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植物学考试要点第一章考点1.观赏植物: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适用于室内外装饰、美化环境、改善环境并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
2.中国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裸子植物10科,我国仅缺少南洋杉科从区系种类丰富程度上,位居世界第三中国是世界园林植物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植物种类位居世界第三。
种子植物超过25000种,其中乔灌木种类约8000多种。
3.植物资源的特点 1). 地域性 2). 再生性 3). 多用性4.中国东南半部森林区,自北而南,随着热量的递增,植被的带状分布比较显著,它们依次为寒温性针叶林带,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和赤道雨林带。
5.中国园林树木资源的主要特点:(一)种类繁多(二)分布集中(三)丰富多彩(四)特点突出(五)抗性强第二章考点6.植物分类的基本等级: 界、门纲目科属、种7.自然分类系统反映植物的自然历史发展规律。
反映出植物界的亲缘关系和由低级到高级的系统演化关系。
8.恩格勒植物分类系统认为柔荑花序类为双子叶植物中原始类型哈钦松分类系统认为木兰目和毛茛目为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是被子植物演化的起点。
9.双名法:指用拉丁文给植物的种起名字。
需用两个拉丁词来表达。
第一个词是属名(名词),第二个词是种加词(形容词),10.球根花卉包括:球茎类鳞茎类块茎类根茎类块根类11.藤木类:依生长特点分为:绞杀类(具有缠绕、粗壮、发达的吸附根)吸附类(利用吸附器官向上攀登)卷须类(如葡萄)藤条类12.五大公园树种:南洋杉、雪松、金钱松、日本金松、巨杉(长叶世界爷)13.欧洲五大行道树:银杏、悬铃木属、鹅掌楸属、椴树属、七叶树属。
14.木本地被:地锦、平枝旬子、铺地柏、沙地柏等、偃柏、金银花、五叶地锦。
15.按土壤因子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进行分类:分为酸性土、碱性土、耐瘠薄树种和海岸树种。
16.樟科识别要点:①.T.Sh. 常含樟脑.月桂油.生物碱.②.单叶互生,全缘.常三出脉. ③花各部三基数.轮生.④.核果或浆果(状)有果托.无胚乳. 17.木兰科Magnoliaceae识别要点:① T. Sh. 全缘.(稀浅裂)托叶环抱幼芽.木枝具环状托叶痕.含油Cell(树皮.叶.花)②.花单生枝顶或叶腋.萼片、花瓣不分;③雄蕊和心皮多数,螺旋状排列于柱状花托上;④. 聚合果或聚合翅果. 种子有胚乳.18.桑科主要识别特点是木本.常具乳汁园林植物有:桑、无花果、菩提树、薜荔19.骨突果(绣线菊亚科)、梨果(苹果亚科)、核果(李亚科)、瘦果或核果(蔷薇亚科).20.豆科—独有的荚果21.豆科为一大科,根据花冠形态,花瓣的排列方式,雄蕊的数目,花丝的离合等特征,分为三个亚科:含羞草(亚)科、苏木(亚)科(云实科)、蝶形花(亚)科22.芸香科主要识别特点是一身香,叶上常见透明油腺点23.夹竹桃科主要识别特点是有乳汁,单叶对生、轮生,全缘,无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花冠合瓣;蓇葖果或浆果、核果,种子有毛24.菊科—被子植物第一大科,菊科分管状花亚科和舌状花亚科第三章考点25.生态因子:环境因素中,对植物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称生态因子。
26.生态环境:指植物周围各部分因素的综合作用。
包括气候、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等外界因素,组成的总和。
27.生存因子: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生态因子称生存因子。
28.生态习性:植物(生物)长期生活在某种环境中,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通过新陈代谢,于是植物的生活过程中,就形成了对某些生态因子的特定需要29.生态类型:有相似生态习性和生态适应性的植物的集合,属于同一植物生态类型。
30.生态适应性:植物适应能力的弹性。
31.光照强度是:指太阳光在植物叶片表面的照射强度32.观赏植物依对光照强度的要求的不同分为:阳性观赏植物阴性观赏植物中性观赏植物33.阳性植物:在全光照条件下生长最好,其光饱和点高,不能忍受任何明显的遮荫,否则生长缓慢,发育受阻。
34.阳性植株一般枝叶稀疏、透光,叶色较淡,生长较快,自然整枝良好,但寿命较短。
园林树种如马尾松、月季、桦木、杨、柳等需要强的光照,属于阳性植物。
35.中性植物(耐荫植物):比较喜光、稍能耐阴,光照过强或过弱对其生长不利,大部分园林树种属于此类。
36.阴性植物: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比全光照下生长良好。
37.阴性植株一般枝叶浓密、透光度小,叶色较深,生长较慢,自然整枝不良,但寿命较长。
园林树种如铁杉、八角金盘、珊瑚树等需要弱的光照,属于阴性植物。
38.根据植物对日照长度的要求,将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性植物39.光周期——一天中日出至日落的时数,或是一天之中明暗交替的时数。
40.光周期现象——光周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反应。
41.光周期影响植物的花芽分化;成花过程;分枝习性;块茎、球茎、块根等地下器官的形成;以及其他器官的衰老、脱落和休眠。
42.依赖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的植物:如湿生植物、附生植物、一些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苦苣苔科、凤梨科、食虫植物及气生兰类。
43.以水分因子为主导因子的树木的生态类型:旱生树种中生树种湿生树种44.耐水湿的木本植物有:落羽松、池杉、墨西哥落羽松、水松、红树,白柳、垂柳、旱柳、黑杨、枫杨、乌柏,白蜡、山里红、赤杨、梨、楝、三角枫、丝棉木、夹竹桃、榕属等45.一般言之,凡树冠紧密,材质坚韧,根系强大深广的树种,抗风力就强;而树冠庞大,材质柔软或硬脆,根系浅的树种,抗风力就弱。
46.根据树木对酸碱度的反应,植物生态类型划分为:酸性土树种碱性土树种中性土树种47.钙质土树种:如南天竹、臭椿、青檀(榆科)、柏木48.正确了解和掌握日照长度对植物生长与开花或花芽分化的影响对花期调控和栽培具在重要意义。
49.高温下进行花芽分化:一些花卉如杜鹃、山茶、梅、桃、樱花、紫藤等都在6—8月25℃以上,很多球根花卉的花芽分化在夏季高温季节。
如唐菖蒲、晚香玉、美人蕉、郁金香、50.花卉不同生长期对水分的要求:种子发芽期:需较多的水分;幼苗期:经常保持土壤适度湿润;成苗期:给予适当水分,保持较湿润的空气;花芽分化期:控制水分供给,抑制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如:梅花的“扣水”、鸢尾、水仙、百合、风信子等球根的高温处理;开花结实期:要求空气湿度较小,果实发育则供给充足的水分;种子成熟期:空气干燥;休眠或半休眠期:减少浇水,以防烂根51.优势种(建群种):在群体中那种数量最多或数量虽不多但所占面积却最大的主要成分。
它决定群落的外貌和结构第四章考点52.保护和改善环境功能功能一:改善小气候 1).树冠的树荫减少了太阳辐射,可直接产生降温增湿的作用。
2).树木的蒸腾作用释放大量水分,提高空气湿度,这也是凉爽效应的重要原因。
功能二:改善空气质量吸收CO2制造O2 分泌杀菌素吸收有毒气体阻滞尘埃;功能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四:防风固沙;功能四:监测大气污染53.涵养水源树种选择:1、树冠厚大,郁闭度强,遮拦雨量能力大,2、萌檗力强,生长迅速而又不易生病虫害的树种3、能形成富于吸水性落叶层的树种4、根系深广,须根多5、耐荫性强而生长稳定54.防风固沙树种选择:1、适应性强、抗性强(病、虫、不良环境等)最好为乡土树种生长快,寿命长,以快长树为好。
根系深广,枝干具韧性,不易弯断。
树冠选窄的尖塔形和圆柱形树种55.树木分枝的方式主要有: 1.单轴分枝 2.合轴分枝 3.假二叉分枝56.垂枝形:如垂柳、垂枝梅、垂枝槐、垂枝樱、垂枝桦等57.龙游形:如龙游梅、龙游桑、龙爪柳等58.拱枝形:如南迎春、迎春、金钟、连翘等59.对春季新发的嫩叶有显著不同叶色的,称为春色叶树。
60.叶在秋天表现为鲜红色:枫香、地锦、五叶地锦、黄栌、石楠、乌桕等等61.叶在秋天表现为鲜黄色:银杏、白蜡、金钱松62.常色叶类:树木的叶子在全年表现为异色如紫叶李、紫叶小檗、变叶木等63.双色类:叶子正反两面具不同产色彩,如红背桂、银白杨、胡颓子等等64.蓝色系的花卉有:鸢尾、紫藤、翠菊、紫丁香、紫玉兰、蓝雪花、桔梗、美女樱等等65.黄花色系的花卉有:金鸡菊、万寿菊、菊花、迎春、黄蔷薇、金丝桃、蜡梅、金桂等等66.红果:石榴、柿子、南天竹、花楸无刺构骨紫金牛等;67.黄果有:银杏、佛手;紫果有:十大功劳、蓝果忍冬等;68.白色枝干类:白皮松、白桦、银白杨胡桃、毛白杨、朴、悬铃木、柠檬桉等等。
69.金黄色干类:金竹、金枝柳、金枝梅等等。
70.绿色枝干类:梧桐、毛竹等。
71.紫色枝干类:紫竹等等。
72.红色枝干类:红瑞木、山桃红桦等。
73.花卉的香气可以刺激人的嗅觉,给人以一种无形的美感,如桂花、茉莉花、兰花、米兰、梅花、蜡梅、玫瑰花等。
第五章考点74.无性繁殖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分生繁殖、扦插繁殖和嫁接与压条繁殖。
一、二年生花卉多用播种法繁殖;宿根花卉用播种、分株或扦插、嫁接繁殖。
球根花卉用分球法繁殖。
75.嫁接的优点:可以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提前开花、结果年限;扩大栽培区域及增加繁殖系数。
76.嫁接成活的原理:具有亲合力的砧木和接穗,通过双方切削面紧密相接,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形成愈合组织,然后分化形成共同的形成层,进而产生共同的输导组织。
这样,便使砧木和接穗形成了一个新的植物个体。
77.嫁接成活主要影响因子:砧木和接穗的亲合力是影响嫁接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其次是砧木和接穗的生活力,如苗龄及其健康状况等。
第三是砧木和接穗所处的环境条件和生长发育时期。
第四是选择适宜的嫁接方法。
78.软枝扦插:是生长季取软材扦插的一种方法。
79.压条繁殖:将枝条不切离母株而在一定的部位培土(或用其它基质),使其生根而形成单独植物株的繁殖方法。
多用于扦插不容易生根的种或品种80.组织培养是利用细胞的全能性将植物部分组织或器官接种到一定的培养基中,在无菌条件下培养成为一个完整植物的繁殖方法。
81.有性繁殖的特点是繁殖系数大,根系强健,但后代易出现分离,82.嫁接繁殖:将母树的枝或芽接到砧木上使其成为新植株的一种繁殖方法。
83.扦插繁殖优点:具有保持品种特性,提早开花、技术设备简单易行、繁殖系数高等特点。
第六章考点84.一般常绿树、名贵树和花灌木的起挖要带土球,土球直径不小于树干胸径的6—8倍,土球纵径通常为横径的2╱385.间苗:将播种生长出的苗,予以疏拔,以防幼苗拥挤,扩大苗木间距。
86.间苗的意义和作用:使苗木间空气流通,日照充足,生长茁壮。
减少病虫害。
87.选优去劣。
选留强健苗,拔去生长柔弱、徒长、畸形苗。
除草。
88.移植作用:加大株间距,扩大幼苗的营养面积。
切断主根,可促使侧根发生。
抑制徒长。
使幼苗生长充实、株丛紧密89.盆栽培养土要求:疏松,水分渗透性好,能保持水分和养分,土壤肥沃,酸碱适度,无有害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滋生和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