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心得总结与体会
我在学习现代汉语这门课程中,我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
对于该课的内容来说,是一个专业的、系统的知识体系,每年都会被评为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甚至其它学院也想引进它,可见它有多火。
对于我们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这些知识就是我们的“必修课”,因为汉语言文学就是一门语言学科,从中,我认识到了自己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首先,扎实的基础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不过,在实际工作中,我深切感觉到自己的欠缺,特别是在教育教学方法方面,自己的知识储备还不够。
作为一名老师,自己还有很多要学习。
例如,课堂导入方面,当前中国的课堂仍是“满堂灌”,老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主角。
但对于一节课而言,课堂导入就好比画龙点睛,若运用得恰当,往往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我们平时使用普通话的频率很高,因此发音就需要更加规范。
就拿普通话中的轻声来说吧,轻声本来是可有可无的,但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轻读。
这不仅影响到语言的交流与表达,而且还不符合汉语言文字的规范,毕竟这里面包含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普通话中,只有两种情况下才能读轻声:一是句末尾的轻微的词语和句子末尾的停顿,这些词语后面的成分是短暂的,往往跟着有助于理解的词或词组的;二是个别儿化音变读轻声。
而在我们学习普通话中,却出现了普遍轻读的现象,甚至出现错误的读音。
我想,我们老师的责任更重一些。
虽然普通话有方言的成分,但在交流中还是以普通话为标准的。
因此,语音的标准性就显得十分重要。
作为一名老师,在教学中除了正确的示范外,还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发音水平,让学生们接受最标准的语言。
由此看来,普通话的学习是相当重要的。
它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形象,人们的沟通与交流,影响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及日常生活,所以,学习普通话应是大学生的基本素养。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注意自身语音的规范,还应努力提高学生们的普通话水平,使他们逐步掌握标准、规范的语言。
同时,对于学校里的各项教学工作,普通话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语音的标准,还要做到口齿清晰,吐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