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技巧探讨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技巧探讨


字就限定了形状和结构, 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谁都知道 “带” 指 的是又扁又长的物件, “带”字本身就具有形状和结构的双重 描述, “又长又扁” 如果 本来不是必要技术特征, 就不应该采用 “××带” 的名称, “××件” 改成 就不具有 “又长又扁” 的形状和结 构特征, 能扩大保护范围。 由此可见, 名称的选择对于撰写质量的好坏、 保护范围的 大小是很有关系的。 2.2 描述产品的形状和构造 实用新型本质上要求形状和构造, 因此, 这两种特征应该 描述清楚。根据 《审查指南》 (2006 版) 第一部分第二章, 实用 新型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中的记载,产品的形状是指产品所 具有的、可以从外部观察到的确定的空间形状。机械产品的 形状可以是三维形态, 如凸轮形状、 刀具形状; 也可以是二维 形态, 如型材断面的形状。产品的构造可以是机械构造, 也可 以是线路构造。机械构造是指构成产品的零部件的相对位置 关系、 连接关系和必要的机械配合关系等。 在撰写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时候,必须有意识地考 虑, 组成产品的部件的形状是否是必要技术特征, 不是必要技 术特征则只确定部件的名称即可,是必要技术特征就要考虑 如何描述形状。 2.3 描述产品的位置和连接关系 位置和连接关系也是撰写实用新型必须考虑的问题,而 这一点常常为刚从事代理工作的同仁所忽略, 事实上, 位置和 连接关系是实用新型最重要的技术特征,比名称和形状更为 重要。有的时候形状不一定是必要技术特征,但是位置和连 接方式基本上都是必要技术特征。 下面举例说明如何描述机械产品的形状和构造。 一种常用的中性笔, 由笔帽、 笔体和笔芯组成, 而笔帽还 包括笔帽体 (套在笔头和笔杆上的圆筒) 和笔夹 (固定于笔帽 体的可夹在衣服兜上的长条) 笔体包括笔杆 , (空心圆柱体, 内 有容纳笔芯的空间) 笔头(能从笔杆拧下来换笔芯的空心带 、 孔圆锥体, 具有容纳笔芯的空间和穿过笔芯的孔) 和握笔器 (套 在笔杆上的空心圆柱体) 。 在这个产品的描述中, 笔杆是个很简单的空心圆柱体, 描 述其形状只用 “空心圆柱体” 就足够了; 对于笔头来说, 描述其 形状可以说 “该笔头为空心带孔圆锥体” 。 在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中,位置和连接关系必 须注意,描述任意一个部件都必须通过其与其它部件的连接 关系来定义它。比如前述的笔帽包括笔帽体和笔夹,在描述 笔夹的时候可以不写笔夹的形状和结构, 但是必须写明 “所述 笔夹固定连接于所述笔帽体的一端” 位置就是 , “一端” 连接 , 方式就是 “固定连接” 。 在所有这四个要素中, 名称、 位置和连接关系在权利要求 书中是必须作为必要技术特征描述的,除非是前序部分的公 知常识。 3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撰写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关于权利要求书的书写 刚从事代理工作的人在撰写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时常犯的 错误是罗列部件名称, 却不描述部件之间的位置和连接关系, 以为描述产品只写包括这些部件就足够了, “笔帽包括笔 比如 帽体和笔夹” 这样撰写导致的后果是保护范围不清楚, , 这是 驳回申请的理由,也是无效宣告的理由。正确的写法是实用 新型永远都要把位置和连接关系作为技术特征来描述,比如 “笔帽包括笔帽体, 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笔帽体一端的笔夹” 。 当然, 也容易犯另外一种错误, 即描述太细, 将很多不需 要的细节也写得太多, 导致保护范围太小。比如, “笔帽包括 圆柱形的笔帽体,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笔帽体一端的长条形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 一项发明创造完成后, 并不能自 1.3 对现有技术文献进行检索 动得到专利法的保护, 必须由有权申请专利的人按照专利法 撰写申请文件之前要做的另一个准备工作是对现有技术 规定以书面形式或者以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形式 文献进行检索,尤其是专利文献的检索。对现有技术进行检 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提出申请,才有可能取得专利权, 索有以下几点好处: (1)对现有技术进行检索可以使申请人对其发明的来龙去 这些以书面方式或规定的其他形式提交的材料称作专利申请 文件。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受理专利申请以后, 按照专利 脉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并给申请人许多启示, 可使他们在以后 法规定的程序对申请文件进行审查, 对符合专利法规定的专 的发明中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作出水平更高的发明创造,而 利申请, 才能授予专利权。由此可见, 专利申请文件的质量, 且给以后撰写申请文件中背景技术部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对现有技术进行检索可以使专利代理人能初步判断出 直接影响到专利法对发明创造的保护。 笔者将以实用新型专 利申请为例, 从专利代理人的角度谈一些申请文件撰写的技 该发明创造是否具有新颖性、 创造性, 创造性是强还是弱, 能 巧。 较为正确地找出最接近的参比文献,对该发明创造的授权前 1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撰写前的准备阶段 景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同时,由于代理人比较正确地找出了 1.1 确定申请的类型 与本实用新型申请最接近的参比文献,就避免了在以后撰写 在对一项发明创造进行专利申请之前,首先要确定申请 专利申请文件时技术特征的重复, 再与其他参比文献相结合, 的类型, 即发明创造可以申请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 可正确地判断出其创造性,从而正确得出本发明创造的有益 设计专利中的哪一种或者哪几种。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 效果。 (3) 若在专利文献检索时, 条第二款的规定,实用新型专利只保护产品。所述产品应当 能准确全面地检索到相关的文 是经过产业方法制造的, 有确定形状、 构造且占据一定空间的 献,从文献检索中能够初步判断本发明创造被授权后是否侵 实体。一切方法以及未经人工制造的自然存在的物品不属于 犯他人的专利权的情况,可写出独立权利要求不侵犯他人专 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客体。通俗地说,实用新型专利只能写 利权的专利申请文件。 产品, 具体指的是必须具有形状和结构的产品, 而气态、 液态、 2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阶段 粉末状、 颗粒状的物品和方法以及药品等, 因为不具备固定的 所谓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就是用语言结合附图把一种 形状, 或者说其形状结构不是需要保护的特征, 因此不能申请 产品或者方法唯一确定地表达出来 (发明专利可以没有附图) 。 实用新型, 只能申请发明专利。 具体到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就是用语言和附图的 实用新型按照产品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机械产 结合把一种不同部件组合而成的产品唯一确定地表达出来。 品, 由不同形状、 结构的部件按照各式各样的连接方式组合而 鉴于此,在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中需要抓住实用新 成, 能够实现一定的功能。另一种是模块产品, 主要指的是电 型的几个要素。以机械类产品为例, 需要抓住的四个要素是: 学类的产品,不同功能的电子元件模块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 名称、 形状、 位置和连接关系, 在撰写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 连接起来,实现一定的功能。即实用新型能够保护的只是机 的时候必须有意识地先把这四要素确定出来。 械专业中的产品, 以及电学中的一小部分产品。 2.1 确定产品名称和各个部件的名称 1.2 与发明人详细交流 专利申请撰写的目标是描述一件机械类产品,而这个产 确定了申请类型之后,专利代理人需要跟发明人进行详 品是由各个部件按照各种方式组成的,撰写的第一件事情就 细的交流。作为代理人,虽然具有某一个技术领域的专利知 是确定产品名称和各个部件的名称。 识, 但知识领域还是很窄的, 需要利用发明人的知识帮助代理 确定名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发明人已经将各 人理解他们的发明创造。在与发明人的交流中,代理人要善 个部件的名称确定, 自然不存在此问题,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发 于引导发明人将其发明的内容详细地说出来,使代理人能像 明人并没有确定名称, 甚至有这种情况, 就算是发明人提供了 发明人一样理解发明创造的程度,这样代理人就能非常流畅 一个名称, 也很可能不符合要求。 地写出专利申请文件,又能合理地给申请人留住 Know-How 例 1, 假设发明人把某个部件称为 “弹簧” 但是任何 , “弹性 (技术秘密) ,还能达到公开充分的要求。代理人与发明人进 件” 都能完成相同功能, 则作为一个合格的专利代理人必须将 行交流时, 其重点是: 要详细地了解其发明的背景技术, 发明 “弹簧” “弹性件” 这是一种上位化, 改成 , 可以扩大申请人的保 的技术方案, 发明点及技术效果部分, 这样就掌握了其发明的 护范围。 要领。 例 2, 假设发明人把某个部件称为 “××带” 但是这里的 , “带” —— 科协论坛 ・ 2010 年第 3 期 (下) ——
教育科学
与 人才培养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技巧探讨
□ 郑 华
100144) (北方工业大学 摘 北京
要:专利申请文件是确定专利权利范围的唯一法律文件, 高质量的申请文件能帮助申请人恰当地保护其专
利权。文中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为例, 从专利代理人的角度, 探讨了一些在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撰写前的准 备阶段及撰写过程中所用到的技巧, 并提出了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撰写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专利申请文件 中图分类号:G306 实用新型 检索 产品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3-169-02 文献标识码:A
169把笔帽体和笔夹的形状都写出来了, 使得保护范围 更具体, 自然也更小了。当然, 具体应该写到怎样的详细程度 要看发明点在哪里, 这只是个例子。 3.2 关于背景技术的描述 背景技术的撰写, 要根据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得出的现有技 术相关文献来描述,由远至近的对现有技术进行描述。这样 撰写出来的背景技术就成了本发明创造的简要历史。应最后 书写与本发明创造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情况,较详细地描述 其技术方案, 公正地指出该技术方案中的优点, 并找出其不足 之处, 这样就能非常自然地得出本发明创造的发明目的了, 从 而给下一步书写发明的技术效果留下了一个伏笔。 3.3 关于技术方案的书写 技术方案的书写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应于 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的描述,第二个层次是根据从属权 利要求的次序分别描述对应于各从属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 在这个层次里对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展开描述,又对附 加技术特征进行描述。这样书写使得权利要求书肯定能得到 说明书形式上的支持,又给审查员的审查带来了方便。第三 个层次就是书写具体的实施方式。这关系到权利要求书是否 得到说明书实质支持的问题。一般来说,在撰写具体实施方 式的时候, 应尽量多写一些实施例。若实施例比较多, 在需要 修改权利要求时可以有较大的自由度。 3.4 关于发明效果的书写 书写专利申请文件的技术效果时, 应避免空洞无物, 要有 说服力。机械类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在某些情况下, 可以结 合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作用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与现 有技术对比时, 应找出正确的对比对象, 找错了对比的对象就 不具有说服力。例如,一辆二十一世纪的汽车专利申请与慈 禧太后时坐的汽车相比一定有新颖性、 创造性, 但是没有说服 力,应与该专利申请最接近的汽车进行对比才有说服力。与 其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对比, 如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则 该专利申请肯定具有创造性。 4 结语 实用新型专利以其申请周期短, 费用不高而受到申请人 的青睐。 而专利申请文件是确定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范围的唯 一法律文件, 高质量的申请文件能帮助申请人很好的保护其 专利权。只有很好地维护了专利权人的利益, 才能鼓励专利 权人持续进行发明创造,从而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 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因此, 如何撰写出高质 量的申请文件是一个值得专利代理人永久关注的问题。但 是, 申请文件的撰写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 只有在实 际代理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 吸收前人的宝贵经验并应用于 具体工作中, 才能使代理人掌握更多的撰写技巧, 为申请人 写出高质量、 高水平的申请文件, 从而更好地维护申请人的 权益。 参考文献: [1] 吴观乐.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撰写案例剖析-(第 2 版)[M].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4 年 5 月. [2] 黄敏.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与审查要点(修订版)[M].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2 年 2 月. [3] 江镇华.怎样撰写专利申请文件[M].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 社, 2002 年 1 月. [4] 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指南 [ (2006)M].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 社, 2006 年 6 月. [5] 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新专利法详解[M].北京: 知识产权 出版社, 2001 年 8 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