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均线周期均线系统的周期选择有很多种,从三日到数百日平均移动线都有投资者采用。
但是到底应以几日平均移动线做行情判断的参考比较具有实效,这一问题一直困扰多数投资人。
投资者因为大都倾向短期投机,所以证券公司的均线设置,通常都是短期或短中期均线,比如5日、10日、20日或者5日、10日、30日,极少使用可以代表短中长三种趋势的均线。
事实上,均线的选择应该代表短中长三种趋势,而不是过分重视某一种趋势而忽略别的趋势,这都是不明智的,所以应参考以下几种趋势:短期趋势:通常是指一个月以下的股价波动趋势,因为5日线均线所代表的是一个星期的波动。
10日线代表的是半月线。
所以我们经常以它们代表短期趋势,短期均线通常波动起伏较大,过于敏感。
中期趋势:是指一个月以上,半年以下的股价波动趋势。
常用20日线、40日线、60日线。
这是因为20日线代表的是一个月股价波动趋势。
40日线代表的是两个月的股价波动趋势。
60日线所代表的是三个月的波动趋势,又正好是一个季度,因此又叫季线,也经常有投资人采用。
中期均线走势既不过于敏感,又有沉稳的一面,因此最常被投资人使用。
长期趋势:是指半年以上的股价波动的趋势。
比较常用的是120日线与240日线。
120日线代表半年的波动方向,又叫半年线。
240日均线代表的是正好一年的波动方向,又叫年线。
总的来讲长期均线走势过于稳重不灵活。
为了同时显示这三种趋势与长期、短期、中期,投资大众的平均成本,我们应同时选择这几种趋势,而不能因为个人习惯或爱好厚此薄彼。
不能同时观察几种趋势的变动,是不能够做好分析工作的。
很多投资者设置一些不常见的均线周期,比如:7日、9日、13日,27日等等,目的是担心庄家故意骗线。
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事实上只要是短期波动,随时就有主力故意划线的可能。
这是因为短期均线最容易操纵,而中长期趋势则很难故意划线,假如所有的投资人参考的均线周期都是240日均线,即使主力知道这一点,他又能怎样做骗线?这正是要三种趋势同时考虑的主要原因。
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处心积虑的设置一些不常用的均线周期。
需要注意的是,以收盘价作为计算均线系统的基点,是因为在过去,不论是任何的技术指标,包括k线的记录,完全是手工记录。
所以要将每一只股票的收盘价记录在案已经很不容易了,要得到股票的每日均价,必须要有交易所提供的全部成交记录,才能计算得出。
一方面计算数据太大,另一方面资料来之不易,而收盘价较为容易得到,所以就将收盘价作为计算平均移动线的基点,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就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实际上最可以代表一天股价的平均成本的当然不是收盘价,而是一日的均价。
运用收盘价计算短期的均线,比方5日均线,就离真正均价的差距较大,所以用这种计算方法得出的均线周期越短,就越不能代表平均成本。
相对来说,越长的周期这种误差就越小,所以真正有代表意义的是每日的均价,而并非收盘价,这一因素是使用均线系统的投资人必须注意的。
均线系统在短线技术分析中的意义目前,常用的均线系统可以分为季线系统、月线系统两种。
季线系统包含60日、40日、20日均线,反映了个股的中长期走势;月线系统包含30日、10日、5日均线,反映了个股的中短期走势。
之所以选择30日均线作为月线系统的基线,是因为我国股市中的中级行情往往以1个半月(30个交易日)为明显的周期,选择该均线更能反映个股的中短期走势。
60日线由下降转为走平再转为上升,表明该股的中期下跌趋势已经得到遏止,此时以中线投资眼光介入的投资者将有所获利。
但这种回升,到底是由于长期下跌导致的自然反弹,还是由于主力暗中吸纳导致的股价反转呢?这就需要结合20、40日均线进行判断。
作为60日线的三等分线,它们对中期走势进行了细分。
如果主力在底部大力吸纳,由于收集力度较大,往往会造成股价从底部较快回升,使得20日、40日线迅速由下向上穿越60日线。
60日均线在20、40日线的托举下止跌回升。
如果主力筹码收集速度较快,则均线系统形成底托后,会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形成标准的向上发散形态,成交量亦显著放大,但股价涨幅往往并不是很大。
此后主力进入洗盘阶段,每日的价量表现趋于无序化,股价呈现横向整理或逐级盘跌,导致季均线系统重新粘合甚至出现死叉。
如果是“黑马”,季均线的粘合或走坏往往是很短暂的,且与大盘指数的走坏往往同步出现低点,死叉之后很快又出现金叉,让那些过分看重短线技术指标的投机客无所适从。
在股价突破季线系统后的成交量累积,对于判定个股的上升潜力,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如果股价突破属于超跌后的自然反弹,由于缺乏外在的上升动力,反弹幅度越高,上升能量越低,往往以较小的成交量轻松突破季均线压制。
而如果有资金在暗中吸纳,则突破均线后成交量会有突然的放大,一则可以制造主力出货、头部显现的假象,二则表明主力的吸筹工作进行的较为顺利,市场上的筹码大量换手,而这一区域附近的筹码对于主力来说是重要的底部筹码来源,成交量越大,主力底部吸筹越充分,拉升时所需消耗的能量就越小。
当黑马步入试盘及正式拉升阶段后,季均线系统由于反应过于迟缓,将不再发挥效用,取而代之的是月均线系统。
根据我们长期的观察,30日均线是目前大部分“黑马”拉升时的重要生命线,一旦股价有效跌破该均线,往往意味着“黑马”行情的终结。
许多走长牛行情的个股,其股价走势呈现平台整理后再上一个台阶的特征,而这种平台整理的末端经常出现在股价与30日线粘合之时。
例如中天企业(0540),股价自1999年11月16日上穿30日均线后,1999年12月3日、12月8日,2000年3月16日、5月17日,股价均在平台整理触及30日线后突破上攻。
而5日、10日线组合则是许多强势股的重要参照指标。
从短线角度来说,个股在强势上攻时,股价往往贴紧5日线运行,中间会经历若干次杀跌洗盘,而洗盘的低点往往就在10日线附近,并在一、两天里就应该回到5日线之上。
当股价拉升较快时,两条均线的距离会拉得较远,其后股价的拉升速度放缓或震荡频率加大,会使得均线开始拉近。
但只要股价未能有效击穿10日线,而5、10日线组合仍保持上升势头,就没有必要考虑抛出股票,下托的均线时间越短,主力越强,有些超级强势股甚至以3日线为支撑向上攻击。
不过,过快的攻击速度会使能量消耗过快,获利盘积累过多,后期的拉升能力会受到影响,除非采取极端手段进行洗盘,否则一旦股价跌破下托线,行情将很快结束。
红鳟鱼股市心法-均线粘合大法具有均线粘合形态的股票,一旦上涨其上涨幅度往往是比较大的。
这样的例子很多,这里就不赘述了。
均线粘合理论早已有之,如张卫星的三线开花、青木的均线流等等,其实道理源于均线粘合理论。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曾盛行一时的“筹码分布”理论,其在某些应用上也与均线粘合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究其根本,我认为是因为,均线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我们知道,均线是对价格的平均运算(这里只探讨简单加权平均的算法),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所谓的均线粘合形态形成的原因其实就是股价经过长期的震荡整理,使得长、短期均线数值接近形成的,从均线的角度看是均线粘合,从形态的角度看,是箱体整理,从筹码分布角度看是筹码高度集中。
我们知道,股票的运动可以认为是恒动的。
其运动的方向就不外是,涨、跌和平。
而从以往的经验和运动的特性我们知道,股票的“平”是相对静止,其必然为其他两种运动模式所代替。
由此,我们在选股的时候,找到平盘的股票就显得具有格外的意义了。
那么,如何寻找具有均线粘合形态的股票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主图指标设定为多均线状态,然后逐一翻阅,人工判断出具有平盘形态的股票。
尽管,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办法,可惜太耗费精力。
而且,因为视觉的差异,对于一些箱体整理的股票,我们往往认为其波段很明显,会不认为其是平盘整理,其实仔细算算,其上上下下的波段整个的波段空间可能只有百分之几。
而一旦股价上扬或下挫,原来看着波段明显的K线图形就变成了绝对的横盘形态。
因此,我们需要依靠指标来合理的计算来寻找均线粘合的股票。
ABS(ma(c,20)-ma(c,90))上面的指标公式的涵义就是计算20日均线和90日均线差值的绝对值。
绝对值越小说明这两根分别代表短期和长期的均线直接举例越小,也就越趋进粘合。
指标计算后,我们用排序功能进行筛选,就可以甄选出具有均线粘合形态的股票了。
这里要说明,并不是均线粘合的股票就一定会上涨,因为天下没有绝对的所谓规律。
而且,我们在应用中还要注意均线粘合的相对位置,是高位粘合还是低位粘合这一点很重要。
关于股价位置高低的判断是个很麻烦的问题,因为,高了可以再高,低了可以再低。
没有绝对的高低,只有相对的高低。
如何判断股价所在的位置的高低呢?其实,这是一个从根本上无法判断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那么,如何能够比较合理的解决这个问题呢?经过研究,我在原有的指标中进行了优化。
请看:ABS(ma(c,20)-ma(c,90))/ma(c,60)如此优化的原因是为了在横向比较的同时引入纵向比较。
即,用股票现在的走势和历史的走势进行比较,由此希望可以对未来的操作起到一定意义上的帮助。
炒股要看周均线系统在股市中经常听散户说到:本来看一直股票的走势良好,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买进以后就不涨了,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实际上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你只注意了日K线的涨跌,不知道炒股要看周均线系统。
大家知道,通过周周均线系统可以看出股指的中线运行趋势。
周K线相对于日K线而言,由于其不敏感性,产生骗线的可能性就小许多,其发出的买卖信号也较日K线准确得多。
以深证成指为例,2002年6月24日在国有股减持方案停止执行的里好刺激下,“6.24”行情爆发,为什么用大盘在高位没有维持多久被迫下行呢?从日线上除了能够看出前期头部压力较大外,看不出其他问题。
可是当你打开周均线系统,我们就会对大盘的下行一目了然了,原来是大盘原先始终受制于30周均线的压力,“6.24”上涨时周均线很不顺序,上方有60周均线的强大阻力。
结果深证成指沿着60周均线运行了10周以后加速下行。
再看现在的深证成指的周均线系统:5周、30周、60周均线已经上翘,大盘近日的回调在89周均线处企稳回升。
周K线已经脱离了5、10、20、30、60、89周均线的压制,周均线系统正在一点一点地理顺。
再向前走深证成指的30、60、89周均线就将在3185点附近成功交汇,也就是说那里近期是很难下破的,也可能成为今年,乃至今后几年难以打破的防线。
所以本人认为,对近期的大盘可以大放宽心,精选个股中线操作便是。
我们再来看一只个股,就以600011华能国际为例吧。
我们可以从该股的周均线系统看到:上市以后,该股稳扎稳打,第一次上涨到上市最高价附近开始回调,“6.24”虽然创出历史新高,但由于大势的不配合,再度展开回调。
这次的回调比较充分,在前期底部缩量止跌、成功企稳,与今年3月中旬突破所有均线的压力,展开了一波波澜壮阔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