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自考精神障碍护理学试卷参考答案一、l.D 2.D 3.C 4.D 5.D 6.D 7.C 8.A 9.D 10.B ll.C l2.D l3.C l4.C l5.C l6.B 17.B 18.C l9.C 20.C二、21.ADE 22.AC 23.ABC 24.BCDE 25.BE 26.ACD 27.ABCD 28.ABC 29.ABCDE 30.ABCDE三、31.精神发育迟滞痴呆32.思维贫乏情感淡漠33.脑衰弱综合征急性脑病综合征34.震颤麻痹综合征迟发性运动障碍35.自杀企图和行为电休克治疗四、36.精神发育迟滞是指l8岁以前发育阶段由于遗传因素、母孕期不利因素或社会心理冈素等各种原因所引起,临床表现为智力明显低下和社会适应能力缺陷为主要特征的一组发育障碍性疾病。
37.青春性兴奋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病人的动作和行为表现杂乱无章,缺乏指向性,与其他精神活动缺乏联系,使人不能理解病人到底在想什么,要干什么。
38.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常见的精神病。
大多数病例在青年期发病,临床表现具有特征性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
一般无智能障碍和意识障碍,病程多为慢性迁延。
39.自知力亦称领悟力和内省力。
足病人对自身精神障碍或精神症状的认识能力,并且能指出既往和现在的表现与体验中哪砦是病态,还能对病态的表现正确分析和批判,这样病人的自知力是完整的,或是说有白知力。
40.精神病性症状主要指各种幻觉、妄想及明显的思维形式障碍,明显的精神运动兴奋或迟滞及紧张症性行为。
五、41.(1)评估病人可能受伤的因素,并尽可能减少或防止危险因素的发生。
(2)为病人提供安全的治疗环境,对有意识障碍、智能障碍和癫痫发作的病人及年老体弱、动作迟缓、步态不稳的病人,应设专人护理,并注意使其远离有暴力行为的其他病人。
③对长期卧床的病人,应安装床挡和适当给予保护性约束,防止坠床、摔伤;对意识模糊、行走不便及反应迟钝的病人,亦可适当限制其活动范围,病人下床活动、入厕、洗澡、外出时均需有人陪伴、搀扶,防止跌倒发生外伤和骨折。
④加强危险物品的管理。
病人使用锐利的或可能会损伤病人的物品时,应有人指导并协助。
减少环境中对病人有潜在的危险因素,清除环境中的障碍物,鼓励病人活动时寻求帮助。
⑤癫痫病人有发作前驱症状时应立即平卧,避免摔伤。
发作时,切勿用力按压病人肢体,以防止骨折或脱臼。
应及时使用牙垫,防止舌咬伤。
抽搐停止后,将其头偏向一侧,让病人充分休息。
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意识状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以免延误病情。
42.起病较缓慢,多在青壮年或中年发病。
妄想为主要的症状,病初可表现为敏感多疑,以后逐渐发展成妄想,且妄想的对象有泛化的趋势。
有时可伴幻觉(常见言语性幻听)和感知综合障碍。
妄想多不系统,内容荒谬或自相矛盾。
情感和行为受幻觉或妄想的影响,表现紧张、恐惧,也可出现自伤、自杀或伤人行为。
此型如治疗及时.预后较好。
43.(1)鼓励病人抒发自己的想法。
严重抑郁病人思维过程缓慢,思维量减少,甚至有虚无和罪恶妄想。
在接触语言少反应慢的病人时,应以耐心、缓慢以及二作语言的方式表达对病人的关心与支持,通过这些活动逐渐引导病人注意外界,同时利用治疗性的沟通技巧,协助病人去表述他的看法。
(2)调动病人情绪,阻断负向的思考。
抑郁病人常对自己或事情保持负向的看法,而这种情形常是不自觉的。
护理人员应该帮助病人回顾自己的优点、长处、成就来增加正向的看法,协助病人完成某些建设性的工作和参与社交活动,减少病人的负向评价,以提供正向加强自尊的机会。
(3)学习新的应对技巧。
首先为病人创造和利用各种个人或团体人际接触的机会,以协助病人改善处理问题、人际互动的方式、增强社交的技巧,如参加工娱治疗活动。
其次病人的不适应行为常常为某些周围的人所支持,当病人抑郁时常能得到许多关心与协助,因此护理人员亦要提供适当的教育,协助这些周围的人加强病人适应性的行为反应,忽视不适应行为,从而改变病人应对方式。
44.(1)急性意识障碍相关因素:①躯体疾病所致。
②与体温过高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相关因素:①与意识障碍有关。
②与神经系统症状(肢体震颤、全身痉挛发作等)有关。
③与精神症状有关。
(3)生活自理缺陷相关因素:①由于躯体疾病导致移动受限、长期卧床所致。
②与神经、肌肉病变,肢体不自主运动有关。
(4)感知改变相关因素:①与病理:生理方面的改变有关。
②与精神症状有关。
(5)焦虑相关因素:①与健康状况改变,缺乏对疾病恰当的认识和评价、担心疾病的预后及缺乏对治疗方法的了解有关。
②与环境改变有关。
③与情感障碍有关。
(6)恐惧相关因素:①与环境及健康状况改变有关。
②与情感障碍有关。
③与不能预测疾病的后果有关。
(7)思维过程改变相关因素:与躯体疾病所致的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有关。
(8)保持健康能力改变相关因素:①与躯体疾病造成的感知受损、思维过程改变、沟通障碍有关。
②与个人应对无效、缺乏与所患疾病相关的知识有关。
六、45.(1)精神症状:①意志活动缺乏。
②情感淡漠。
③思维破裂。
④意向倒错。
⑤情感活动不协调。
⑥思维破裂。
⑦思维松弛。
-(2)疾病诊断: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3)护理诊断:①有暴力行为的危险对自己或他人。
相关因素:精神活动处于兴奋状态,行为控制能力下降。
②不合作拒绝治疗护理。
相关因素:认知障碍——幻觉、妄想。
③思维过程改变相关因素:认知过程和活动受到干扰。
④部分自理能力缺陷沐浴/卫生、穿着/修饰。
相关因素:a.思维过程改变,不修边幅;b.行为紊乱、兴奋不合作。
(4)护理措施:①基础护理:a.做好人院评估。
b.提供安全和安静的环境。
C.维持正常的营养代谢。
d.帮助病人建立自理模式。
e.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做好排泄护理。
②症状护理:青春型病人临床以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为主要表现,如冲动、伤人、毁物,生活不能自理等。
护士要掌握病情变化,不激惹病人,运用良好的语言有效地阻止病人伤人及破坏性行为,必要时采取约束方法,帮助病人控制冲动行为,同时协助病人做好基础护理。
2006年10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C 2.B 3.D 4.A 5.D 6.C 7.B 8.B 9.A 10.C11.D 12.D 13.A 14.A 15.D 16。
B 17.C 18.D 19.B 20.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1.BD 22.AD 23.ACD 24.CDE 25.CD26.ABE 27.CE 28.CDE 29.ACDE 30.BCDE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31.加强巡视加强安全管理32.自然环境社会环境33.妄想超价观念34.震颤麻痹综合征(或类巴金森综合征) 迟发性运动障碍(或T.D.)35.记忆人格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其特征是病人表现识记能力障碍、(1分)时间定向力障碍、虚构症、顺行性或逆行仨二忘。
(1分)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亦可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1分)37.指治疗者借助心理学的方法(语言和非语言的)(1分)改变病人的心理活动,(1分)可决病人的情感、认知及行为等方面的问题,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1分)38.指发生于儿童时期,(o.5分)表现为与同龄儿童相比,具有明显的、持续的注意力不集中,(0.5分)活动过度、(0.5分)任性、(0.5分)冲动(0.5分)和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组总合征。
(0.5分)39.指病人的意向活动与常情相违背,令人难以理解。
(1分)如病人伤害自己的身体,吃正常人不能吃或是厌恶的东西,如纸屑、脏土、草木、垃圾等。
(o.5分)有时病人对这些行为给予荒谬的解释。
(o.5分)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1分)40.指思维活动停滞不前,(1分)描述一个问题时,对不必要的细节描述得过分详尽和累赘,思路进程缓慢但不离题,最后能说明问题所在。
(0.5分)病人表现讲话哕嗦,不能简明扼要地描述一件事。
(0.5分)多见于脑器质性、癫痫性及老年性精神障碍。
(1分)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1.(1)各感官的感知觉减退,感觉阈值升高,(1分)知觉映象的清晰度降低,强刺激能引起反应且反应迟钝;(1分)(2)表情茫然、冷漠,惶惑或恐惧;(o.5分) ·(3)思维活动迟钝,可有思维不连贯;(0.5分)(4)周围环境定向力障碍;(0.5分) ·(5)动作行为缺乏目的性或多动、少动甚至不动;(0.5分)(6)醒觉睡眠节律紊乱,白天嗜睡,夜间兴奋不眠;(o.5分)(7)起病急,病人变得不注意仪表和礼貌,可有错视或幻视。
(0.5分)42.有明显的精神创伤,常急性起病,(1分)有意识障碍,如意识朦胧或意识模糊或意识范围狭窄,(o.5分)常有错觉,片断幻觉,以视幻觉为主,(o.5分)可有幻想性说谎,或幻想性的生活情节。
(o.5分)有时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内容多与精神创伤有关,富于情感色彩。
(0.5分)病程呈发作性,间歇期正常,自知力存在,(o.5分)发作时现实检验能力、社会功能明显受损,(0.5分)病程短暂,数日即止。
(o.5分)如病人处于慢性应激状态下,可持续较长时间不易缓解。
(0.5分) ·43.(1)评估病人有无焦虑不安,打哈欠流涕,寒战、疼痛、失眠;(1分)(2)评估病人有无嗜睡,谵妄状态,意识障碍,幻视和片断妄想;(2分)(3)评估病人有无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发热大汗,痛觉过敏,恶心呕吐;(1分)(4)评估病人有无四肢震颤,共济失调,情绪烦躁,出汗。
(1分)44.(1)帮助病人稳定情绪,引导病人淡化矛盾,指导病人;遇事寻求社区护士及家人帮助;(1分) (2)利用沟通技巧与病人建立良好治疗性护患关歹;尽量让病人疏解自己的想法,从中了解病情动态变化;(1分)(3)交谈中不与病人争论,避免过多批评,帮助病八分析病态思维及异常行为;(1分)鼓励病人坚持治疗,按时服药,鼓励病人表达对治疗感受;(1分)、(5)病情允许下,指导其学习、了解、掌握疾病一般知识取得配合。
(1分)六、病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45.精神检查:神志清楚,接触被动,定向力正常,追问下称(1)近半年耳边总能听到男女说话的声音,主要内容是说自己这样做不对或那样做不对,有时又说(5)要杀自己,.(2)有时自己想什么就能听到声音说什么,(3》有时还能看见有人藏在自家窗下,出去看又跑掉了,但“肯定是冲自己来的”。
病人又称(4)从03年起就觉周围人说话是在议论自己,咳嗽吐痰关门都是冲自己来的。
(5)走到街上觉有人监视跟踪自己,有戴墨镜的,有戴鸭舌帽的,后来回到家里也不痛快,总觉家里安了摄像机,电话也被窃听了,(6)吃妻子做的饭还能吃出一股怪味,(5)这些都暗示有人要害自己,什么人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