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速公路联网监控系统技术标准”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自2009年4月起,在国家建设高速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的宏观背景下,为了充分整合、共享各高速公路路段的监控资源,实现高速公路系统的互联互通,江苏省高速公路联网营运管理中心、江苏长天智远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江苏省高速公路联网监控系统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
该标准根据江苏省高速公路现有监控系统应用的情况,并参考部《高速公路监控技术要求》,从实现监控系统互联互通的需求出发,该标准适用于已建、新建、改(扩)建江苏省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实施、管理及维护。
本标准于2013年上报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地方标准计划,并获得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二、编制目的和必要性
‚十二五‛以来,江苏高速公路联网营运管理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径,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了贡献。
目前,江苏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4000公里,密度居全国各省区第一,初步实现了‚建设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的目标。
随着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和路网的形成,人民群众对出行的便捷和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高速公路安全监管和应急体系建设,更好地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
各级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通过各种努力确保道路畅通,预防
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在提高人们出行效率、保证出行安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建设了一系列信息化系统,但由于建设的时期不同,建设的主体不同,采用的技术、设备选型、软件功能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监控中心与路段之间、路段与路段之间、路段内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换渠道不畅,部分数据定义不统一、格式规范不一致,形成了‚信息孤岛‛的格局,直接影响了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再开发,制约了科学决策、有效监管和应急指挥。
提供畅通高效的高速公路运输通道是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任务,也是全社会对交通运输的基本要求。
客观明确的高速公路基础信息和动态信息资源,是建立安全应急系统的核心,也是数据共享交换的先决条件。
高速公路应急处置需要的基础性数据和动态信息资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这些信息往往由某个单独的应用系统使用,无法为业务协同联动提供有效支撑。
经过江苏省高速公路联网营运管理中心的努力,目前已经将部分外场监控设备数据、道路视频等数据汇集到了省监控中心,但由于数据完整性和规范性的欠缺,使得数据的可用性不高,跨路段的事故救援、紧急抢险、诱导信息发布等工作受到了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速公路畅通率的提高和服务能力的增强。
因此,需要将这些数据信息进行统筹组织,规范地进行存储和管理,按照一定规则对其进行科学地、系统地分类、研究选择合适的代码形式。
在此基础上,还需进一步对每个数据元素规范其数据名称、数据格式、数据类型、计量单位、值域代码等元数据属性,辅助用户准确理解和正确使用数据。
针对以上问题,及我省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要求,江苏省高速公路联网营运管理中心在2009年提出编制‚江苏省高速公路联网监控系统技术标准‛的战略思路。
《江苏省高速公路联网监控系统技术标准》的编制为规范高速公路监控系统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实现高速公路系统的互联互通,以及更大范围的跨区域监控资源共享提供了技术依据,对于提高江苏省高速公路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以及应急处置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三、目前标准的现状
目前,《江苏省高速公路联网监控系统技术标准》制定工作涉及的相关标准如下所示:
●交通运输部《高速公路监控技术要求》
●交通运输部《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暂行技术要求》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江苏省交通视频监控系统联网技术要求》
●GB/T 28059-2011《公路网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互联技术规
范》
●GB/T 28181-201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
换、控制技术要求》
●DB 33/T 629.3-2011《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
交通运输部《高速公路监控技术要求》、《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暂行技术要求》只对视频监控的地点、编码格式、功能要求等做了规定,在指导具体建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细化。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江苏省交通视频监控系统联网技术要求》主要规定江苏省交通系统内各单位视频监控平台的结构、编码标准、平台互联协议、视频巡检要求等内容。
《公路网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互联技术规范》是由部公路院起草,主要针对公路网视频监控平台部省联网的设计原则、总体架构、功能要求和主要技术指标提出了要求。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由公安部科技局提出,规定了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的互联结构,适用于安全防范监控报警联网系统。
《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为浙江省地方标准,该规范提出了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的技术规范,要求采用SIP协议作为接口和通信控制协议的核心,规定了设备管理协议等内容。
通过分析上述标准规范的主要内容,发现相关标准规范侧重点不同,不能完全满足江苏省高速公路联网监控系统的要求,因此,在充分利用现有标准规范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江苏省高速公路安全畅通与应急处置的实际需要,从监控系统管理架构、系统功能及设置规模、数据联网传输要求、监控数据存储格式、联网监控服务器地址及端口定义、地理信息技术联网要求等多方面,对江苏省高速公路联网监控系统建设提出要求,编制完成《江苏省高速公路联网监控系统技术标准》。
四、编制原则
《江苏省高速公路联网监控系统技术标准》提供了江苏省高速公
路监控系统管理架构、系统的功能、系统构成及设置规模、系统软件功能模块;规定了高速公路视频联网、数据联网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按如下的原则进行编写:
1、本标准规定了江苏省高速公路联网监控的管理架构、系统功
能、系统构成及设置规模、系统软件模块、视频联网和数据
联网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2、充分参考国际相关先进标准,结合我省联网高速公路监控系
统建设应用实际,与现有国家标准协调一致。
3、标准文本编制符合江苏省地方标准的要求。
五、标准主要内容介绍
本标准针对江苏省高速公路监控系统联网的迫切需求,充分结合江苏省联网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建设应用实际,侧重于体现全省统一管理高速公路的思路,提出了标准的适用范围,给出了监控系统建设的技术说明,如规定了监控系统的管理架构、各级监控管理部门功能、系统构成、视频联网要求、数据联网要求等内容;相关附录提供了名词、术语与缩略语定义、监控系统编码、监控系统操作流程等内容。
标准具体内容包括:
1、给出了标准制定的总则和适用范围,标准适用于已建、新建、改(扩)建江苏省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实施、管理及维护。
2、规定了管理架构层级,提出了管理架构设置原则,江苏省新建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应按照此架构建设实施。
3、规定了系统功能。
分别对各级监控管理部门的功能进行了详
细描述。
4、规定了系统构成及设置规模,在适用、前瞻的原则下,给出了各级监控管理部门应该设置的子系统和可选择设置的子系统。
5、给出了系统软件的一般规定以及基本要求,规定了联网监控系统软件通用模块功能以及各级监控管理部门的软件模块功能。
6、提出了高速公路视频联网要求,重点规定了视频联网范围、视频联网方式、视频联网控制、联网视频格式等方面。
7、提出了高速公路数据联网要求,规定了数据联网范围、数据联网方式、数据联网交换方式。
8、对新(改、扩)建路桥接入流程进行了规定。
9、相关附录提供了名词、术语与缩略语定义、监控系统操作流程、视频图像字符叠加格式要求、监控系统编码、监控系统IP地址规划、数据联网传输要求、监控数据存储格式、联网监控服务器地址及端口定义、地理信息技术联网要求等内容。
六、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高速公路联网营运管理中心、江苏长天智远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七、其它说明
本标准为地方标准。
八、参考文献
●交通运输部《高速公路监控技术要求》
●交通运输部《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暂行技术要求》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江苏省交通视频监控系统联网技术要求》●GB/T 28059-2011《公路网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互联技术规
范》
●GB/T 28181-201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
换、控制技术要求》
●DB 33/T 629.3-2011《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