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C低温余热发电设备项目财务分析表
一、项目建设背景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
制高点的重大举措。
当前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价值链为纽带,形
成专业化分工相对明确、错位竞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格局。
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RankineCycle,简称ORC)是以低沸点有
机物为工质的朗肯循环,主要由余热锅炉(或换热器)、透平、冷凝
器和工质泵四大部分组成。
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可分为常规的水蒸气朗肯循环以及低温余热发
电两种。
常规的水蒸气朗肯循环中,工质是水蒸气,由四大设备:锅炉、汽
轮机、冷凝器和给水泵组成。
工质在热力设备中不断进行等压加热、
绝热膨胀、等压放热和绝热压缩四个过程,使热能不断转化为机械能。
当利用低温有机工质(如上述的戊烷)作为循环的工质时,主要设备有:蒸发器、汽轮机、冷凝器和循环泵等。
对于低及中等的焓热,ORC技术与常规的水蒸气朗肯循环相比有很
多优点,主要体现在回收显热方面有较高的效率,由于循环中显热/潜热
不相等,而ORC技术中此比例大。
因此采用ORC技术可回收较多的热量。
目前,我国出现了大批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成果,有些成果已
经实现了投产,并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进入2014年,我国相关方
面的研究成果更多的涌现了出来,中船重工第七一二研究所研制出大
功率ORC低温余热回收发电装置,并掌握了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
开
山股份国外螺杆膨胀机业务开拓成绩颇多,并在积极进行国内推广,
螺杆膨胀机成为该集团的重点和明星业务之一,汉钟精机拥有整体解
决方案,并在积极谋划布局市场。
银轮股份ORC系统研发获重大突破,开山股份船用ORC系统样机已试制成功,并准备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博尔能源国内首台低温余热ORC透平发电机组成功投入商业化运营,
首套兆瓦级ORC低温余热综合利用项目在包钢投入使用并且运行效果
较好。
这些成绩和事迹说明,我国在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方面已经取
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并在积极开展推广和深入研究。
2017年我国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行业产量约43.2万千瓦,同比2016年的35.4万千瓦增长了22.03%。
2017年我国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需求量约42.6万千瓦,同比2016年的34.8万千瓦增长了22.41%。
我国在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市场的发展是正向的,其环保节能
的优势不仅是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在工作运转中,更是具有常规
发电系统所缺乏的优势。
国内开展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研究单位较多,包括清华大学
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
二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天津大学中低温
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另外,ORC低温余热发电主要制造单位包括开山股份、博尔能源、银轮股份等多个公司,行业集中度相
对来说较一般,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ORC低温发电技术,其低温热源是工业过程废热、太阳能、海洋温差、地热等清洁能源,技术突破点在于研究更低的热源温度以驱动透
平做功发电,以适应更多的工况条件。
尽管发电效率低于传统火电,
但由于使用的是清洁能源及工业过程中被废弃的低品质余热,因此在
国际能源市场发展迅速。
ORC行业的未来市场不在工业余热,而是在新能源领域。
1.工业余热的合同能源管理电价不容易统一费用,但是新能源可
以根据国家政策进行效益核算,比如光热发电上网电价就是1.2元/度。
2.工业余热发电通常工况不稳定,要根据各个热源进行个性化的设计,不容易实现标准化、批量化生产。
3.但是,中国目前ORC的市场仍然是以工业余热,新能源领域是未来时。
二、公司介绍
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梦想、责任、忠诚、一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围绕业务体系、管控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重塑,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加强团队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供应链管理平台。
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不断投入巨资引入先进研发设备,更新思想观念,依托优秀的人才、完善的信息、现代科技技术等优势,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品牌发展。
三、项目基本情况
以优势企业为主体,以产业重点产品服务应用为导向,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基地园区、产业集群为载体,推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确保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
根据谨
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4890.3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396.1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25%;建设期利息136.7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2%;流动资金2357.5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83%。
项目正常经营年份每年营业收入282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23894.06万元,税金及附加117.36万元,净利润3141.44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5.15%,财务净现值87.14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29年。
四、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
(一)投资估算的依据
本期项目其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估算的主要依据包括: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3、《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审规程》
4、《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规定》
5、《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6、《企业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
7、《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
(二)项目费用与效益范围界定
本期项目费用界定为工程建设费用和项目运营期所发生的各项费用;项目效益界定为运营期所产生的各项收益,并严格遵循财务评价过程中费用与效益计算范围相一致性的原则。
五、建设投资估算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2396.15万元,包括:工程建设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三个部分。
(一)工程费用
工程建设费用包括建筑工程投资(含土地费用)、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勘察设计费、生产准备费、其他前期工作费用,合计10928.28万元。
1、建筑工程投资估算
根据估算,本期项目建筑工程投资为4786.75万元。
2、设备购置费估算
设备购置费的估算是根据国内外制造厂家(商)报价和类似工程设备价格,同时参照《机电产品报价手册》和《建设项目概算编制办法及各项概算指标》规定的相应要求进行,并考虑必要的运杂费进行估算。
本期项目设备购置费为5775.18万元。
3、安装工程费估算
本期项目安装工程费为366.35万元。
(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本期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1167.94万元。
(三)预备费
本期项目预备费为299.93万元。
六、建设期利息
按照建设规划,本期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其中申请银行贷款5581.38万元,贷款利率按4.9%进行测算,建设期利息136.74万元。
七、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是指项目建成投产后,为进行正常运营,用于购买辅助材料、燃料、支付工资或者其他经营费用等所需的周转资金。
流动资金测算一般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或扩大指标法,根据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情况及本项目产品生产特点和项目运营特点,该项目流动资金测算参照同行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合理周转天数,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进行测算。
根据测算,本期项目流动资金为2357.50万元。
八、项目总投资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
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4890.3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396.1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25%;建设期利息136.7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2%;流动资金2357.5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83%。
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单位:万元
九、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本期项目总投资14890.39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5581.38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
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单位:万元
十、经济测算基本假设及参数选取
(一)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
本期项目所有基础数据均以近期物价水平为基础,项目运营期内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只考虑装产品及服务相对价格变化,同时,假设当年装产品及服务产量等于当年产品销售量。
(二)项目计算期及达产计划的确定
为了更加直观的体现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情况,本期项目计算期为10年,其中建设期1年(12个月),运营期9年。
项目自投入运营后逐年提高运营能力直至达到预期规划目标,即满负荷运营。
十一、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一)营业收入估算
本期项目正常经营年份预计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28200.00万元。
(二)正常经营年份增值税估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和《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及相关规定,本期项目正常经营年份应缴纳增值税计算如下:正常经营年份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978.02万元。
(三)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
本期项目总成本费用主要包括外购原材料费、外购燃料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其他制造费用、其他管理费用、其他营业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等。
本期项目年综合总成本费用的估算是以产品的综合总成本费用为基点进行,根据谨慎财务测算,当项目达到正常生产年份时,按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