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奥鹏毕业论文_奥鹏护理专业类毕业论文

奥鹏毕业论文_奥鹏护理专业类毕业论文

奥鹏毕业论文_奥鹏护理专业类毕业论文
奥鹏护理专业类毕业论文篇1
试谈老年患者残余尿量的测定以及护理干预
中国已进入了老龄社会,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全身出现生理性的老化,控制膀胱排尿的神经反应性降低,协助膀胱排尿的肌肉张力减低,膀胱的容量减少,导致无法有效将尿液排出,致使尿液潴留,引起残余尿的增多[1]。

各种老年性疾病如中风、帕金森病、男性患者前列腺增生等都会导致老年患者排尿不尽,药物(阿托品类、冬眠药)的影响也会导致膀胱内残余尿的增多[2]。

残余尿(ResidualUrine)指患者自行排尿后,停留在膀胱内未能排尽的尿液,为膀胱不能自主排空尿液的征象,也称为不完全性尿潴留[3]。

据当前统计,医院内发生的感染,约40%与泌尿系有关[4]。

英国数据报告泌尿系感染是患者住院期间获得性感染最多见的一种(约占30%),这种感染患者中41%进行导尿[5]。

日本广岛大学医学部附院报告561例医院感染中83%是尿路感染,其中93%是因尿管留置引起[6]。

老年人由于老化和疾病的影响,存在残余尿的机会更多,情况会更严重。

因此,常规测定老年人的残余尿,及时发现残余尿增多的个案,及早予以护理干预,可避免因残余尿增多引起不良后果。

国内测定残余尿的方法主要是导尿法与B超法[7]。

通过对广东省各大医院的调查发现,86.8%的医护人员采用视、触、叩的方法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尿潴留的情况,只有25.0%的医院为患者测量残余尿,用的方法全部是导尿法或传统B超法。

国外文献发现许多关于使用膀胱机测定患者残余尿的报道[8],笔者在香港学习时,香港的公立医院使用膀胱机给每个新入院的老年人进行残余尿测定已经成为常规。

膀胱机(BladderScan)是一种轻
型的手提式的B超机,测定结果虽然不如导尿精确,但是简便易行,可反复测定,对患者无伤害,是临床上测定患者残余尿最理想的方法。

本科自2022年利用膀胱机测定老年患者的残余尿量的操作方法,以及针对残余尿增多的情况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指导院内护理同行及时发现患者残余尿增多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因残余尿增多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在入院时常规使用视、触、叩、听等方法和经验粗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尿潴留,从而决定是否给予患者进行间歇性导尿。

观察组按照科室的流程利用膀胱机进行残余尿的测定,根据测定结果进行及时的间歇性导尿等护理干预。

残余尿测定方法如下。

1.2.1检查前准备物品与环境:膀胱机BioCon-500(性能和各部件连接完好)及电极糊、纸巾、记录纸和笔、电插板、床帘或屏风。

患者:自行排尿15min之内。

操作人员:流动水洗手或酒精消毒液消毒手。

1.2.2操作方法携用物至病床旁,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用床帘或屏风遮挡患者,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一般平卧位或坐位),暴露患者下腹部至耻骨联合上缘(冬天注意保暖);插电源或直接开机(用蓄电池),仪器自检,当出现标准屏幕时,按GEN(←)选择患者性别,在患者耻骨联合上缘4cm处涂上适量电极糊;探头上仿真人(公仔)的头向着患者头的方向,探头紧贴耻骨联合上缘4cm涂有电极糊处,按下探头上的按钮开始测量,当屏幕上见到灰白色区域(尿液)在探头的正下方,且呈近圆形时,再次按下探头上的按钮开始计算尿量。

如果灰白色区域不在正下方或不呈近圆形,则需调整探头的位置;稍微调整一下位置连续测量3次,得最大数值时即为所测的残余尿量。

用纸巾擦干净探头及患者下腹部,整理好患者消毒双手后记录。

1.3制定残余尿测定流程(1)一般老年人入院后第1次小便的15min 内,或者是使用膀胱机测残余尿的适应证时,予测残余尿。

(2)当患者在没有限制水的摄入,一次性排出尿量(PU)>100mL,残余尿(RU)在50~100mL时,评估患者不存在发展成尿潴留的风险后,暂时不予护理干预。

(3)当残余尿在100~200mL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并监测残余尿(RU)。

(4)当残余尿>200mL时,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监测残余尿(RU),如果连续3d3次残余尿>200mL时,给予间歇性导尿。

(5)间歇性导尿是其他护理干预效果不好,最后才使用的方法。

1.4护理干预两组在基础护理干预上方法基本相同,但观察组在处理方法上更客观和更有依据可循,根据测得的残余尿量,从而决定采用的护理干预措施,根据测得的残余尿量决定间歇性导尿的时机;而对照组是根据经验和感觉进行判断,会造成处理方法欠妥,或导尿次数增多。

具体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1.4.1有自理能力的患者鼓励变换体位或听流水声自行排小便,例如男患者多数不习惯于床上卧位排尿,可以搀扶患者缓慢坐起或者起立位排尿。

1.4.2便秘若再次排尿后,RU仍然>150mL或者第2次解不出小便,则检查大便情况,排除因便秘而引起的残余尿增多。

国内有研究报导提出便秘导致排尿能力下降,残余尿增多,从而引发尿潴留[9]。

1.4.3热敷法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温度<50℃)热敷耻骨上膀胱区及会阴,对尿潴留时间较短,膀胱充盈不严重的患者常有很好的疗效。

奥鹏护理专业类毕业论文篇2
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观察分析以及护理体会
近些年来,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很多疾病也随之而来。

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就是糖尿病,该病的高发人群为中老年人[1]。

如果不及时的采取治疗,很容易引起其他的并发症,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但是常规单一的治疗效果并不显着,护理服务对该病的治疗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这点,我院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施以护理干预服务,取得良好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院方均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

主要的目的就是控制患者的血糖。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行护理干预。

具体内容如下。

1.2.1对患者予以健康教育
针对糖尿病患者,院方应该定期的开展一系列关于糖尿病的讲座,这样就可以向患者传递关于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同时还可以让患者了解最新的关于糖尿病治疗的进展。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向患者讲授关于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以及控制血糖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规范患者的生活,保证患者可以自觉用药[2]。

1.2.2心理护理
由于糖尿病属于一种慢性疾病,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及精力。

很多老年人由于长时间的患病,对治疗失去了信心,所以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况。

这时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担心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从而使患者重新树立治疗的信心[3]。

1.2.3饮食护理
由于糖尿病患者对血糖的摄入量有着严格的控制,所以在对患者施以护理的过程中,应该提醒患者注意到这一点,在饮食上控制血糖的摄入量,同时配合降糖治疗,从而对该病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在医护人员安排患者饮食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患者的摄糖量进行控制,同时还应该保证患者对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质的摄入量能够满足人体的需求。

这样一来患者在饮食上应该注意少食多餐,并且控制对盐、热量等的摄入。

同时要多食用高纤维的食物,保证营养能够均衡[4]。

1.2.4运动护理
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制定一个合理可行的运动计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通过运动的方式来促进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以及氧化利用,从而降低体内的血糖浓度,改善患者的各项神经系统的功能[5]。

在运动计划的制定当中,应该注意以有氧运动为主,同时运动量还应该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宜使患者过度劳累。

1.2.5用药护理
用药护理就是护理人员遵医嘱,严格的要求患者用药,把握药效发挥的最佳时间。

同时对采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患者进行相关注射技巧的指导,对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

1.3统计学方法
二、结果
2.1血糖控制情况对比
在对两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行护理服务。

两组患者均接受了常规的护理服务,观察组的患者加行护理干预,其血糖控制的情况观察组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

具体数据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对比
2.2护理满意度对比
接受中不同的护理服务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

具体数据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三、讨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