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知识点

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知识点

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知识点
2023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知识点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

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2023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知识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药师应按照处方的记载正确调配药品,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者代用,调配处方后应当在处方上签字或者盖章。

如根据患者个体化用药的需要做特殊调配,药师应在药房中进行特殊剂型或剂量的临时调配,如稀释液体、研碎药片并分包、分装胶囊、制备临时合剂、调配软膏剂等,注意应在清洁环境中操作,并作记录。

(一)处方调配
1.仔细阅读处方,按照药品顺序逐一调配。

2.注意法律、法规、医保、制度等有关规定的执行。

3.药品配齐后,与处方逐条核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和用法,准确规范地书写标签。

4.调配好一张处方的所有药品后再调配下一张处方,以免发生差错。

5.对需要特殊保存的药品加贴醒目的标签提示患者注意,如"置2℃ -8℃保存"。

6.有条件的单位,尽量在每种药品外包装上分别贴上用法、用量、贮存条件等的标签。

7.调配或核对后签名或盖名章。

(二)住院医嘱调配
1.医嘱的调配
(1) 一般采取每天调配的方式发放长期医嘱药品,临时医嘱需要急配急发。

(2)住院患者口服药按每次用药包装,包装上应注明患者姓名和服
药时间。

(3)需提示特殊用法和注意事项的药品,应由药师加注提示标签或向护士特别说明。

2.出院带药的处方调配
(1)审核出院带药处方,包括患者姓名、病案号、药名、剂量、用法用量、疗程、重复用药、配伍禁忌等。

(2)加注服药指导标签。

逐步开展出院患者用药教育,提供书面或面对面的用药指导。

(3)在药品外包装袋上应提示患者:当疗效不佳或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告知医院及药房电话号码。

基本要求
1.掌握处方调配工作的整个流程,能熟练、正确地调配处方。

2.掌握指导用药的基本知识和特殊人群用药基本内容,能把处方用药从药物治疗学的角度进行解释与说明。

3.掌握合理用药的基本概念。

4.掌握药品生产、经营中质量管理的综合知识,具备解决一般药品质量问题的能力。

5.掌握药品储运和养护的基本技能。

6.掌握常用药学工具书的使用方法。

7.熟悉常见中毒物质的中毒表现和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与知识。

8.掌握非处方药的品种和使用注意事项。

熟悉非处方药的基本概念。

了解非处方药的遴选原则。

9.熟悉为医务人员、病人和药品消费者提供药学信息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0.熟悉社会药房和定点药房的任务、执业药师的特点和素质要求。

熟悉医院药学部(药剂科)的性质和任务。

考试内容
1.药学基本知识
熟悉医院药学部(药剂科)的性质、任务和在医院的地位。

熟悉社会药房的性质、定位、特点、经营原则、技术管理和基本
的管理制度。

熟悉定点药房与非定点社会药房区别。

熟悉各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职责。

熟悉执业药师的含义、特点、职责和素质要求。

了解医院药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发展概况和组织机构设置。

了解医院药学和社会药房的发展趋势以及药学保健的基本含义与意义。

2.处方调配
掌握处方权限、处方书写要求、处方限量和处方保管的具体规定。

掌握处方审核与调配的基本程序、注意事项和有关管理制度。

掌握药房药品请领、验收、保存的原则与要求。

熟悉药房的任务和处方的定义、意义、组成。

3.用药指导
掌握用药指导的基本内容,包括用法用量、老年人用药、儿童用药、围产期和哺乳期用药、肝肾功能损害病人用药、特殊疾病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基本内容。

掌握基本的用药指导方法。

熟悉用药指导的意义、目的和病人用药依从性的基本概念。

4.合理用药
掌握药物治疗有效性的有关知认
掌握药物治疗安全性的有关知识。

掌握促进合理用药的措施。

掌握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

掌握不合理用药的后果。

熟悉药物治疗经济性的相关知识。

熟悉药物治疗适当性的含义和评价原则。

熟悉不合理用药的表现。

处方的调配规则:
处方调剂与审核、配发药品的药学技术人员,必须是药学专业院校毕业并取得相应的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方可上岗。

发药人员
必须由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调配处方过程中必须做到“四查十对”,“四查”分别为查处方、查药品、查配伍禁忌、查用药合理:“十对”是在查处方的时候要对性别、年龄;查药品的时候要对药名、规格、数量以及标签全不全;查配伍禁忌的时候要对药品的性状以及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的时候要对临床诊断。

处方是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要延长有效期的需要开具处方的医生注明有效期限,但是最长不得超过3天。

药品说明书的主要术语:
1.药品名称:药品说明书不能只注明商品名,必须标明通用名称。

药品的通用名称必须采用国家批准的法定名称并用中文显著标示,如同时有商品名,二者的比例不得小于1:
2.
2.药品成分:复方制剂列出所含活性成分及其含量。

制剂中如含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辅料或成分,也需列出。

中药的主要成分系指处方中所含的主要药味、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

中药复方制剂主要药味的排序要符合中医君、臣、佐、使组方原则,要与功能主治相符。

3.药品的药理毒理作用及药物动力学
4.药品的适应症
5.用法用量:用药方法与用药剂量是药品说明书的核心部分。

6.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在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调节生理机能的过程中,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出现对人本有害或与使用目的无关的反应。

7.禁忌
8.注意事项:按照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的细则规定,应单列各项编写,尤其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药物相互作用”两项不可缺少,如缺乏可靠实验或文献依据,应注明“尚不明确”字样。

9.有效期:药品有效期是涉及药品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的标识。

年份用4位数表示,月份用2位数表示。

10.批准文号:它是最直接最简单的从外观即能判断药品合法性的标志之一,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执业药师更应熟练地掌握各种药品
批准文号的意义。

药品批准文号格式:国药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化学药品使用字母“h”,中药使用字母“z”,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整顿的保健药品使用字母“b”,生物制品使用字母“s”,体外化学诊断试剂使用字母“t”,药用辅料使用字母“f”,进口分装药品使用字母“j”。

数字第1、2位为原批准文号来源代码,其中“10”代表原卫生部批准的药品,“19”“20”代表2002年1月1日以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他使用各省行政区划代码的前两位的,为原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药品。

第3、4位为换发批准文号之公元年号的后两位数字,但来源于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文号仍使用原文号年号的后两位数字。

数字第5至8位为顺序号。

处方的意义:
1.法律性
因开具处方或调配处方所造成的医疗差错或事故,医师和药师分别负有相应的法律责任。

医师具有诊断权和开具处方权,但无调配处方权;药师具有审核、调配处方权,但无诊断和开具处方权。

2.技术性
开具或调配处方者都必须是经过医药院校系统专业学习,并经资格认定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担任。

3.经济性
处方是药品消耗及药品经济收入结账的凭证和原始依据,也是患者在治疗疾病,包括门诊、急诊、住院全过程中的用药的真实凭证。

药动学的几个重要参数:
1.吸收速率常数(ka):药物从吸收部位进入人体循环的速度,即吸收速度与体内药量之间的比例常数。

用来衡量药物吸收速度的快慢。

2.消除速率常数(k):药物在体内代谢、排泄的速度与体内药量之间的比例常数。

k值的大小可用来衡量药物从体内消除速度的快慢。

3.吸收分数(f):药物进入体循环的量与所给剂量的比值。

血管内给药f=1,表示药物全部进入体循环;其他给药途径f<1,用来衡量
血管外给药时进入体循环药物的相对数量,又称生物利用度:
4.表观分布容积):体内药量按血浆中同样浓度分布时所需体液的总体积。

可用其来表示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广泛性。

5.生物半衰期(t1/2):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与k 之间的关系为t1/2=0.693/k.用于衡量药物消除速度的快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