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考试焦虑及其辅导策略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升学、 就业、 人才选拔等 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 ’ 考试焦虑成为当前学生 学习中普遍存在而又极为重要的一种亟待解决的心 理卫生问题。 一、 考试焦虑综述 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是个体在面临不良刺激 或感到会出现挫折情境时所产生的一种复杂的消极 或不愉快的情绪状态。它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消极情 绪现象, 表现为不安、 忧虑、 紧张, 甚至恐惧。美国心 理学家斯皮尔伯格 - 1234546746’ 89 : / 最早提出特质 与状态焦虑理论,他把焦虑分为特质焦虑和状态焦 虑。特质焦虑是相对持久的人格特征中焦虑倾向稳 定的个体差异’ 是一种人格特质 ’ 更像一种动机或习 得的行为倾向 ’ 是体验焦虑的高倾向性和一种对危 险情境的预先反应倾向。状态焦虑是指焦虑的暂时 波动状态’ 是随着自主神经系统的唤醒表现出的对 当时情境的忧虑、 紧张的主观的有意识的情感。 考试焦虑是指人由于面临考试而产生的一种特 殊的心理反应, 它是在应试情境刺激下, 受个人的认 知、 评价、 个性等影响而产生的以对考试成败的担忧 和情绪紧张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反应状态。它是一种 比较复杂的情绪现象’ 是个体在考前预感到威胁 ’ 或 在考试情境的激发下引起的一种不安的心理感受 ’ 它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及其身心因素所 制约 ’ 以担忧为基本特征 ’ 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 式 ’ 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
! "# !
导学生找出并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以此来代替 心理上的失衡。 ($ ) 理喻法。 是通过谈话或暗示帮助学生用理智 战胜思想上的困难, 正视现实, 明确利害关系, 正确 对待考试。 减轻考试焦虑的方法。 %、 & # ’ 自我认知矫正法。自我认知矫正法, 是依据 认知疗法的理论而来。因为学生的考试焦虑在很大 程度上来源于他们对考试所产生的种种担忧,而这 种担忧又是由于学生对考试的重要性、考试的难度 以及自己的能力的大小等等的认识和评价引起的。 因此, 通过改变学生的自我认知, 可以减轻和控制焦 虑。 首先引导学生检查自己对考试的担忧, 要求学生 把自己想到的一切担忧都写下来。 其次, 引导学生对 自己的担忧进行合理性分析。 比如: 你的担忧是否有 事实根据? 你的担忧是否以偏概全? 是否因为一次考 不好就推想将来一定考不好?你的担忧是否极端 化?是否把自己的不足、 缺点过分夸大, 而把自己的 能力、 长处过分缩小? 第三, 引导学生与担忧质辩。 让 学生针对担忧不合理之处, 以事实、 理性的常识予以 “合理 ” 辩驳, 即使是 的担忧也可以对它进行危害分 析。第四, 得出合理反应。通过以上的分析得出你自 “分析我的认知准备、 己的合理反应和认知, 如: 考试 难度, 加上我的主观努力, 我考取的可能性是 ()* , “这一担忧是不合理、 所以我有较大的可能考上 ” 。 不 现实、 有危害的, 应该放弃 ” 。 & + ’ 放松训练法。 通过循序交替收缩和放松自己 的骨骼肌群 , 细心地体会个人肌肉的松紧程度 , 最终
心理状态。此状态具体表现为心率加快、 呼吸急促、 食欲不振、 情绪不安、 注意力难以集中、 惊悸、 失眠或 “怯场 ” 睡觉做噩梦等, 俗称为 。 学者张静认为考试焦 虑表现为三种不同程度: 即低度焦虑、 中度焦虑和高 度焦虑。 不同程度的焦虑对学生学习影响是不同的 ’ 焦虑程度与考试效果之间呈 “倒转的 ; 型 ” 曲线关 系 ’ 中等焦虑即适度焦虑 ’ 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大脑两 半球正常的兴奋性和感受刺激性 ’ 给考生心理带来 一定的紧张和压力 ’ 能激发考生始终处于思维的主 动自觉状态’ 有助于提高智力活动的效果 ’ 使其更好 地发挥水平 ’ 考出理想的成绩。 低焦虑程度的考生对 考试是一种被动麻木状态 ’ 缺乏促进学习的迫切感 和自我提高的驱动力 ’ 缺乏活力 ’ 思维消极甚至迟 钝’ 因此考试成绩自然不好。 高度焦虑的考生要分两 种情况 ’ 一种是对考试及其结果产生了过度担忧 ’ 另 一种是在考试过程中觉察到了危险或存在的潜在威 胁而又处于无助和紊乱状态 ’ 其结果都会使考生出 现一系列的生理反应’ 如心悸、 出汗、 手脚发冷、 尿频 等 ’ 同时也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 & 坐立不安、 内心 恐惧、 头脑发昏、 注意力不集中 ’ 思维紊乱、 僵滞 ’ 因 此只能胡乱作答 ’ 不能发挥正常水平。 考试过度焦虑不利于复习和应试,它会降低考 生的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也会影响考生的身心健 康。 二、考试焦虑的辅导策略 现代教育已从传统的单一的学校教育模式转换
收稿日期: .$$) ! ,$ ! .M 作者简介: 贺腾飞(,#"# ! ) , 男, 山西大同人, 助教, 主要从事心理教育研究。
万方数据
! "# !
பைடு நூலகம்
成社会、 家庭、 学校相结合的立体化教育模式。面临 重要或关键性的考试引起一些心理压力 $ 产生一定 程度的考试焦虑 $ 是不可避免的 $ 也是无害的 $ 但严 重的考试焦虑则对学生的学习有极大的危害 $ 因此 需要学校的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指的是以心理学理 论为指导,帮助个体和群体维护和发展良好的心理 状态与功能的过程。由于学生的考试焦虑是在内外 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考试焦虑特别是过度考试 “内外兼顾、 焦虑的辅导应本着 标本兼治 ” 的原则 $ 既 社会的积极 重视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 又寻求家庭、 支持 $ 同时还要指导个体主动参与。 (一 ) 学校教育方面 %、学校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应试技能、技巧辅 导。学生应试技能的高低与考试焦虑程度有一定的 相关。应试技能差,准备不充分,考试焦虑程度就 高。 因此加强对学生的考前指导, 帮助他们提高应试 技能, 做好心理上、 知识上、 物品上的准备, 对防治考 (% ) 试焦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掌握应试的技巧。 (& ) 要稳定情绪, 全身放松。 在答题前要浏览试卷, 统 ) ( 一定要认真审题, 理解题 观全局。 ’ 回答每题前, (( ) () ) 意。 排列好答题顺序, 贯彻先易后难原则。 统 ( ) 筹兼顾各题, 恰当分配答题时间。 * 不忽视任何细 (" ) (+ ) 注意克服定势的干扰。 先求正确, 再求速 节。 度。 学校应重视考前心理辅导。目前大部分学生 &、 不同程度存在考试焦虑现象,这种焦虑心态若不及 时解除, 特别是高度焦虑的学生, 势必严重影响复习 和考试效率, 而且对人的身心健康也会产生危害。 国 外研究考试焦虑的心理学家也认为,学校对考生进 行考前心理辅导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学校应积 极创造条件,聘请有关心理专家为学生进行有针对 的心理辅导或讲座, 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另外, 学校应开展一些心理训练活动,让学生掌握解除焦 “松 虑的方法, 降低或消除焦虑。 最后, 学校要给学生 ” “ 绑 , 把学生从题海之中解放出来, 推广 愉快教育 ” , 寓教于乐,这是预防和减轻学生考试焦虑的根本途 径。 (二 )社会家庭方面 转变观念 $ 建立素质教育的质量标准。学校 %、 教育应注重从思想观念上为缓解学生考试焦虑提供 正确的政策导向。不能把教育质量高低与学生考试 分数的平均值等同 $ 学生的考试分数是评价学生学 升学 习乃至教学质量的一种尺度 $ 但不是唯一尺度。 率是反映学校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硬性指标 $ 但不 “应试教育 ” “考试教育 ” 是唯一指标。因此 $ 把 、 观念 转变为素质教育观很有必要 $ 确立素质教育质量观 $ 以德、 智、 体、 美、 劳诸方面的发展作为检测教育质量 的标准 $ 把课外活动和节假日时间还给学生 $ 为学生 发展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 宽松自由的空间。 在以学 万方数据
达到缓解身体紧张和焦虑状态的一种自我训练方 法。 一般程序如下- 每天 , 在 $)./0 内 , 通过语言自我 暗示从头到脚 & 或从脚到头 ’ 的放松训练。即头部肌 肩、 背部肌肉 " 臀部肌肉 " 腿部 肉 " 颈部肌肉 " 胸、 肌肉 " 脚趾肌肉。其要领是使该部位肌肉紧张收缩 保持 #) 秒钟 , 然后慢慢放松 , 注意体会放松时的感 觉 & 如发热、 沉重等 ’ 。如能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 , 不 仅能消除考试焦虑 , 而且能全面促进身心健康。 & $ ’ 系统脱敏法。 是利用对抗性条件反射原理 , 在放松的基础上 , 循序渐进地使患者的神经过敏性反应逐步减弱直到 消除的一种行为疗法。 它对考试焦虑的情绪性成分具 有明显的疗效, 由于考试焦虑对考试的某些方面过于 敏感造成神经系统高度紧张的反应, 引发考试焦虑的 许多问题存在于想象之中, 脱敏技术就可以利用考生 的想象对这些刺激产生抵抗作用。 具体模式如下 - 列 “焦虑等 出引起焦虑的具体刺激情境"从弱到强排列 ” 级 " 放松训练形成松弛反应 " 在脑中想象、 循序使 松弛抑制焦虑 " 脱敏成功。 在脱敏过程中 , 通过放松 技术使身体的各个部位反复放松, 使考生逐渐适应每 个刺激 , 直到对最强的刺激也不再敏感时 , 脱敏便取 得成功。 患有考试焦虑的学生们应正视这一心理障碍 , 找出引起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所在 , 学会一些应考 对策和控制考试焦虑的方法 , 以降低焦虑 , 减轻心理 压力 , 顺利进行以后的学习和考试 , 充分发挥智力水 平 , 并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 使智力和人格都得以全 面发展。
生为本的现代教育中 $ 采用任何教育要求和措施都 需要讲究心理卫生$ 只要这样 $ 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 考试焦虑。 “社会支持 ” “社会支持 ” 寻求 。 是心理教育的 &、 一个特殊用语 $ 指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 家庭是个体 “社会支持 ” “社会支 获得 的土壤和基础。 家长是提供 持” 的重要角色。家长应认清考试焦虑的危害 $ 不能 仅仅注意学生的考试分数 $ 不以分数论奖赏 $ 不给孩 子增加精神压力。 要摆正考试分数的位置 $ 考分固然 就业 $ 影响自尊心 $ 但只是衡量学习 重要 $ 影响升学、 成绩的标准之一 $ 而不是全部 $ 应将掌握知识、 发展 能力作为目标 $ 把发展全面素质摆在比考分更重要 的位置$ 淡化考分色彩。 正确对待学生考试的成功与 失败 $ 顺利时给予肯定 $ 提出进一步目标要求 $ 挫折、 失败时 $ 应给予鼓励 $ 帮助其摆脱低落情绪。 此外 $ 社 “社会 会舆论和报纸、 电视等新闻媒体也是个体获得 支持 ” 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三 )学生个体方面 调整期望值,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期望值是 %、 自我确立的结果能达到的预期值和目标。 它是影响 学生考试焦虑的重要因素。 期望值是否适度, 直接影 响考生的动机程度、 情绪状态, 也直接影响考生临场 水平的发挥。 因此, 适当调整期望值, 切合实际地提 出目标和期望, 这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 正确的人生 观、 价值观、 坚定的信念, 崇高的理想, 明确的学习动 机, 积极的学习兴趣, 开朗的性格, 顽强的意志, 良好 的情绪状态都对期望水平、认知评价及学习活动本 身起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有利于克服考试焦虑的重 要心理品质。因此, 学校在教育过程中, 要注意发展 学生良好的个性, 培养非智力因素, 这是提高学生心 理品质,预防和减轻学生考试焦虑的一项积极举 措。 加强自我暗示, 增强自信心。自我暗示是通 &、 过自己的认识、 言语、 思维等心理活动, 来调节和改 变自己身心状态的一种方法。自我暗示会对人的心 理和行为发生影响, 还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变化。 考生 在参加考试时, 要增加积极的自我暗示, 如少说或不 “这次我不行了 ” “我一定会考糟了 ” “我一 说 , , 多说: ” “ ” “ 定能行 , 考试没什么了不起 , 以往的考试我都从 容应付了, 这次也不需要紧张 ” , 等等, 通过这些积极 的自我暗示来增强和培养自信心。因为信心就是力 量, 信心就是胜利。作为考生, 相信自己, 鼓足信心, 确信已做好充分的精神准备,可以克服前进道路上 的重重困难。 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 ’、 (% ) 宣泄法。通过与人交谈, 欣赏音乐, 散步、 打 球等方式,把积于心中的郁闷情绪在适当的场合宣 泄出来, 从而稳定情绪, 达到心理平衡。 (& ) 代偿法。 常用的代偿法有引导和安慰。 如: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