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地理上册-4.2气温和降水例题与讲解(含详解)-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4.2气温和降水例题与讲解(含详解)-湘教版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答案:(1)摄氏度(℃)(2)7月(3)1月(4)雨(5)冰雹(6)水汽和凝结核(7)下降(8)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1.气温(1)气温的概念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谈重点气温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差异和我们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

(2)气温的测定①测量工具气温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有很多种,如下图所示,不同的温度计测量范围和用途不同。

②测量方法气象站观察和记录的气温,是利用放在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测得的。

如果没有百叶箱,也可以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约1.5米的阴影处来测量。

③测量时间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观测。

④气温的计算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

如下图所示:月平均气温:将一月中每天的日平均气温加起来,除以本月的天数。

年平均气温:将一年中各月的平均气温加起来,除以12即可。

(3)气温的变化①气温的日变化随着一天内太阳的东升西落,气温也相应地有变化。

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日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

如下图所示:某地气温日较差=31 ℃-24.5 ℃=6.5 ℃。

某地的气温日变化谈重点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气温的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年变化。

释疑点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时间比陆地要滞后一个月。

一年内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气温年较差。

如下图所示:某地气温年较差=27 ℃-(-2 ℃)=29 ℃。

某地的气温年变化③气温的年际变化气温的年际变化是指某一个地方各年之间气温的变化。

有的年份平均气温低,有的年份平均气温高。

【例1-1】下图是某气象观测站一天中四次气温的观测记录,其中正确反映14时气温状况的是()。

解析:一天中,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

图中C的气温柱最高,所以能反映14时气温状况的是选项C。

答案:C【例1-2】读“株洲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正午12时B.约14时C.日出D.子夜(2)气温日较差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这一天,该地的气温日较差是()。

A.10.5 ℃ B.9 ℃C.11.5 ℃ D.67.5 ℃解析:读图可知:株洲该日气温最高值约出现在14时;株洲该日最高气温为39.0 ℃,最低气温为27.5 ℃,因此日较差为11.5 ℃。

答案:(1)B (2)C2.世界气温的分布(1)等温线①等温线的含义同一时间,不同地区气温不同。

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是等温线。

②等温线的特征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同。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温差大,稀疏的地方温差小。

辨误区等温线等温线是平滑的曲线;等温线不能交叉。

(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

②同纬度地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

③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处气温较周围低。

析规律 世界之最——气温方面①世界上最炎热的大洲——非洲;②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洲——南极洲;③除南极洲外,寒冷区域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

谈重点 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

辨误区 世界最高气温区和最低气温区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并不在赤道地区,而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世界上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大陆。

释疑点 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的原因①南半球的等温线较平直,是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性质单一,受海陆分布和地形的影响较小。

②在通常的认识中,海拔越高,应该离太阳越近,气温应该升高,但是事实正好相反,因为太阳离我们约为1.5亿千米,升高几千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大气中的温度主要来自地面散发的热量,所以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

【例2】 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A .世界气温大致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 B .海拔的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 C .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D .同纬度的地区气温完全一样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由于两者的物理性质不同,气温不同。

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性质单一,所以南半球的海陆差异不明显,气温的变化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同纬度的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

由以上分析可知,选项D 叙述不正确。

答案:D3.主要降水类型 (1)降水的含义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释疑点 降水的形式雾、露、霜等也属于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的条件一般认为,降水形成有两个条件:①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②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并形成降水。

(3)降水类型根据降水形成过程中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种主要类型。

降水类型 成因 分布地区对流雨 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产生的降水赤道附近、中纬度大陆的午后地形雨 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山地迎风坡产生降水山地迎风坡,如喜马拉雅山脉南坡锋面雨 当冷、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产生的降水中纬度海陆的交界处,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①降水的等级划分: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②降水量:是指一段时间内,雨水(或融化后的固体降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所积聚起来的水层深度。

③测量仪器:雨量器。

雨量器是由铁桶、盛水器、漏斗和储水瓶组成的,另外还配有与储水瓶口径成比例的量杯。

④降水量的单位:毫米(mm)。

⑤测量方法:测量降水量时,将储水瓶取出,把水倒入量杯内。

从量杯上读出的刻度数(毫米)就是降水量。

【例3-1】降水形成的条件是()。

①空气上升冷却,水汽凝结②有凝结核③水滴增大到能够降落到地面A.①②③ B.①②C.②③ D.①③解析:形成降水的条件有两个:①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②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并形成降水。

答案:A【例3-2】下图中,降水较多的地点是()。

解析: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B位于山地的迎风坡。

答案:B4.世界降水的分布(1)等降水量线人们根据世界各地的气象记录,把同一时段内降水量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接起来,叫做等降水量线。

谈重点等降水量线的判读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降水量相同。

(2)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①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南、北回归线经过地区,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③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谈重点地球的“雨极”世界上降水极其丰沛的地方:印度东北部乞拉朋齐、夏威夷群岛卡维金尼山的东北山麓,它们被称为地球的“雨极”。

析规律世界之最——降水方面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大洲是南美洲;世界上降水最少的大洲是南极洲;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是南美洲。

释疑点“雨极”成因乞拉朋齐被称为地球的“雨极”是因为其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迎风坡,降水多。

【例4】下列有关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B.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C.高纬度地区的降水量一定少于低纬度地区D.沿海地区的降水量一定多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解析:受纬度位置的影响,降水量的分布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即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所以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高纬度地区不一定少于低纬度地区,如我国台湾火烧寮是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它比我国任何纬度的地方降水都多,所以选项C错误;沿海地区不一定降水多,如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降水少,所以选项D错误。

答案:B5.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常常将气候资料用表格、坐标图和等值线图等直观的方式加以表示。

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是最常见的气候资料的坐标图。

安拉阿巴德(1)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的绘制步骤①绘出横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12段,逐段标上月份。

②绘出纵坐标轴,在左侧按相等的温差标上气温刻度。

在右侧按相等的降水量差标上降水量的刻度。

③将资料中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画一条曲线,即气温年变化曲线。

④将资料中各月的降水量数据用长方形柱状标注出来,再着上相同的颜色或斜线,绘出逐月降水量图。

⑤在图的适当位置写上图名,完成气候资料图。

(2)利用数据资料进行绘图某地气温、降水数据如下表所示: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气温12.8 13.6 14.9 16.4 18.9 19.9 22.5 22.7 21.7 19.2 16.7 14.1(℃)降水60 86 60 30 7 2 0 1 7 13 26 79(毫米)根据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的绘制步骤,绘图如下:【例5】丁丁同学在做地理作业时,只完成了一部分。

请你根据给出的资料,帮助他完成余下的作业。

月份气温(℃)降水量(毫米)1 11 302 13 503 16 704 20 1205 23 2006 27 2707 28 2358 25 1509 19 9510 15 7011 13 4512 12 20(1)把下图中的降水量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补充完整。

(2)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该地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是________月;该地水资源的________分配不均,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________月,反映该地夏季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绘图技能,并通过读图、绘图分析气候特征,根据表中提供的资料再进一步绘制出8~12月份的气温和降水,观察绘图会发现气温高时降水也多,气温低时降水也少,但最低气温11 ℃,所以该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

答案:(1)如下图(2)7 时间(季节) 6 高温多雨6.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1)在等温线图上,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相等。

(2)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说明气温变化小。

(3)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等温线与海岸平行,说明气温受海陆性质影响显著。

(4)等温线是封闭状曲线,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一般为盆地、低地;中心气温高,表示这里是高温中心,一般为高原、山地。

(5)北半球等温线弯曲分布的规律等温线形状比同纬度地区影响因素凸向高纬气温高夏季陆地、冬季海洋地势低凸向低纬气温低夏季海洋、冬季陆地地势高【例6】读“等温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温度数据有两个地方不正确,请你找出来()。

相关主题