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教育管理专题复习题(精)

现代教育管理专题复习题(精)

现代教育管理专题复习题(一)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 社会系统的特性有()。

A、目的性B、整体性C、层次性D、动态性2 当代教育管理的背景有()。

A、政治背景B、经济背景C 、文化背景D 、制度背景3 现代学校核心是()。

A 、现代学校制度B、现代学校精神C 、现代学校管理D、校园文化4 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有()。

A、经验型模式B、行政型模式C、科学型模式D、研究型模式5 系统分析法是一种关于实际问题解决的研究技术,由()几部分组成。

A、事实研究B、价值研究C、规范研究D、可行性研究6 SWOT分析法主要分析优势、劣势()等。

A、机会B、威胁 C 、环境D、条件7 校长的任用制度可以概括为()几种。

A、委任制B、考任职C、聘任制D、选任制8 教育管理研究的方法一般包括()A、定性研究 B 、量化研究C 、质化研究D、调查研究9 教育策划的基本方法一般包括()A、头脑风暴法B、类比法C、德尔斐法D、演绎法10 以下()均为美国20世纪90年代教育经费管理形式。

A、公校私营B、教育凭证C、特许学校D、勤工俭学二、辨析题(每题3分)1 “名校办民校”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办学模式。

2 校长只要有职有权,就可以说了算,学校工作就好办了。

3 “ 学校领导要学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这是庸俗公关的说法。

4 沟通是实现协调的基础性条件,而协调则是沟通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一)古代东方“以德治教”和古代西方“依法治教”的主要区别(二)教师团队成长的途径(三)教育策划的原则(四)如何评价公立学校“转制”的办学模式?四、论述题(每题13分)(一)当代教育管理面临那些挑战?(二)如何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五、案例分析(本大题18分)主管副校长的疑问某中学校长根据教育局“德育工作会议”精神,打算成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委会,经校行政会研究,一致同意校长的设想。

会后,校长通知政教主任,要他提供一份参加筹备会议的人员名单。

政教主任拟出名单以后,前去征求主管副校长的意见。

他对副校长说:“这是校长要求我提供的,您看行不行?”主管副校长听后心想:校长为什么不先找我?同时,接过了名单,提了些修改意见。

主任按主管副校长的意见作了修改后交给了校长。

以后类似的事常有发生。

一次,校长想了解一下学生违法犯罪和学校对个别学生“三级管理”的情况,请政教主任向他作汇报。

政教主任先写了一份情况汇报,依然去找主管副校长提意见,照样说是校长要求做的。

主管副校长照样提了些修改、补充意见,由政教主任修改后交给校长。

但主管副校长心里的疑问有增无减,他鼓足勇气找校长交换意见。

下面是他们的对话。

副校长:“咱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应该是直线关系,目前形成的三角关系不利于工作。

”校长:“从领导层次上说,应该是直线关系,但从工作联系上说,不是直线联系,也不是单线联系。

我认为三角关系是有利于工作的正常联系方式。

”副校长:“现在我感到有些工作您直接找主任,他又拿不定主意,反过来找我,我又不知道您的意图,跟他讲的难免和您的想法不一致,让主任也为难。

”校长:“学校管理决策在校长,这要求校长必须各项工作都到位。

主管副校长主要责任是组织实施校长的决策。

在这过程中,校长能否过问?下一步我还要越过政教主任去找年级组长、班主任,这些是否都要单线进行?”副校长一时也说不清这个道理,只是觉得别扭,不利于协调工作。

但面对校长的“高论”,也说不出别的道理,只好解释性地说:“我并不想抓权,其实直线领导更加重了我的负担。

”他走出校长办公室,心里总感觉堵得慌。

根据管理组织的原则和领导艺术的要求评析:(1)校长、副校长、主任之间的正确关系应是怎样的?(2)校长的工作方式有问题吗?(3)主管副校长的心理疑问有道理吗?(4)政教主任的行为表现可取吗?现代教育管理专题(二)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知识经济对教育管理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对传统()的挑战。

A 知识观B 人才观C 学习观D 世界观2教育市场化变革之所以能在20世纪90年代流行开来,与经济学领域的()是密不可分的。

A 新自由主义理论B 公共选择理论C 公共产品理论D 资本理论3教育分权化的形式主要有()等。

A 分权B 集权C 授权D 放权4教育政策分析的范畴包括()。

A 事实分析B 价值分析C 规范分析D 可行性分析5校长的职业角色主要是()。

A 领导者B 管理者C 教育者D 开拓者6教育浪费的主要表现形式()。

A 体制性浪费B 结构性浪费C 资源性浪费D规划性浪费7教育策划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

A 目标上的教育性B 效果上的迟效性C 影响上的社会性D 操作上的谨慎性8 危机事件一般具有()等特征。

A 突发性B 紧急性C 危害性D 关注性9 教育管理跨学科研究方法必须满足的合理性准则有()。

A 跨层次性B可移植性C 高综合性 D 操作性10 信息技术对教育管理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对学校()的挑战。

A组织结构B管理方式C校园数字鸿沟 D 管理队伍二、辨析题(每题3分,共12分)1 有人说,学校管理不是一种经营,不应讲求效益。

2 学校目标管理的实质就是至上而下层层下达任务指标。

3 校长的主要任务就是筹钱,经费充足了,就什么事情都好办了。

5 教育发展自有其规律,教育策划是没有必要的。

6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一)有效能学校的特征(二)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三)教育政策的内涵(四)教育公共关系的特征四、论述题(每题13分,共26 分)(一)什么是校长负责制?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必须处理好哪些关系?(二)在教师管理方面,国内一些学校实行了末位淘汰制,请你运用所学的理论对此进行利弊得失分析。

(要求:要有自己的观点,否则扣4分;每一观点要有自己的论证性说明,否则扣4分。

)五、案例分析题(18分)应管与不应管李校长是市教育学会的理事长,又是区政协委员。

他经常参加校外社交活动,不可能每天都在校,但学校工作搞得井然有序。

在校时,他经常到办公室同教师谈这谈那,也不拘形式地与学生接触,问这问那。

交流中,难免会遇到许多具体的要求。

例如,物理教研组长提出,实验器材不足,要求学校解决;一个班主任反映,学生课外作业负担过重,望学校采取措施;会计谈到学校基建中的矛盾,请求仲裁。

对这些,李校长总是说:“我知道了,这个问题副校长在管,你去问他,让他决定。

”“我同教务处谈谈,让他们处理。

”“我给总务主任说一下,让他解决。

”一次教职工大会上,李校长念了一份给他的条子:“你是校长,为什么遇到问题不表态,是权不在手,还是处理不了?”念完条子,李校长先感谢写条子的老师对他的关心,然后明确表示:“我是有职有权的。

学校里重大事情的决定,都是由我主持作出的,这就是权嘛!至于执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细节的处理,领导成员有明确分工。

因此,我不能随意表态。

”李校长的解释,一些教职工仍不赞同,他们认为,领导成员多,应是校长说了算。

若两位领导对一个问题表态不同,应该听校长的。

由于有这样一些议论,李校长不在校时,个别领导成员把一些能处理的事也搁了下来。

面对这些情况,李校长除了在领导班子统一认识外,又在教职工中通过各种方式,谈了他的看法:校长负责制,不是按校长个人的意志办事。

不按章办事,校长说的也不能算数。

有的事无章可循,特别是有关改革的事,更不能由校长一人决定。

学校中大大小小的事,都由校长决定,都要通过校长,这不叫有职有权,而是个人专权。

集体决定的事,校长随意变更,或者对那些有人分管的事,校长出面表态处理,不但不能调动每个人的积极主动性,发挥才干,而且会养成一些同志的依赖性。

李校长的看法得到领导成员的赞同,但有的教职工还向他提出问题:“这样说,校长不是‘无为而治’了吗?”他回答说:“校长应该为他所应管,而不为他所不应管。

样样抓在自己手中,看似权力大,实质是放掉了大权。

不把权授给分管的领导,自己成为光杆司令,那才会真正的失权。

”结合相关理论分析,你认为李校长的做法对么?为什么?参考答案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abcd2、abc3、ab4、ab5、abcd6、ab7、abcd8、abc 9、abc 10、abc二、辨析题(每题3分,共12分)1、不准确。

这种模式虽然有许多优点,但也有问题。

一是产权关系不清,二是不利于公平竞争。

2、不对。

影响力有强制性和自然性两类。

自然影响力是主导因素。

两种影响力的结合才是校长权威地位的保证。

此说法只强调强制性影响力是片面的。

+3、不对。

学校公关,对领导者而言,理应如此。

并非庸俗说法。

各种各样的人是公关的主要对象。

4、对。

此说法正确的表述出了沟通与协调的关系。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1、从管理核心上看,德治思想更强调管民,强化民德;法治思想更强调管官,强化对权力的约束。

从人性假设上看,德治更相信人性善,法治更相信人性恶。

从管理特点上看,德治总体上是一种上线管理,法治是一种底线管理。

从管理重点上看,德治管的是人的思想,法治管的是人的行为。

2、(1)集体备课(2)课例研究(3)示范教学(4 )研习(5)协作上课(6)协作教研3、(1)创新性原则(2 )可行性原则(3)效益性原则(4)时效性原则(5)参与性原则(6 )特色性原则4、答:公立学校转制模式既实现了学校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又综合了公办与民办学校两种体制的优长,在实践中表现出了一些优势:首先,筹集了教育经费、促进了国有资产增值。

其次,冲击了传统体制、搞活了学校管理机制。

再次,提高了教育质量,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

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优质学校参与转制,把公办教育资源变成高收费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入学者的利益;学校资产来源多元化,缺少对资产的科学管理,不同程度地导致了国有资产流失。

四、论述题(每题13分,共26分)1、答:(1)课程改革对教育管理的挑战。

首先是校本化管理的挑战。

其次是研究性管理的挑战。

再次是开放式管理的挑战。

最后是人本化管理的挑战。

(2)现代学校对教育管理的挑战。

首先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挑战。

其次是重塑现代学校精神的挑战。

(3)信息技术对教育管理的挑战。

首先是对学校组织结构的挑战。

其次是对学校管理方式的挑战。

再次是校园数字鸿沟的挑战。

(4)知识经济对教育管理的挑战。

首先是对传统知识观的挑战。

其次是对传统人才观的挑战。

再次是对传统学习观的挑战。

2、答:(1)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就是建立与学习型社会、新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要求想适应的学校管理制度,促进学校管理的现代转型。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要解决的是国际背景中的由近代向现代或者由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型,以及国内背景中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新型学校制度的建构问题,这一问题集中体现在三方面,即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学校与社区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