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上海泽众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目录 (I)
1 概述 (1)
1.1测试目的 (1)
1.2术语定义 (1)
1.3参考文档 (2)
2 测试说明 (2)
2.1测试需求 (2)
2.2测试计划 (5)
2.3基准测试 (6)
2.4并发测试 (8)
2.5混合场景稳定性测试 (8)
3 各场景测试结果及分析 (9)
3.1.1 基准测试 (9)
3.1.2 并发测试 (9)
1概述
1.1 测试目的
本次客户管理以新增客户、登录两个交易作为此次性能测试内容。
通过设定多个场景,并发施压对比Vuser图、事务图、点击量、吞吐量等数据来得出系统相对应模块的性能和瓶颈。
并且与预期性能做对比,得出系统是否符合需求。
1.2 术语定义
1)运行的VUSER图:显示当前运行的用户数。
纵轴代表用户,
横轴代表时间。
横纵坐标所在点代表当前时间在线的用户。
2)事务概要图:分别显示各个事务成功失败的总数。
横轴显示事
务名称。
纵轴代表事务总量。
3)事务响应时间:分颜色显示各个事务的响应时间。
纵轴代表的
是事务的响应时间,横轴代表事务的名称。
4)每秒事务数:代表每个事务到达每一秒时执行的次数。
(不同
的事务分颜色显示)。
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事务数量。
5)每秒事务总数:代表到达每一秒时,成功和失败的事务总数(分
颜色显示)。
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事务数量。
6)事务性能概要图:事务性能概要图显示了场景或会话步骤中
所有事务的最小、最大和平均性能时间。
横轴执行事务名称,
纵轴代表事务执行时间。
7)每秒点击量:每秒点击次数图显示在场景或会话步骤运行过
程中Vuser 每秒向Web服务器提交的HTTP 请求数。
借助
此图可依据点击次数来评估Vuser 产生的负载量。
可将此图
与平均事务响应时间图进行比较,以查看点击次数对事务性
能产生影响。
横轴表示场景或会话步骤开始运行以来已用的
时间。
纵轴表示服务器上的点击次数。
8)吞吐量图:吞吐量图显示场景或会话步骤运行的每一秒内服
务器上的吞吐量。
吞吐量的度量单位是字节,表示Vuser 在
任何给定的某一秒上从服务器获得的数据量。
借助此图您可
以依据服务器吞吐量来评估Vuser 产生的负载量。
可将此图
与平均事务响应时间图进行比较,以查看吞吐量对事务性能
产生影响。
横轴表示场景或会话步骤开始运行以来已用的时
间。
纵轴表示服务器的吞吐量(以字节为单位)。
9)cpu使用率:实时查看cpu使用率。
10)物理内存使用:可以查看服务器占用的物理内存。
11)网络流量:查看实时上传和下载的网络流量。
12)Tps:每秒处理事务量。
Tps=并发用户/平均响应时间
1.3 参考文档
《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2测试说明
2.1 测试需求
1)测试范围:
2)预期需求: 响应时间
最大并发用户数
(注:系统单笔事务平均处理时间结果基于以下硬件配置测试操作系统:win10,64-bit,内存:4G,CPU:2.4GHz);
可用性
2.2 测试计划
3)性能测试的原理:
用户在做交易时,会对系统发送响应请求,这些请求会占用系统的CUP、内存,网络、数据库等资源。
如果大批量同时做并发交易,那么系统资源可能会跟不上消耗,这样就存在性能瓶颈,导致发送的请求得不到及时的响应、或者返回错误的响应。
可以通过对比各种数据,比如说CPU、内存的使用、并发用户量、响应时间、TPS等来得出具体的导致性能瓶颈的原因。
2.3 基准测试
测试方法
通过单交易基准测试,获取系统无压力的情况下,单用户重复执行多次的平均交易响应时间,检查被测交易是否存在性能缺陷,并为以后的压力测试提供数据参考。
测试场景
2.4 并发测试
测试方法
按照并发梯度增加的方法,逐步提升对系统联机交易的压力,以10并发、20并发…为梯度加压,多用户重复执行多次的平均交易响应时间,检查被测交易是否存在性能缺陷。
测试场景
2.5 混合场景稳定性测试
测试方法
采用低于混合场景并发用户总数进行长时间的稳定性测试。
测试场景
3各场景测试结果及分析
3.1.1 基准测试
数据:
1个用户,运行10分钟
结果:
分析:
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在1个用户运行10分钟的情况下,每次交易平均响应时间为:0.34秒,这是属于正常范围内。
3.1.2 并发测试
数据及结果:
分析:
随着并发数的增加,事务的响应时间、事务相应时间均有变化,当虚拟用户个数达到50时每秒通过的事务数只有一个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系统性能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