不欲食, 口燥咽干,大便干结或脘痞不舒, 干呕呃逆舌红少苔,脉细而数(有力)
肾虚水泛证和肾不纳气证的辨证依据。
分析:
❖肾阳虚证以性与生殖机能减退,并伴见 形寒肢冷,腰膝痠冷等虚寒之象为审证 要点;
❖ 肾精不足证多以小儿生长发育迟缓, 成人生殖机能低下及早衰为诊断要点;
❖ 肾气不固证以膀胱或肾不能固摄的 临床表现为审证要点;
❖ 肾虚水泛证以水肿,腰以下为甚, 并伴见腰膝痠冷,畏寒肢冷等虚寒 之象为辨证依据;
肾 一、肾阳虚证 病 二、肾虚水泛证 常 三、肾阴虚证 见 四、肾精不足证 证 五、肾气不固证 候
一、肾阳虚证
【概念】
肾阳虚证是指由于肾阳虚衰,温煦失 职,气化失权所表现的一类虚寒证候。
多因素体阳虚,或年高命门火衰,或 久病伤阳,它脏累及于肾,或因房事太 过,日久损及肾阳所致。
【审证要点】
性与生殖机能减退,二便失司,并 伴见形寒肢冷,腰膝酸冷等虚寒之 象。
节肾病辨证
肾病主要反映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 障碍、水液代谢失常、呼吸功能减退和脑、 髓、骨、发、耳及二便异常等方面,
其常见症状为:腰膝酸软或痛、耳鸣耳聋、 齿摇发脱、阳萎遗精、精少、女子经少、 闭经、不孕、水肿、呼多吸少、二便异常 等。
肾病多虚证,其证多因禀赋 不足,或幼年精气未充,或老年 精气亏损,或房事不节所导致肾 的阴、阳、精、气亏损为常见。 而膀胱的证候则主要是因湿热而 致。
【辨证分析要点】
(1)有气化无权,水湿泛溢见症 (身浮肿以腰以下为甚,小便短少)
(2)有肾阳虚,温煦失职见症(畏 寒肢冷,腰膝冷痛等)。
(3)可有水气凌心犯肺见症(心悸 气短、咳喘痰鸣)。
疑难点:
肾虚水泛证的性质应如何正确理解?
• 〈分析〉本证是因肾阳亏虚,气化 失权,致水湿泛溢所表现的以水肿 腰以下为甚为主症,伴见腰膝酸冷, 畏寒肢冷等虚寒之象,据此可知其 病性为本虚——肾阳虚,标实—— 水气泛溢肌肤、凌心犯肺。
(1)有有生长发育机能减退见症(小 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囟门迟闭, 智力低下、五迟五软;成人早衰、耳 鸣耳聋,发脱齿摇,健忘恍惚、精神 呆钝)。
(2)有生殖机能减退见症(男子精少 不育,妇子经少不孕,性机能低下)。
值得指出的是:“精”虽属阴, 但肾精不足,则无阴虚内热之变; “气”虽属阳,但肾气不足,却 无阳虚生寒之变,此临床应予鉴 别。因此,通过本节学习,应掌 握肾阴虚与肾精不足证;,肾阳 虚证与肾虚水泛证、肾气不固证 在临床表现方面的鉴别。
(2)有阳虚阴盛见症(形寒肢冷,舌 淡苔白脉沉无力)。气化失权(小 便频数,夜尿多)。
(3)有火不失土,脾失健运见症(便 溏、五更泄泻)。
二、肾虚水泛证
【概念】 指肾阳亏损(虚),气化失
权,水湿泛溢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参教材P194)。 【审证要点】
水肿腰以下为甚,伴见腰膝酸 冷、畏寒肢冷等虚寒之象。
(1)腑病多实,虚则兼脏 (2)热多寒少 (3)食、虫较多 (4)腑道相连,病多兼涉:胆胃、 胃肠同病者多
二、证候举要
(一) 胃热炽盛证 1、概念:是指胃中火热炽盛、胃失和降
所表现的实热证候。 2、临床表现:(主症)
胃脘灼热,甚者灼痛,渴喜饮冷 消谷善饥或见口臭,牙龈肿痛, 齿衄、证
【概念】
指肾精亏虚,表现以生长发育迟缓,生 殖机能低下、早衰为主症的一类证候。
【临床表现】(参教材P195)。 【审证要点】
以生长发育迟缓、生殖机能低下及早衰 为审证要点。
肾精不足是肾病病理变化的基础,发展中 若见偏寒偏热时,便可以阴阳之属性概括 之而称作肾阴虚或肾阳虚证。
【辨证分析要点】
四 、肾气不固证
【概念】 是指肾气亏虚,封藏固摄失职 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参教材P195)。 【审证要点】
以肾与膀胱不能固摄 的临床 表现为辨证依据。
【辨证分析要点】
(1)有肾失封藏固摄见症(遗尿、 尿失禁、夜尿多、男子滑精、早泄 , 女子月经淋漓不净、带下清稀,胎 动易滑)。
(2)有肾气亏虚见症(腰膝酸软、 耳鸣失职等)。
❖ 肾不纳气证则以久病咳喘,呼多吸 少,动则益甚及肺肾气虚的表现为 辨证要点,又称肺肾气虚证。
第六节 腑病辨证
一、辨证概要
1、生理病理与显症特点 (1)腑居腹内,位分中下——脘腹痞
满胀痛 (2)腑为腔器,容纳、传导、化物—
—饮食、二便出入不畅 (3)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气
机不通,浊气上逆
2、发病特点 腑病发病特点:
【概念辨析】 肾气不固证与肾阳虚证鉴别
〈分析〉二者均有面白、腰酸耳鸣、小便 异常、生殖障碍等症状。不同之处:
肾气不固证突出尿、精、带、胎失于固 摄的症状,而且无明显寒象。
肾阳虚证突出表现为阳虚内寒的特征。 如腰及下肢冷痛,畏寒肢冷,阳痿精冷, 宫寒不孕,下利清谷,尿少水肿等失于 温养的功能。
疑难点: 肾阳虚证、肾精不足证、肾气不固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