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P430单片机应用技术实验报告学号:XXXXXXXX姓名:XXX分组:第X组同组同学1姓名:XXX同组同学2姓名:XXX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12月08日实验1一、实验题目:UCS实验二、实验目的设置DCO FLL reference =ACLK=LFXT1 = 32768Hz, MCLK = SMCLK = 8MHz,输出ACLK、SMCLK,用示波器观察并拍照。
UCS初始状态:XT1关闭,默认为LFXT1,ACLK选择XT1源(时钟错误时自动切换至),MCLK、SMCLK选择DCOCLKDIV源。
FLL参考时钟源为XT1CLK,DCOCLK/DCOCLKDIV =2,N=32。
因此程序需要进行的操作有,启动LFXT1,待XT1稳定工作后,设置锁频环将XT1分频为8MHz的DCOCLKDIV作为MCLK和SMCLK的时钟源,并分别通过P1.0和P3.4输出。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计算机、开发板、示波器、信号源、电源、Code Comeposer Studio v5四、实验步骤1、用电缆连接开发板USB2口和电脑USB口,打开电源开关SW1,电源指示灯D5点亮;2、运行CCSV5;3、新建工作空间workspace;4、新建工程project与源文件main.c;5、编写程序;6、编译、调试、下载程序到单片机;7、观察、分析、保存运行结果。
五、实验程序六、实验结果一、实验题目:FLL+应用实验二、实验目的检测P1.4 输入,遇上升沿进端口中断,在中断服务程序内翻转P4.1 状态。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计算机、开发板、示波器、信号源、电源、Code Comeposer Studio v5四、实验步骤1、用电缆连接开发板USB2口和电脑USB口,打开电源开关SW1,电源指示灯D5点亮;2、运行CCSV5;3、新建工作空间workspace;4、新建工程project与源文件main.C;5、编写程序;6、编译、调试、下载程序到单片机;7、观察、分析、保存运行结果。
五、实验程序一、实验题目:数字IO实验二、实验目的WDT 作为间隔定时器,定时间隔0.064ms,ISR 内翻转P4.1 状态。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计算机、开发板、示波器、信号源、电源、Code Comeposer Studio v5四、实验步骤1、用电缆连接开发板USB2口和电脑USB口,打开电源开关SW1,电源指示灯D5点亮;2、运行CCSV5;3、新建工作空间workspace;4、新建工程project与源文件main.C;5、编写程序;6、编译、调试、下载程序到单片机;7、观察、分析、保存运行结果。
五、实验程序实验4一、实验题目:WDT_A实验二、实验目的定时模式-Timer_A0,增/减计数模式,时钟源SMCLK,TA0CCR0 = 50000,ISR 内翻转P4.1TACLK = SMCLK = default DCOCLKDIV示波器观察P4.1 输出波形,与实验5.1 对比,可得出什么结论。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计算机、开发板、示波器、信号源、电源、Code Comeposer Studio v5四、实验步骤1、用电缆连接开发板USB2口和电脑USB口,打开电源开关SW1,电源指示灯D5点亮;2、运行CCSV5;3、新建工作空间workspace;4、新建工程project与源文件main.C;5、编写程序;6、编译、调试、下载程序到单片机;7、观察、分析、保存运行结果。
五、实验程序六、实验结果实验5一、实验题目:Timer_A实验二、实验目的比较模式-Timer_A0,两路PWM 输出,增减计数模式,时钟源SMCLK,输出模式7 TACLK = SMCLK = default DCOCLKDIV。
PWM周期CCR0 = 512-1,P1.6 输出PWM占空比CCR1 = 37.5%,P1.7输出PWM占空比CCR1 =12.5%。
要求:(1)用示波器观察两路PWM 输出的波形并拍照,测量周期、正脉宽等参数,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
(2)与实验5.4 对比两种计数模式下输出模式7 的PWM 输出的特点。
(3)要想提高PWM 输出精度,可采用什么方法?完成相应程序设计,用示波器观察、验证并拍照、分析。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计算机、开发板、示波器、信号源、电源、Code Comeposer Studio v5四、实验步骤1、用电缆连接开发板USB2口和电脑USB口,打开电源开关SW1,电源指示灯D5点亮;2、运行CCSV5;3、新建工作空间workspace;4、新建工程project与源文件main.C;5、编写程序;6、编译、调试、下载程序到单片机;7、观察、分析、保存运行结果。
五、实验程序六、实验结果实验6一、实验题目:ADC12实验二、实验目的ADC12 单次采样A0 端口,根据转换结果控制LED 状态。
参考时钟源MODOSC(缺省),参考电压AVcc(缺省),SAMPCON 信号来自采样定时器,ADC12MEMO8作为转换地址。
若A0 < 0.5*AVcc,点亮P4.1 口LED,A0 > 0.5*AVcc,点亮P4.2口LED。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计算机、开发板、示波器、信号源、电源、Code Comeposer Studio v5四、实验步骤1、用电缆连接开发板USB2口和电脑USB口,打开电源开关SW1,电源指示灯D5点亮;2、运行CCSV5;3、新建工作空间workspace;4、新建工程project与源文件main.C;5、编写程序;6、编译、调试、下载程序到单片机;7、观察、分析、保存运行结果。
五、实验程序实验7一、实验题目:USCI_UART实验二、实验目的单片机发送单字节数据ox55-中断方式,BRCLK=ACLK=REFOCLK=32768Hz,波形特率9600,LPM3模式三、实验仪器和设备计算机、开发板、示波器、信号源、电源、Code Comeposer Studio v5、串口调试助手四、实验步骤1、用电缆连接开发板USB2口和电脑USB口,打开电源开关SW1,电源指示灯D5点亮;用试验箱中白色RS232电缆连接开发板左侧RS1接口和电脑主机后的9针串口;2、在设备管理器中查看串口号,并修改至COM1~COM4;设置用于通讯的串口号、波特率、校验位、数据位、停止参数,然后打开串口;3、运行CCSV5;4、新建工作空间workspace;5、新建工程project与源文件main.C;6、编写程序;7、编译、调试、下载程序到单片机;8、在发送区输入要发送的信息,选择手动发送或者自动发送;9、观察、分析、保存运行结果。
五、实验程序六、实验结果实验8一、实验题目:单片机发送多字节数据二、实验目的串口调试助手发送本人学号,单片机以查询方式接收并回传学号到串口调试助手,抓图并完成实验报告。
BRCLK = SMCLK = default DCO = 32 x ACLK = 1048576Hz;波特率= 9600;工作模式AM。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计算机、开发板、示波器、信号源、电源、Code Comeposer Studio v5、串口调试助手四、实验步骤1、用电缆连接开发板USB2口和电脑USB口,打开电源开关SW1,电源指示灯D5点亮;用试验箱中白色RS232电缆连接开发板左侧RS1接口和电脑主机后的9针串口;2、在设备管理器中查看串口号,并修改至COM1~COM4;设置用于通讯的串口号、波特率、校验位、数据位、停止参数,然后打开串口;3、运行CCSV5;4、新建工作空间workspace;5、新建工程project与源文件main.C;6、编写程序;7、编译、调试、下载程序到单片机;8、在发送区输入要发送的信息,选择手动发送或者自动发送;9、观察、分析、保存运行结果。
五、实验程序六、实验结果实验9一、实验题目:flash控制器应用二、实验目的:将信息段C的内容复制到信息段D内三、实验仪器和设备计算机、开发板、示波器、信号源、电源、Code Comeposer Studio v5四、实验步骤1、用电缆连接开发板USB2口和电脑USB口,打开电源开关SW1,电源指示灯D5点亮;2、运行CCSV5;3、新建工作空间workspace;4、新建工程project与源文件main.C;5、编写程序;6、编译、调试、下载程序到单片机;7、观察、分析、保存运行结果。
实验流程:1、写信息段C函数:定义Flash指针→初始化Flash指针→清除锁定控制位→段擦除→等待擦除操作完成→循环写信息段C的128字节→向信息段C写数据→等待写操作完成→Flash退出写模式→恢复Flash锁定位,保护数据2、将信息段C的内容复制到信息段D内:初始化信息段C指针→初始化信息段D指针→清除锁定控制位→段擦除→等待擦除操作完成→将信息段C的内容复制到信息段D内→等待写除操作完成→ Flash退出写模式→恢复Flash锁定位,保护数据五、实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