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的定价分析
一、定价的依据
1、成本定价
麦当劳有自己完整的供应链系统,有自己对应的基地,可以根据原材料的价格定价,因此可以不受单方面原料价格上涨的牵制。
尽管目前国内外一些农产品价格纷纷走高,但麦当劳也没有涨价的计划。
2、门面成本定价
2007年5月29日,麦当劳公司计划5月底、6月初左右,对全国范围内部分门店的部分产品进行调价。
据麦当劳介绍,此次调价的原因与近日猪肉价格上涨没有直接联系,而是综合各种因素考虑,并根据不同门店的成本等具体情况来决定对哪些门店实行调价。
3、区域定价
被视为可以衡量全球各地不同经济水平的美国麦当劳快餐店的汉堡包,在中国将会以不同价格出售,以反映中国不同地区的消费水平。
上海“第一财经日报”曾在报导中引述麦当劳(中国)副总裁、首席市场推广及企业事业官罗凯睿说,麦当劳在中国不同地方(包括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的价格可以有人民币零点五元到一元的差异。
4、需求关系和价格弹性
所谓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程度,即需求的灵敏度。
当某种产品具有弹性时,降低其价格可以扩大销售量,从而可以增加收入;反之,当某种商品是非弹性的,适当的提高价格会带来收入的增加。
麦当劳在中国的定位,不像是快餐,而更像是休闲娱乐的餐饮场所,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麦当劳在中国的涨价并没有引起消费者的很大反响,因而也没有对麦当劳的销量造成大的影响。
这是麦当劳在中国可以利用涨价策略抵补成本上升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5、竞争者价格
虽然企业在现代经营活动中一般采用非价格竞争,即相对的稳定商品价格,而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供服务、加强销售和推广方式来增强竞争力,但是也不能完全忽视竞争对手的价格。
很多时候的定价低于肯德基,它们之间互相参考价格,也会参考美国本地的价格。
二、定价的主要目标
1、市场占领目标,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市场占有率。
据麦当劳几年的销售数据显示,它在美国市场上的销售情况稳居前列,但是目前仅从中国看,它的销售优势并没有表现得那么突出。
2、信誉占领目标,注重保持良好的企业形象。
这主要体现在它的服务质量及运营管理
等方面。
三、定价的主要方法
就麦当劳具体的定价方法而言,是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定价决策。
麦当劳主要采用以市场为导向的定价决策包括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和以竞争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麦当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导向进行定价,主要通过对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的预测,得出价格或最优价格。
2、以竞争为导向
麦当劳有强劲的进行相似产品生产的竞争对手——肯德基,他的产品是处于竞争中。
麦当劳以主要竞争对手——肯德基的产品价格为基准,结合考虑自身和主要竞争者的产品特色,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价格并随着主要竞争对手的价格变动而调整。
四、定价的主要策略
1、差异化竞争策略
麦当劳采用差异化竞争策略,充分根据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肯德基的实力定价。
在服务、原材料供应,甚至是总店与分店的关系的非价格因素上做了许多文章。
2、渗透型定价策略
麦当劳一种较低的产品价格上市而打入市场,从而达到在短期内加速市场的成长,以低价格获取销售量的提高并逐渐扩大市场占有率,进而产生显著地成本经济效益,使成本和价格不断降低。
3、尾数定价
麦当劳的快餐食品中有部分产品根据顾客对数字认知的某种心理,采用了以零头数结尾的定价策略。
麦当劳产品中小吃类、冷饮和热饮以及部分套餐等都采用了这种策略。
4、整数定价
麦当劳产品定价采用了以整数结尾的定价策略,实用于主食类、小吃类、饮料类、套餐类等。
五、变价的主要策略
1、提价企划策略
随着快餐食品的发展,麦当劳在市场上已具备较大的市场份额,而且麦当劳的产品在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产品进入成长期。
并且麦当劳在消费者心中已占领部分忠实消费,形成供不应求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麦当劳采用提价企划策略。
2、应对变价策略
在快餐食品行业中,市场价格不断变化。
因此企业应做好应对价格变化的策略,明确自身产品的正确价格定位,以获取更多的消费者购买或重复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