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质勘探论文

地质勘探论文

地质勘探论文
初探地质勘探成本的控制
【摘要】地勘单位从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过渡到目前的体制,走过了一段较长而曲折的道路。

由于地勘单位长期工作于野外,流动性大,绝大部分成本发生在野处。

成本控制难度较大,很多地勘单位利润较低,存在“穷庙富和尚”的现象,如何对地质勘察项目中的成本进行控制是地勘单位较为棘手的事。

【关键词】地质勘探成本控制
一、地勘单位的生产管理特点
地质勘察项目是由科技型和劳务型或体力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
一种劳动。

虽然劳务型或体力劳动是辅助性专业,是为科技型或脑力劳动服务的,但它是地质勘察项目的主要勘察手段。

由于其成本投入较大,致使地质勘察项目效益不佳。

其生产管理具有如下特点:
1、改革不到位。

地勘单位大部分管理体制改革力度不大,经营机制不灵活,“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发挥。

2、勘探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员自律性差。

3、工作流动性大。

由于地质勘察项目主要是野外作业,流动性大,管理人员往往管理不到位,使地质勘察项目成本控制难度大且数据精度低。

4、劳务型工序多。

往往一个地质勘察项目要涉及到多种勘探手段、各种野外试验、各种地质测绘和工程测量。

这些勘探试验手段都需要大量的劳务用工,开支大,成本高。

由于这些工作大部分都在野外进行,管理人员难以到位,全凭工作人员自律。

因此,管理难度大,成本高。

5、辅助工作量大。

地质勘察项目辅助工作多,工作量大,涉及面广,诸如运输费、材料费、装卸费、保管费、租赁费和水电费等,成本控制难度大。

6、市场竞争不规范。

市场竞争不规范,供方为招揽顾客而对勘探采购人员以多开发票和给回扣等形式满足采购人员的要求,从而造成成本增加。

7、野外勘察人员个人收入低。

由于地质勘察项目勘探人员常年野外作业,工作辛苦,而他们的野外报酬又很低,致使从事野外勘探人员的个人收入偏低,从而部分勘探人员以多开发票和收取回扣等形式进行敛财,加大了项目成本。

二、地质勘察项目管理
根据地勘单位的生产管理特点,必须实施科学的地质勘察项目管理,以项目为中心,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变事后控制为事先控制,节余归己,超支不补,从而严格成本控制。

具体为:
1、以项目为中心。

地勘单位主要是经营地质勘察项目,项目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存亡。

因此,企业应以项目为纲,一切工作都要为项目服务,特别是经营和财务人员,要到野外现场进行跟踪管理,了
解成本发生的全过程,搞清劳务、材料、运费、租金等的数量和单价,以便合理的计算成本。

2、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要赋予项目经理人、财、物的权利,
保证项目资金的按时足额到位,在严格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的基础上,严格成本控制。

项目经理必须对自己所报的项目完全成本负责,不论项目完全成本是否合适,一经确定,必须执行。

不论任何原因,项目经理必须保证项目成员的利益不受侵犯,保证成员的工资和野外补助按时足额发放。

项目成本节余归项目经理,项目成本超支由项目经理垫付。

3、质量和进度控制。

企业应对项目进行质量和进度的跟踪管理,定期到野外或项目的作业现场实施检查验收,使项目质量和进度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项目返工等不应该发生的成本。

4、注重项目安全和精神文明建设。

企业应对项目进行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避免安全生产事故和经营风险的发生:要经常对项目成员
进行法制教育,避免违反法律和法规的行为发生,减少因安全生产和经营风险事件或违法事件的发生而增加项目成本。

5、公开项目成本。

为了使每一个项目成员都能够监督项目成本开支,防止项目经理克扣项目成员的工资和野外补助以及多开发票和收取回扣等违法行为的发生,企业应对项目成本的开支情况及时公布,使每一个项目成员都能够了解项目成本的开支状况,以便监督,避免一些不应开支的情况的发生。

三、项目管理在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地质勘察项目管理的关键是成本控制,而成本控制的关键则是事先控制。

所谓事先控制就是确定项目的完全成本,而这一环节的工作实施起来操作性较差。

往往是经营管理部门和项目经理为项目的完全成本的构成、数量、单价及其风险程度意见分歧较大,双方难于达成共识,特别是项目经理,其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如何使完全成本的额度大一些,很少把主要精力用于质量提高和项目效益挖潜上,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使项目管理的目的不能真正达到,失去了项目管理的意义。

四、应注意的问题
(1)企业应派经营和财务人员对典型的项目进行现场跟踪管理。

(2)严格项目经理负责制,使项目经理人、财、物的权利落实到位。

(3)处理好项目成本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资源配置的关系。

(4)项目完全成本的平均比率值必须是动态的管理,项目完全成本的虚拟平均比率值应严格建立在项目具体情况、合同书、国家现行规范和规程的基础上。

(5)竞价标底和竞标报价必须保密,项目经理的确定必须公平公正。

(6)企业应对项目的实施进行跟踪管理,定期检查验收,按期和足额的支付项目成本费用。

(7)应经常对项目成本控制情况进行分析。

(8)企业应保证有足够的项目经理人才储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