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摘要:
经济建设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物质基础,国防和军队建设则为经济建设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二者之间既有相互依存的联系,也有此削彼长的矛盾。
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协调发展
《孙子兵法》开宗明义,首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明确指出战争的目的在于确保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在当今相对和平的年代,战争与国家生存发展的关系更多的是体现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上。
经济建设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物质基础,国防和军队建设则为经济建设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二者之间既有相互依存的联系,但也有此削彼长的矛盾。
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建设对于国防建设的作用
军队是有组织的暴力机器,是人和武器的统一体,而人和武器的数量与质量及军队的编成、装备、战略和战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经济条件的保障。
【1】因此,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防现代化问题的基础。
具体体现在一下几点:(一)经济建设为国防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现代化军队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且只能依靠政府财政保障。
只有经济增长快,经济总量大,财政收入增加,军费拨款才能满足国防建设。
改革开放初期面对国家经济落后财政紧张的局面,我国不得不采取韬光养晦的策略,大幅削减军费开支,埋头发展经济。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后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财政收入也大幅上升。
近年来我国不断亮相的新型军事装备无一不是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换来的,比如令国人振奋的第一艘航母出现,歼二十、北斗卫星等等一系列成就的实现。
军事界流传一句话:“一年的陆军,十年的空军,百年的海军”。
海军是一个庞大系统的工程,有了充足的财政支持,“吞金大户”海军才得到长足发展,有了这个底气,中国才能在东海和南海展现出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强硬姿
态。
(二)经济建设能够为国防建设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
经济建设能够为国防建设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
据统计,近20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共培养本专科和研究生1800余万人,其中博士生4万人,硕士生45
万人。
同时,我国的科技事业也在迅速发展,科技队伍不断壮大。
从总量分析,我国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的人员居世界第四,【2】这一切都为军队在更大的范围内选贤觅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渠道。
其次,经济发展直接带动人口素质提高,兵员素质大幅提高,大量高学历人才进入军队,能够充分发挥各种先进武器的作用;同时掌握各种技术的预备兵员大量增加,比如现在大部分成年人都拥有汽车驾驶证,不会出现朝鲜战争时期司机牺牲,汽车就只能炸毁的情况。
(三)经济建设可以为国防建设提供强力的科技、工业基础。
近年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动和促进了遥感技术、信息技术、数字移动通信等高新技术的发展。
这些先进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大大推动了军队的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提升了军队战斗力。
【2】
经济建设中的许多物资、设备、设施具有通用性,可以直接满足军队需要或迅速转化为国防资源。
如民用的汽车制造厂、化工厂、电子仪表厂等等,一旦战争爆发可以迅速转产军用物资,保证一个国家的长期战争能力。
总而言之,经济条件对国防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战争是对一个民族全部经济力量和组织力量的考验。
国防建设必须纳入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以经济为依托才能实现国防的发展。
二、国防建设对于经济建设的影响。
国防建设是国家为增强国防实力和进行战争准备所进行的各项建设的总和,包括国防工业、国防工程、物资储备、国防教育、以及完善兵役制度、组织动员准备等各个方面。
【3】作为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国防建设对于经济建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防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强大的国防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
当今世界的主题虽然是和平与发展,但战争威胁仍然存在,加强国防建设可以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国际国内环
境。
经济建设如果离开了国防建设的安全屏障作用,就有可能会被战争所打断。
在我国历史上,就曾多次遭受这样的灾难。
比如宋朝就是一个典型的富而不强的朝代,宋朝的经济冠绝世界,科技水平也远超他国,但就是因为重文轻武,忽视国防建设,使它一次次遭受外族蹂躏,最终亡于蒙古之手。
新中国的历史也告诉我们:如果当年我们不是勒紧裤腰带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就不会有相对和平的建设环境,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国际地位。
(二)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有推动作用
实践证明,国防建设中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对民用工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美国在与苏联的军备竞赛中发展的航天飞机项目,推动了移动通信技术、医疗技术、航空技术等等的进步,甚至滑雪服的出现也得益于此。
同时,国防建设具有拉动内需的作用。
国防需求作为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在全社会消费明显不足和需求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适度加强国防建设会对经济建设产生明显的需求拉动作用,促进国民经济新兴行业的兴起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如美苏冷战期间,美国有四万多家军事项目承包商为联邦政府效力,数万亿的军队订单促进了IBM,波音等企业巨头的发展壮大。
(三)国防建设对于经济建设也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国防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支持,在社会财富一定的前提下,要黄油还是要大炮就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有时为了应付大规模的战争和武装冲突,甚至会占用大量的经济社会资源,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苏联的发展道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苏联过分重视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的发展而忽视轻工业的发展,农业经济发展中所积累的财富绝大部分有用于发展军事,致使人民日常生活用品严重匮乏,人民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没有稳固的保障,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整个苏联经济犹如一位一条腿粗一条腿细的人在走路,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这注定是走不稳也走不远的,苏联最终解体也是可以预料的。
三、现阶段如何协调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首先,我国现在的军费规模,与我军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需要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从中外国防费水平比较看,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国防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都比较高,比如美国为3.2%,英国为2.7%,法国为2.5%,就是我们的邻国印度,也达到了3.6%,而我国国防费在每年增长的情况下,也
仅为1.69%,低于世界国家平均3%;在国防费的绝对额上,我国仅相当于美国国防费的6%、日本的40%、法国的50%和英国的60%左右。
【3】因此,在改革开放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今天,有必要适当加大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投入,以加快我军实现军事现代化的进程。
其次,高科技军事技术是以完整的军事工业体系为基础的,不是一朝一夕投入经济资源就能获取的。
我国防建设面临的技术封锁困难就是典型的例证,1999年我国开始加大国防建设的投入后,面临的困难是无法在国际上购买到最先进的军事技术,而自行开发军事技术需要长期的科研与生产经验积累,绝非短期投入可以见效。
【4】因此,经济发展了不等于国防和军队会自然强大起来,如果现在不采取措施加强国防建设,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军队就将落后与世界军事变革的潮流。
中国现实的安全环境,也决定了当前必须加强国防建设。
西方敌对势力不会放弃“西化”和遏制我国的图谋,我国在东海和南海的领土主权还面临许多威胁,台湾岛内分离倾向一直存在。
鉴于安全环境的以上特点,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要创造并维护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保障国家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防止任何外敌以任何形式的入侵;要保障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防止他国对中国陆地领土和海洋领土的蚕食和侵占;要粉碎国内的分裂主义势力对国家政权的颠覆活动,维护国内社会的稳定。
【5】为完成上述任务,没有强大的国防和军队是不可能的。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时,要坚持“两头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
一方面军队要有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要杜绝那种认为大战打不起来,国防建设可以“缓一缓、放一放”的思想,认识到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加强国防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努力提高包括现代化国防在内的综合国力,这样才能从容应付各种复杂局面,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国防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正确认识和把握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N].解放军报,2005-5-1
【2】黄宏洪保秀.世界新军事变革中的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人民出版社.2004【3】牛晓健;陶川;钱科;;中国的国防支出会构成军事威胁吗?——基于新中国建立以来国防支出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李华光;冷战后美国新军事变革分析:案例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5】胡锦涛.坚决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努力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