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气块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加气块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球磨制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进入作业现场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严格遵守工艺及劳动纪律,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二、开车前的准备及开车操作1、开车前应详细检查电动机、减速机、中空轴轴承、大小齿轮、磨机筒体、进出料箱、渣浆泵、搅拌机等设备是否完好,各润滑部位润滑情况是否符合要求,球磨机筒体有无千斤顶顶住,各管道是否畅通,制浆池有无杂物,确认设备设施完好,周围无障碍物和人员后方可开车。

2、开车顺序开车时严格按搅拌机一一球磨机一一打开给料水一一过渡罐下料阀的顺序执行操作,待磨后池满池且符合工艺要求时开动渣浆泵将料浆打入储浆罐,每隔半小时观察一次料浆罐是否满溢。

其中给料水阀门打开要慢,严禁因过快造成出料细度、稠度变化过大。

三、运转中的注意:事项1、严守工作岗位,认真操作设备每半小时对所属设备、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经常监视电流波动、电机及各传动部位的温升悄况,各螺丝有无松动。

每半小时观察一次渣浆泵防堵运行是否正常。

2、稳定磨砂制浆作业过程,做到准确投料,为配料浇注提供优质稳定的合格砂浆,当生产工艺需要调整配料时,应积极配合调整。

3、打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防止储浆罐满溢。

4、严禁在245KW电机周围烤火取暖、烘物及洒水等,严禁戴手套或湿手操作电器设备,要及时清理作业场所散落的物料及杂物,严禁将作业场所物料向厂房外冲。

5、各设备润滑点严禁缺油,确保筒体无漏浆、螺丝无松脱、无撞击声、所有地脚螺丝无松动、震动现象,各部位温度不超过60°C。

6、清理、检修球磨机、制浆池时,必须切断电源,挂上“有人作业,严禁合闸” 禁牌;长时间不开动球磨机时,应在球磨筒体中心用千斤顶顶住筒体。

7、设备发生重大故障时,操作者有权立即停车,并及时报告主管领导,经抢修能挽回损失的应积极组织抢修,如无法抢修,则应保持事故现场,向公司汇报处理。

四、停车顺序停车应按过渡罐下料阀门一一给料水阀门一一球磨机的顺序,其中球磨机应在适当磨空后再停;待制浆池料浆打完后再停搅拌机、渣浆泵。

配料、浇注(控制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进入作业岗位后必须精神高度集中,要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执行操作, 严格遵守公司劳动纪律,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二、开机前的准备和开机操作1、开机前先了解上一班次浇注情况及本班原料、配料情况,落实作业要求和应变情况;检査所属设备是否正常,各润滑部位润滑悄况是否足量;检查搅拌罐和铝粉搅拌罐内是否有存料、积水,各传动、输送部件是否完好正常,各开关阀门是否准确;排净蒸气加热管内冷凝水;查看料浆罐存量,石灰、水泥、铝粉存量, 符合生产要求时方可开机配料。

2、开机配料、浇注时按如下顺序执行操作:(1)打开电源,校对电子称是否有存料,显示是否准确。

(2)开动铝粉罐搅拌机并按工艺要求向其中加入定量的清水、铝粉、外加剂,制成具有一定浓度的铝浆。

(3)启动过渡池搅拌机,打开料浆储罐阀门放浆,严密观察料位情况,并发出准备生产信号。

(4)对各原料按配料单配比要求进行计量,启动浇注搅拌机,按砂浆、水泥、石灰的顺序向搅拌罐投料,在搅拌时间、温度达到规定要求后加入铝浆,并在铝浆加入时间达到规定要求后立刻进行浇注。

其中各阀门在物料加入后应立刻关闭。

(5)按规定对配料、搅拌、浇注等过程中的相关参数进行如实记录。

(6)核对工艺参数并进入下一模的配料、浇注过程。

三、配料浇注中的注意事项1、在对岗位所属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维修及清扫时必须切断电源,并挂出“有人作业,禁止合闸”禁牌。

2、及时就各原料的存量情况与相关岗位人员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3、及时就浇注稳定性情况同工艺人员做好配料的变动协调工作。

4、每浇注12模用清水冲洗浇注搅拌机一次。

四、停机操作1、在停机时必须按以下操作执行停机工作(1)将过渡池内所放料浆完全用完后关闭过渡池搅拌机。

(2)确保各讣量称内无剩余物料,浇注搅拌罐内无料浆,对浇注搅拌机至少进行2次以上的清水冲洗。

(3)关闭并切断控制台电源。

2、停机后要认真做好岗位场地的卫生清扫工作,写好当班生产原料消耗报表。

认真填好交接班记录表,并严格按照交接班制度执行交接班。

切割机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进入岗位前首先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操作中要严格执行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二、开机前的检査工作:(1)开机前认真检查切割机组各紧固螺丝有无松动,各润滑部位有无注油,其中横切导杆每天2: 00、8: 00、14: 00、20: 00各加润滑油一次,各传动部位是否正常,传动链条松紧是否合适。

(2)认真检查各油泵是否正常,检测两辆运载小车是否协调。

(3)认真检查、校对各钢丝所挂尺寸的准确与否,查看钢丝松紧是否合适,发现过松钢丝要立即进行更换。

(4)检查切割机托起支座是否平稳,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主管领导,并立即进行处理。

(5)认真检查切割机组各控制按钮是否灵敬、限位开关是否正常,发现按钮失灵或限位开关失灵时必须及时处理。

三、开机操作:(1)当上述各项检查确保无误后,方可执行开机操作。

(2)当坯体脱模结束后,启动1号运载小车,载动坯体进入纵向切割区,进行纵向及水平四面切割。

(3)当坯体纵向切割结束后,小车载动坯体进入横向切割区,在小车定位停稳后,启动横向切割机托起支座,将坯体同侧板一同水平托离1号小车,然后1号小车返回脱模区进行下一模坯体脱模,2号运载小车启动,进入托起支座下方,放开支座,将坯体放入2号运载小车,同时启动切割机,进行横向切割和前后两面切割。

(4)当横向切割完成后,启动2号运载小车,将坯体运送至半成品吊场,待坯体吊离后,2号小车返回横切区前,准备下一模坯体的循环作业。

(5)认真如实填写好本模的切割记录登记表。

四、切割中的注意事项:(1)在坯体脱模结束后,括边工要及时、认真做好对坯体的括边工作,以防止纵切蹦角。

括边时要注意安全,防止跌落或被切割机擦伤。

(2)当坯体在两辆运载小车及托起支座之间转换时,操作一定要做到慢、稳、准,严禁因为操作过急而对坯体造成损伤。

(3)在切割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检查切割钢丝的松紧情况,发现钢丝过松要立刻进行更换,对于蹦断的钢丝要立刻进行更换。

(4)时刻注意检查坯体尺寸的准确性,当更换生产规格时应仔细核对,严禁因工作疏忽而对坯体的切割尺寸造成偏差。

(5)经常观察废浆池搅拌机运行是否正常,废浆泵防堵运行是否正常。

(6)切割中,时刻注意废浆池废浆的浓度及废浆量,当废浆浓度达到要求时,及时启动废浆泵,将废浆打入100立方米废浆罐,并及时打开废浆冲洗水进行补充。

(7)当切割废浆池内仍有废浆时,严禁关闭废浆池搅拌机停止搅拌。

(8)长时间(超过6小时)不切割时,应及时将废浆池中的残留废浆打入100 立方米废浆罐。

(9)在对切割机组进行检查、维护、维修及清扫时,必须预先切断电源,并挂牌警示。

对检查发现问题的,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并协助维修。

(10)切割机组所有电线、电力设施的检查、检修及维护工作必须在安全条件下山电工人员进行操作,严禁私自违章操作。

(11)下班前严格检查、清扫场地、设备,认真做好环境卫生清扫工作,认真检查各岗位工具的齐全情况,下班时要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涂油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进入岗位前应首先检查防护措施是否妥当,必须严格按规定穿戴好口罩、手套、靴子等防护用具,工作时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

二、工作中的注意事项:1、工作前首先检查脱模油(废机油)是否勾兑并抽取,如果没有,应先行抽取足够量的脱模油。

然后检查涂油刷有无损坏,若损坏应立即更换新刷子。

2、工作时用涂油刷沾取适量脱模油均匀的涂于组好的空模内壁上,要做到模内没有未涂到油的死角,模底无过多的积油。

对滴漏的油污应当及时清理干净。

3、涂油时要根据生产安排预先涂油,不得让浇注等待涂油,也不得因涂油过早而造成浇注时模内油已干的情况发生。

4、当轨道上有人时严禁推动模具,以免误伤到他人。

严禁在轨道中间无故逗留。

5、不得将涂油刷随意乱放,在涂油间隙时应将涂油刷放于油桶内。

6、下班前应做好环境卫生清扫工作,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化验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化验室人员进行化验操作前,应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有关分析规定和劳动纪律。

二、化验工作中的注意事项1、做好危险化学试剂的使用、保管工作,凡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化验操作都要在通风橱中进行。

2、按规范使用危险化学试剂,如对氨水、盐酸、硝酸、澳等试剂的操作使用时, 瓶口和器皿不得对人,以防止溅射伤人。

3、所有危险化学药品、贵重器皿必须由专人保管,使用时必须经部门领导批准, 并做好使用记录。

4、安全使用电器设备,按规范用电,认真做好漏电的防护工作。

5、在石灰取样时必须先与配料室人员取得联系,在螺旋给料机停止工作后方可取样,严禁在螺旋给料机运转时执行取样操作。

6、对试样分析完毕后应进行分类保管。

7、工作完毕,应把仪器设备、工作场地清理干净。

检查水、电的关闭情况。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化验室参观、操作。

8、认真做好化验设备、设施工的日常维护工作。

9、下班前认真做好化验室的卫生清洁工作,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蒸压及配气岗位操作规程一、工作时必须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作业时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

二、蒸压、配汽工作中的注意事项1、工作前先认真检查所属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检查各润滑点的加油情况,查看各阀门的闭合情况。

检查无误后方可开始工作。

2、工作时要认真做好蒸养记录,升压、恒压、降压过程要每小时记录一次。

对排水、补气及其他操作时要时时记录。

3、定期检查各安全阀、压力表是否正常工作,一旦发现故障应立刻关闭各相关阀门,做好可能危险的预防工作,并通知机修人员组织进行修理、更换,然后上报相关领导。

4、在每次关闭釜盖前应将润滑防粘油(废机油掺石墨粉)涂于密封圈外面。

5、釜盖关闭后应立刻闭锁安全装置。

在釜内升压前密封圈内先通入总管蒸气,升压至工作压力后,再转换阀门,使釜内蒸气直通密封圈槽。

6、只有当压力表指示为零时,方可打开安全装置;只有待安全装置将釜内余气排放完毕后,方可转动手动减速器,使釜盖与密封圈脱开;待釜内余气全部排放后,方可完全打开釜盖。

严禁在釜内仍有余气时强行打开釜盖。

7、封门后再做一次检查,确认无误后,合上电源,启动真空泵,打开水门,打开釜体抽真空封门,进行抽真空工作。

待达到规定真空度后,停泵并关闭抽真空门,进气升温。

8、恒温阶段若有压力下降时,应及时补气,以使釜内保持恒压。

9、在升温阶段,应保持每15分钟排放一次冷凝水,恒温时每小时排放一次冷凝水,排放冷凝水时应记录排水时间及相关状态。

10、在整个蒸压养护中,应时时关注各压力表、温度表、电流表和阀门的状态,及时了解锅炉的供气情况。

11、认真做好余气的再利用工作,在蒸压釜正常运转后应认真做好倒气调度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